《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名词解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名词解释(1).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名词解释题目部分,(卷面共有4题,1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4小题,共16.0分) 1(4分)家庭美德 2(4分)社会公德 3(4分)思想道德素质 4(4分)犯罪构成 =答案=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4题,1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4小题,共16.0分) 1(4分)答案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4分)答案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
2、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4分)答案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它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道德素质包含着一个人的情操、气
3、量、胸怀和风度,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面貌。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凝结为崇高的道德品质,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一个人的形象和人格。 4(4分)答案 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等;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诸种要件的总称,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