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075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知识实训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救知识实训报告交通安全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宣讲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此次“交通安全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是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蓬勃志愿者协会以一个学生志愿者团体的形式申报的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奔赴新胜村、服装城、哈平路等地进行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宣讲小分队。协会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利用暑假进行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的宣讲。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摸索出在中小学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经验,为以后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打下理论基础,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准确的交通管制数据,为我们学习交通知识提供实验数据。 社会实践流程篇 7月中旬,蓬勃志愿者协会实地走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

2、新胜村委员会及其新胜小学,确立了假期社会实践的地点和内容。同时,我们还选择了服装城,哈平路,中央大街等地一些交通现状比较繁华的地带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的考察。并且,我们在答辩的过程中确立了这三个地点作为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的宣讲地点和调研地点。 x月x日至24日,协会组织编写了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和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包括志愿者的筛选以及宣讲人员和调研人员的培训。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社会实践志愿者团队提前一天出发。x月x日,我们把团队分为几个小组,到哈市一些交通繁华的地带进行交通现状实景拍摄、取材。 x月x日,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分为三组,第一组走进新胜村,首先走访

3、当地的村民,了解他们以及他们孩子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和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宣传此次社会实践,为接下来的宣讲活动做准备。第二组走进服装城附近的街区拍摄交通车辆违规和行人横穿马路、跨越护栏的现象,同时,在该地区发放交通安全手册150册和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100卷第三组为交通安全知识教研组,他们专门负责以后几天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讲座的准备工作与完善工作。 x月x日,团队所有成员走进了新胜村,开始了一整天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在新胜村我们为这里的中小学生做了三次讲座和一次“我心中的汽车”绘画美术课以及交通安全意识调查。 x月x日,团队走进中央大街实践地,发放交通安全手册,深得市民的好评和认可。

4、x月x日,将前段时间实践中整理的交通安全宣传材料以及“心中常绿红绿灯,文明交通伴我行”宣传条幅带到哈平路进行宣传,同时进行“文明交通,珍爱生命”的签名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此次签名活动为我们的社会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篇 团队最初调查的地方是黑龙江大学至服装城路段,此路段正在进行惠民的地铁工程建设,交通比较繁忙,车辆、行人都比较多,交通秩序比较混乱。此路段篇二:急诊科实习知识要点 急诊科实习知识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 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

5、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2.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65kpa,即为呼吸衰竭 3.心力衰竭 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是心脏在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失去代偿能力的一个

6、严重阶段。任何心肌病包括所有其他心脏病都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心脏病无症状期:病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期:也称之为心功能低下期,按心功能级分类法,相当于心功能级,出现一定的症状,但能代偿;心力衰竭:心脏失去代偿机能。因此,不应将心力衰竭称为“心功能不全”,免得造成误解4*.中间综合症急性是内科常见急症,中间综合征( ims) 主要由后肉接头功能障碍引起四肢近端肌、- 和对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和呼吸麻痹的一组综合征。无躯体感觉障碍,呼吸肌麻痹是其主要危险,此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进行性缺氧致意识障碍、昏迷直至死亡,若对其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救治,病死率极高 5.*休克是机体遭

7、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其主要特点是: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障碍。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多种神经-体液因子参与休克的发生和发展。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和完善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当其中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在休

8、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上述三个因素常都累及,且相互影响 6*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e)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7*电除颤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终止的方法。是治疗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 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8急性肝衰竭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

9、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候群 9*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 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10*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

10、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11、*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12、反跳现象 是指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突然停药后,原来症状复发并加剧的现象,多与停药过快有关 13*多发伤 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11、 14.主动脉夹层 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 15.肺栓塞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均可引起肺栓塞。最常见的肺栓子为血栓,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也称肺血栓栓塞。患者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和昏迷。 16.张力性气胸 是指较大的肺气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又称高压性气胸。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腔内空气不能排出,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

12、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胸膜腔内的高压空气若被挤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 17. *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18. 急诊分诊 是指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

13、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时间一般应在2一5分钟内完成。高质量的分诊能使病人得以及时救治,反之,则有可能因延误急救时机而危及生命。 19. 心肺脑复苏指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 21. *dic 22. *ards 二、填空题 *1.心搏骤停患者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_心室颤动_、 _心脏停搏_、 _心电-机械分离_。 *2.同步电复律的适应症为_心房颤动_、 _心房扑动_ 、_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_ 、_室性心动过速_ , 非同步电复律的适应症为_心室颤动_ 、_心室扑动_ 、_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

14、速_ 。 3.copd患者的給氧方式为_低浓度持续给氧_ ,原因为_防止_二氧化碳潴留_。 *4、休克的护理观察内容中,_意识和表情_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情况的反映;_皮肤色泽,温度,湿度_是体表灌注情况的标志;_血压_是休克最重要、最基本的监测手段;_尿量_是反映肾功能血液灌流的指标。 5.急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是_心包摩擦音_、 _呼吸困难_、 _端坐呼吸评分法,总分_15_低于_8_为昏迷,评分越低,说明病情_越严重_ 预后_越差_ 13大咯血通常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 300ml或24小时咯血量超过 500ml或48小时内咯血超过 600ml 14呼吸困难从临床表现分类,可分为吸气性呼

15、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性 呼吸困难三种类型 15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多所致的紫绀临床可分为中央性紫绀,周围性紫绀,混合性紫绀 16心肺复苏的有效指针 12.现代心肺复苏三大要素是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体外除颤。心肺复苏是维持存活的基础,脑复苏则决定生存质量 13.心肺复苏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就是恢复和维持患者的呼吸,心跳和 循环(大脑 的功能 14.*常用开放气道解除梗阻的方法有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和双手托颌法 三种 15.休克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功能-和适当组织灌注 16.急性左心衰应用吗啡,除具有镇静作用外还具有扩血管 的作用 17.*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心律失

16、常,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视力模糊,钾代谢紊乱 18.*急性左心衰的病因大致分为 。 。 。和 四类 19.临床上通常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种 20.*内环境稳定的关键是保持 。 。和 的平衡 21.失水的补液原则为 。 。 22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有。 。/ 三方面 23创伤性气胸可分为 。 。和 3种 24多发伤休克的临床常见原因是 。 三、简答题 1.急性肾衰的抢救与护理 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3*急性心梗的抢救与护理 4.*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与护理 5.三腔二囊管的护理 6*有机磷中毒的急救护理 7洗胃的注意事项 8.阿托品中毒与阿托品化区别

17、 9.急性呼衰的抢救与护理 10.昏迷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11.2010心肺复苏指南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的主要改变 22.呕血和咯血的区别 23.glasg评分 24.休克的病人抢救和护理 25.*多发伤的抢救和护理 26.重度颅脑损伤的抢救和护理 27.试述抽搐与惊厥发作时的救护篇三:河南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XX年暑期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赴洛阳市栾川县周边医疗服务团 XX年7月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项目名称: 洛阳市乡镇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普及度调查及院前急救培训 实践主题: 乡镇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度的调查及急救知识讲座和急救培训 执行时间: XX年x月x日

18、XX年x月x日 实践地点: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卫生院、潭头交通希望小学 实践目的:为了解乡镇医务人员关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当地居民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为以后开展乡镇居民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进行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在遇到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就有医院的急救人员乘坐救护车前来展开现场急救,并将伤病者迅速送往医院。在疾病突发或意外事故突发造成人员伤病是的前4分钟通常被喻为“黄金4分钟”在这4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对伤病者展开救治将有利的为专业救护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急救争取宝贵而有效的救治时间。 而就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院前急救乃是当前

19、急救工作中最薄弱的。这其中,很大成分上是因为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不成熟,多数普通群众对急救知识了解甚少。“生命诚可贵”,倘使您的身边有这样的突发意外事故,如果您懂得使用专业的急救知识,对伤病者进行急救,这将及其有效的维护您与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故此,我们团队希望借助XX年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经过专业的急救知 识培训之后,将所学知识带到农村,在那里通过我们的宣传,使大家懂得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 二、准备阶段 为保证本次暑期实践的高效性,实践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结果的权威性,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有经验丰富的医学院党委书记段国强老师进行指导,急诊调查问卷由一附院急诊科主任贾老师设计指

20、导,小组成员均为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充分。 为了社会实践能顺利进行,出发前对组员进行数次培训,包括调查问卷的注意事项、急救模拟的演练和服从管理,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教育等。并积极联系实践地负责人员,联系住处,保证队员安全,了解该地区的交通、天气等状况,为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做准备。 三、实践阶段 通过急救知识宣传手册的发放、急救知识讲座的开展、急救具体做法的演示、请群众讲述自救与他救经历、急救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来对急救知识进行一个较之全面的宣传。 活动既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自救与他救意识,希望他们以后在遇到意外事故的时候沉着应对,运用己有的知识,积极开展自救与他救,又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进一步号召社

21、会对农村医疗进行更进一步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队伍中去。 四、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的结果表明,乡镇居民对院前急救认识不足,甚至还有许多错误的经验主义,基层卫生医疗知识的宣传及科普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实践出真知,尽管普通居民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经历等限制因素局限了对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但是相信经过我们的科普讲座及实践演练,可以帮助他们走出经验误区,避免二次伤害,提高应对突然伤害的能力,逐步掌握院前的急救自助知识和方法。也许以前有些突发状况我们并没有遇上,但是只要我们储备了应对这些状况的处理方法,就可以救人自助,有时候,一生能用上一次,就够了。不怕没遇上,就怕遇上时会不知

22、所措,希望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及科普讲座,普通民众会有思想上的准备及能力上的储备,对急救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明白急救知识的普及要从你我做起,从乡村医务人员做起,从教育做起。现在,我国的乡镇居民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存在很大的缺陷,如何改变此现状?首先,我们要从乡镇居民身旁的乡镇一声做起,首先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急救知识普及及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从而可以使其在危急时刻为营救患者争取时间。其次,我们应该应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乡镇*和乡镇卫生院对各村村民进行急救基本技能的培训,并定期举办急救知识讲座等,使当地居民从内心加强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

23、度。最后,教育也是急救知识普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急救知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居民的急救知识缺乏现象。 五、活动感悟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社会、早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为期近一周的问卷调查,义诊和急救知识讲座中,队员们体会最深的还是问卷调查环节,因为在调查问卷中?获得了问卷之外的信息?。首先是交际,因为问卷的对象范围广,需要跟各个年龄,职业的人打交道。为了争取他们的配合,需要态度诚恳,胆大心细,毫不犹豫地跟

24、遇上的陌生人推荐活动,争取他们的信任与理解,从而顺利的完成调查任务。当然,我们也有遇到态度冷淡的,吃闭门羹的情况。但我们还是以不变的真诚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调查问卷活动进行下去。其次是见闻,学医的我们对急救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在接触如此多的调查对象中,还是长了不少见识,尽管他们对急救知识缺少系统的认识,也遇见的少,但是都不妨碍他们对急救、自救的处理能力,好多土办法都是第一次听说。当然还有对我们活动的态度、自己对目前医疗服务的意见,让我们一个小小的调查员,汇百家知识于一身。最后就是团队合作。众人拾材火焰高,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近千张的问卷也不会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团队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我们这次最大的收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我们医学生更应该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投入到为社会服务的行列,早接触社会、早了解社会、早融入社会,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从社会的课堂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