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民谣.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439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溪民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慈溪民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慈溪民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慈溪民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慈溪民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慈溪民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溪民谣.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慈溪民谣一、 婴幼儿童谣 1、 牵来磨 大来磨 这是一到三岁的幼童与大人一起玩耍时合唱的一首童谣,大人的两只手拉着幼童的两只小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进行摆动,边运动,边一起教唱的。听听很有味道,小孩子常常会逗得哈哈大笑。现在我们来重新唱一唱,真的好象又回到了往昔快乐的童年。 牵来磨 , 大来磨 , 牵之弄啥西 ? 牵之搭麦果 。 麦果搭之啥人吃 ? 麦果搭之外婆吃 。 外婆呒茂郎 , 花花床头康得郎 。 老鼠拖得河中央 , 清铃跨冷做道场 。 道场里头一个蛋 , 作我宝宝过过饭。 解释与备注:1.呒茂朗:不在家。2.康得朗:藏起来。3. 清铃跨冷:指敲锣鼓的声音。4.作我:给我。 2、郎郎郎

2、骑马到低塘 这首儿歌一直流传于余姚的北部,现慈溪的中西北部一带。我们高王拆落市地方,唱这首儿歌时,一般是大人跷着儿郎腿,三、四岁的小孩子则坐在大人脚背上面,两只小手由大人拉着,大人的儿郎腿一上一下翘动时,大人小孩便同时唱这首儿歌了: 郎郎郎,郎郎郎, 骑马到低塘, 低塘一头碰, 直落到化龙, 化龙低塘, 拆落市高王, 介份宁家已格好, 荞麦馅子果横包, 轧啊一口咬, 馅子石了一裤档! 解释与备注:1、介份宁家:这户人家。2、已格好:是真好。3、横包:米粉做的饺。4、石了:溅了。5、轧啊一口咬:狠狠的咬了一口。6、高王、拆落市、低塘、化龙:均为慈溪余姚的乡村地名。 另一首:郎郎郎 骑马到低塘 郎

3、郎郎,郎郎郎, 骑马到低塘, 低塘一头碰, 直落到化龙, 化龙转条堰, 过西就是天医殿, 天医菩萨胡须笔督翘, 横过西首就是平王庙。 解释与备注:这首 郎郎郎 骑马到低塘是我老师说的。上面一首是我父亲教唱的。 3、咯咯翁,鸡打东 咯咯翁, 鸡打东, 一篮馒头一篮粽, 嫂嫂吃之肚皮痛, 生出嗯呀九斤重, 太太抱之别别冲。 解释与备注:这首儿歌是二、三岁的小孩子学唱的。 1、鸡打东-雄鸡啼鸣。2、嗯呀-指婴儿,慈溪土话叫毛头嗯呀。 3、别别冲-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摆摆的样子。 4、麻将剥剥皮 这首儿歌是一、二岁的小孩子与大人一起学唱的。学唱时,大人的双手轻轻地把着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握住拳头,伸出左

4、右各一食指,唱一句,左右两食指点几下,唱到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两只食指作放开状。 刁刁虫哎飞呀.飞, 麻将剥剥.皮, 酱油攒攒好东西, 蚕豆开花麦头.齐, 小姨娘缺之醉来.嘻, 哇得哇得.飞。 解释与备注: 1、刁刁虫:指麻将。2、缺之:吃后。 5、宝宝喂,侬要啥人抱 小宝宝只有二、三岁,刚刚会走路,经常需要大人来抱,但是,爷爷、奶奶、阿爹、姆嬷、姐姐、哥哥都有自己的事情,很忙,没有时间去抱他,大人就叫他乖点,自己去玩,不要来吵闹。这首儿歌是由大人教唱的。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我要阿爷抱,阿爷辛苦困晏高(觉)。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我要阿娘抱,阿娘腰骨石硬欧(伛)勿倒。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我

5、要阿爹抱,阿爹外出赚元宝。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我要姆嬷抱,姆嬷纺花做衣忙。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我要阿姐抱,阿姐烧饭汰衣裳。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我要阿哥抱,阿哥读书做文章。 宝宝喂,侬要啥人抱?派来派开呒人抱,还是自家出去玩玩好。 6.摇啊摇 这首儿歌是一、二岁的婴幼儿学唱的,小孩子睡在摇篮里,由大人左右摇摆着摇篮,让宝宝开开心心地享受快活,慢慢睡熟,大人是一边摇,一边念着童谣的。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袋, 还有饼儿还有糕。 问我阿爹好勿好?我话好。 问我姆妈好勿好?我话好。 问我屋里乖勿乖?我话乖。 外婆听了哈哈笑。 7.摇啊摇,摇到外婆屋 这首儿歌是一

6、、二岁的小孩子睡在摇篮上,由大人左右摇摆摇篮,哄孩子入睡时唱的。 摇啊摇, 摇到外婆屋, 外婆作(意:给)我吃糕糕, 外公叫我好宝宝。 8.姆妈喂,要吃豆 记得大约二十多年之前,电影中,有一段祥林嫂的儿子阿毛念念有词唱的儿歌,其实这就是浙东地区过去非常流行的童谣。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们经常辅导我们背诵学唱的,这首童谣很长,像绕口令一样,长辈们经常要考我们,看看谁的记性最好,能一字不错不漏地背诵出来?在电影中小阿毛只说唱了整首儿歌的三分之一,但是还有三分之二没有唱出来。现在我把全首儿歌都写出来,供大家欣赏和学唱 : 姆妈喂,要吃豆。 啥格豆?罗汉豆。 啥格罗?三斗箩。 啥格三?破雨伞。 啥格破?斧

7、头破。 啥格斧?绍兴府。 啥格绍?油车槽。 啥格油?鸡冠油。 啥格鸡?白雄鸡。 啥格白?舅子白。 啥格舅?老娘舅。 啥格老?花杆老。 啥格花?葱草花。 啥格葱?屋烟囱。 啥格屋?高高大楼屋。 屋来那里?头上抬起。 哈哈,想吃天屁! 9、蚱连喳喳叫 这首儿歌是在夏天,我们吃好午饭之后,仰睡在吃饭桌上,放开喉咙高声背唱的,它把一个贪吃懒做不贤慧的懒惰老婆唱得活龙活现,真是入木三分,十分形象。那首歌谣是这样的: 蚱连喳喳叫, 烂惰老宁困晏高, 男宁地头削花草, 冷粥冷饭勿烧好。 回到屋里大打闹, 隔壁叔婆来讨保, 侬格老宁是欠好, 下来不朝早点烧。 解释与备注: 1、蚱连的学名叫:知了。2、烂惰:懒

8、惰。3、老宁:老婆(慈溪人对人字都读作宁)。 4、困晏高:睡午觉。5、男宁:丈夫。 6、削花草:用刮子去削棉花地上的杂草。7、下来不朝:以后、下次。 10这朵黄芝花 两梗乌鞘蛇, 尾巴环(意:甩)到屋高头, 一梗环(意:甩)到外婆屋, 一梗环(意:甩)到其(舅)姆屋。 外婆泡格糖霜茶, 其姆泡格茶叶茶。 外婆喂, 舅舅呢? 舅舅南山枇杷树上摘枇杷, 爬上开, 看见一梗蛇, 心肝吓得别别跳。 爬落来, 摘了一朵花。 舅舅喂, 这朵啥格花? 这朵叫做黄芝花。 解释与备注:1。梗:条。2。其姆:舅姆。3。环:甩。11.蛳螺摇船,蚂蟥对(拉)纤 蛳螺摇船, 蚂蟥对(拉)纤, 一对对到外婆屋面沿。 外婆

9、泡格糖霜茶, 其(舅)姆泡格茶叶茶。 一趟其姆少有格, 还是斩斩于(喂)大蛇。 大蛇勿吃于鸽趴(蛤蟆), 鸽趴瘌子开桃花, 桃花姑娘许宁(人)家, 一许许得好宁家, 好宁家,放炮强(仗), 雪宁家,环派棚。 解释与备注:1.对纤:拉纤。2.其姆:舅母。3.一趟:这种。4.于:喂。5.鸽趴:赖蛤蟆。 6.宁家:人家。7.炮强:炮仗。8.雪:坏。环派棚: 扔破瓮子。 12、倾轮狂,卖茄秧 倾轮狂, 卖茄秧, 茄秧卖勿开, 盐盐已缺哉。 13爷爷买之西瓜来 夏天天气闷热,小孩子们有的睡在道地的桌子上乘风凉、数星星,有的听大人们讲民间故事,玩皮点的孩子则到杂草丛中去捉萤火虫,捉蟋蟀把玩,还有的则背诵说

10、唱童谣和民歌,猜谜语。其中有一首儿歌把夏天农村一片欢乐、幸福、愉快、尊老、爱幼的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活泼,使人听了非常羡慕那时的夏夜生活。这首儿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火明虫,堂头来, 爷爷买之西瓜来, 娘娘砧板扑刀驮之来, 一角一角砌开来。 大姨娘,大一角, 小姨娘,小一角, 男女老小都一角, 烧火太娘多一角。 解释与备注:1、火明虫:萤火虫。2、堂头:这里。3、扑刀:菜刀。4、驮:拿。5、烧火太娘:烧饭阿婆。 14我家有个夜叫郎 这首儿歌在农村中至今还时常能够看到,主要是刚出生的婴儿晚上经常啼哭,吵得父母大人没有办法,长辈们便在红纸上写上下面四句儿歌,趁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地张贴于行人很多的大路

11、墙壁上,想用此方法,让小儿郎在晚上不再啼哭,虽是迷信行为,但是用心真是良苦,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高困到:即一觉睡到。)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叫郎, 过路君子读一遍, 一高困到大天亮。 15. 叫朋队 炒油菜 某个三、四岁的小孩子,一直哭哭啼啼,在大人面前作骄,不管怎么样讲好话,他(她)就是不听,啼哭不止,大家都会送给他一个雅号叫:叫朋队,与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就用儿歌来取笑他,直至他听了几遍之后,觉得难为情了,破涕为笑为止。 叫朋队, 炒油菜, 油菜炒勿熟, 饭饭呒高吃。 叫朋队,炒油菜。 油菜炒勿熟,卖生酱。 生酱卖勿开,盐盐以吃哉。 16、 拔萝卜 红萝卜,是真大, 阿拉一起用力

12、拔, 拔啊拔勿起。 爹啊拔勿起, 娘啊拔勿起, 叫朋队走来哭一几, 当马有拔起。 解释与备注:1.叫朋队:指每天经常要哭闹的小孩子。2.一几:一会儿。3.当马:马上。 这首儿歌中的叫朋队眼泪水你说多不多呀?这个大萝卜是实在太大了,阿爹也拔不起,阿娘也拔不起,大家一起用力都来拔,就是拔不起。但是,叫朋队一到,大哭一场,眼泪水哗哔地流了下来,流到萝卜地上,这土地马上就松软了,这个一直拨不起的大萝卜很快就轻轻松松地拔了起来。 17、两佬姆 两佬姆,(指刚结婚的两夫妻) 骨头轻, 走得房里, 花生瓜子滴落完。 滴落哉,哭煞哉, 传(拾)起哉,笑煞哉。 解释与备注: 这首儿歌是小孩子取消新婚夫妻的。 1

13、8、歪头帽 冬天,小孩子一般均是戴帽子的,有时候帽子没有戴正而戴歪了,他自己又没注意到,大家见了之后,就往往取笑他。其童谣如下: 歪头帽,传头颈, 讨之老宁(老婆), 骨头轻。 解释与备注:这帽子明明戴得很正,看上去却是戴歪了,原来他是传(歪)头颈呀。讨了老婆,他的骨头,嘿嘿,轻也轻煞了。 19、两角辨子翘一翘 如果有个小姑娘梳着两角辨子扎着花,打扮得特别漂亮,大家见到之后,就用儿歌来开她玩笑了,让她听到后,有点难为情的咪道。歌词中的老倌是指男朋友。其童谣如下: 两角辨子翘翘, 明(问)侬老倌要勿要? 如话要,快来抬。 勿想要,快点回。 20、放炮仗 开门放炮仗, 先放大的后放小。 大炮掩耳听

14、, 小炮点着跑。 跌在污泥里, 姆妈一顿拷。 眼泪流到嘴, 哈哈又笑了。 21.上学校 这首儿歌是我小时侯,仅读过二个月书的老母亲教我的。 公鸡哦哦叫, 太阳出来了, 穿好衣服洗好脸, 吃好早饭上学校。 22、三月三,弯月弯 三月三,弯月弯, 日本鬼子掼炸弹, 一掼掼到阿毛后屁眼, 阿毛挖道荷包蛋, 缺吃之烂屁眼。 23. 粥亦消 饭亦消 我们小时候,刚刚吃好饭,就到外面与一帮小朋友一起玩捉河嫂嫂的游戏,东跑来,西跑开,跑得肚角痛了,只好去向妈妈作骄诉说,妈妈便把我抱在怀里,拉起我的上衣,把手放在我的肚皮上,轻轻地在我的肚脐眼周围,连续不断地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按摩,口中念念有词,她是这样同我唱着

15、儿歌的: 粥亦消,饭亦消,阿拉某某(我的名字)吃之生脂表(脂肪)。 粥亦消,饭亦消,阿拉某某肚皮当马艳勿痛(马上一点也不痛)。 解释与备注:哈哈哈,妈妈在我肚皮上按摩了只一会儿功夫,这肚皮真的就勿痛了,当时,感觉没文化的妈妈真象医生一样神灵,真伟大! 24舅舅-舅-舅 , 小时候,邻居家里来了一位舅舅,另一位小朋友知道后,就会用这样的儿歌去取笑那个小朋友,不过有点不文明的感觉。歌词如下: 舅舅,舅-舅,河里游-游, 燥沿里刮得刮得抖抖, 宁家看见竟道是只黄狗, 呀格一棒拷-开, 实际上是个娘舅 。 解释与备注:1。宁家:别人。2。竟道:误认为。 25、出国转内销 阿巧打扮俏, 屁股有大小, 外

16、国呒人要, 出口转内销。 26名次雅号歌 七十年代初期,我们读书辰光,不象现在都能在学校里住宿,我们是每天早晨到学校,中午或傍晚放学回到家的。老师对于早到的学生常常表扬,同学们也会相互对每个早到的同学送上一个雅号,从第一名开始一直往下编号送雅号,我曾记得前十六个雅号,很顺口的。大家对十以前的名次都比较欢喜,争着要的,而从第十名开始,尽是些不好的雅号,就相互谦让,不要了。现发表于此,与大家一起欣赏。 头一-龙, 第二-虫(即老虎), 第三-跨过骑白马, 第四-乌黄狗, 第五-背刀枪, 第六-属爹娘, 第七-七姑娘, 第八-八神仙, 第九-九龙海, 第十-十勿全, 第十一-猫戏丕, 第十二-芋艿皮

17、, 第十三-拷乱钟, 第十四-利杀死, 第十五-芋艿虫, 第十六-侬格对象话实落, 第十七. 27、一几哭,一几笑 一几哭,一几笑, 两只黄狗来抬轿。 一抬抬到朱仙桥(在宗汉新界村), 桥头顶上一跌绞, 传(意:拾)了两块牛屎糕, 餐餐吃得咪道好。 解释与备注: 这首童谣是针对经常要哭的小朋友唱的,直唱到他破涕为笑为止。 28、阿毛娘,勿识相 阿毛娘,勿识相, 缺吃起烧豆咯咯响, 放起屁来洞洞响。 隔壁有个王先生, 耳朵听得起茧了, 扳起冲锋抢, 打杀阿毛娘。 解释与备注: 慈溪大白蚕,炒成烧豆吃了之后,肯定会马上连续不断地放臭屁出来的。 29、伢伢,杖-杖 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往往由长辈大人

18、牵手扶着行走,锻炼其走路的脚力,大人们边走边教唱孩子以下这首儿歌的: 伢伢,杖-杖, 埠头,相-相, 四景,看-看, 脚骨,健-健。 30、尿床儿歌 喳洗扑, 呀呀哭, 爷爷床头偷糕缺。 解释与备注:这首童谣说的是一个小儿郎,晚上因贪睡,常常要尿尿于床上,醒来之后,被父母一顿骂或受挨拷,呀呀地哭闹,哈哈,起床后,还要悄悄到爷爷的眠床里头去偷糕食吃呢!喳洗扑:专指晚上尿床的小儿郎。 31、采采,采打采 采采,采打采, 阿姆老宁(人)关进哉, 要坐坐得牢监里, 要困困得棺材里, 要吃去吃官司开 32、火明虫 火明虫,夜夜红, 飞到西,飞到东。 勿要侬格金, 勿要侬格银, 只要你的屁股亮晶晶。 33

19、、侬最喜欢什么? 两个小朋友相互开玩笑。 甲问乙:某某,我问侬,三样东西随侬拣:今天侬是喜欢吃呢,还是喜欢坐,或者喜欢困? 乙说:我拣喜欢吃的。 甲答复他:好格,侬要吃,就叫侬吃官司! 乙马上改口:那我喜欢坐啦。 甲又告诉他:侬要坐,就叫侬坐牢监。 乙再改口:那我只好喜欢困了。 甲又说:侬要困,就叫侬困棺材! 甲说好之后,因对方上了他的圈套,被他己经取笑了一番,就哈哈大笑。 34、倒毛摞摞,顺毛摞摞 以前,小孩子将要睡熟或刚刚醒来的时候,做长辈的抱着,往往会用手轻轻摞着小孩的头发或身子,嘴里轻轻哼着歌谣,哄其入眠或舒醒过来,摞摞:即用手轻轻作按摩。 倒毛摞摞,顺毛摞摞.日朝夜大. 倒毛摞摞,顺

20、毛摞摞.话落有大. 35、钉钮扣 小时候比较顽皮,钮扣经常会掉下,还要弄破衣裤.有 时我不想脱下衣裳,穿着叫妈妈缝上纽扣.这时候,妈妈边钉钮扣,边叫我背几篇钉钮扣的儿歌,其儿歌如下: 尼线尖头棒, 剪刀铁姑娘. 如果冤我做贼坯, 偷侬娘格老丫叉. 解释与备注:尼线就是指缝衣针。据说,这样一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妈妈的针不会扎到我的身上了,二是别人丢了东西也不会冤枉是我偷去的了. 36、欧我贼格,呸! 小时候,我的钮扣经常掉落,照老年人讲,这钉钮扣时,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进行钉上去的,否则,别人在背后要冤枉怀疑自己做贼的。但由于家里穷,衣服少得可怜,仅有穿着的一套,这钮扣掉了之后,往往由我母亲或姐姐替我

21、钉上,冬天天气寒冷,衣服又不能脱下,这钮扣是穿着钉上去的,所以,她们告诉我,在她们钉钮扣的同时,我必须背诵这首钉钮扣的儿歌,这样,就不会遭人怀疑做贼了。其歌词如下: 穿之缝, 缝之穿, 欧(叫)我贼格, 呸! 37、九岁,韭菜 九岁,韭菜, 偷宁家格韭菜 , 宁家骂哉, 柴蓬夹里盘哉, 嗯伢生了一大堆 , 快快夏面开 。 38、烟糟得落地 小时候,不小心眼睛里掉进了灰尘,睁不开了,往往会用小手去揉来揉去,很不舒服,便跑去叫父母大人去想办法,大人们往往采用这样的办法进行,用嘴轻轻地向眼睛里吹几下,口上念着童谣,吹几篇,就真的能睁开眼了,哈哈,真管用!其歌谣是这样的: 呼.,呼.,呼., 烟糟得落

22、地, 小咯咯拖之跑勒去。 39、田鸡讨老婆 哎嘿呦, 芋艿花, 田鸡讨老婆, 泥鳅勿相信, 派之黄蟮开打听, 原来拉四蛤蟆, 来格做媒人。 40、叫活灵 小孩子外出受到惊吓之后,大人知道了,往往会一边用手轻轻去拎拎小孩子一左一右的两只耳朵爿,每只连续拎五、六下。一边在嘴上说着下面的童谣,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受到惊吓之后,也会学着大人样,边去拎自己的耳朵,边自己说童谣,把活灵叫进。 吓驮,翠-翠, 阿拉某某小活灵, 走进。 41、金钩,银钩,钩过算数 这是几个小朋友在起玩耍时,为了讲究诚实守信,各人用小手指相互钩一下,表示话好算数,决不食言的一种方法。其歌词如下: 金钩,银钩, 钩过算数,

23、 不准懒掉。 贼懒狗懒格, 勿是宁(人)。 42、懒学精 小时候读书辰光,有的同学读书成绩不怎么好,又经常有事没事地借故不去上学,同学们往往会赠送他一个雅号叫懒学精,并且,针对这懒学精不去读书的情况,同学们还编了一首童谣,嘲笑于他,到处传播,歌词是这样的: 懒学精, 偷慢青, 慢青偷之于小鸡, 小鸡吃之生了个蛋, 这懒学精汉汉过过饭。 备注与解释:1、懒学精-读作:懒或精。2、慢青-慈溪土话,专指大小麦。 3、于-喂。4、这:给。 5、汉汉-指烧饭时蒸蒸。 43、小娘皮 小娘皮, 皮呀皮, 我吃蛋黄侬吃屁。 小娘皮, 柯田鸡, 田鸡柯勿着, 花花衣裳呒没着。 解释与备注:不好意思,有点不大文明

24、,但决无性别岐视。 44、大块头,买酱油 大块头, 买酱油. 酱油瓶拷碎, 大块头跑开。 45、打喷嚏歌谣二首 每个人都会打喷嚏,农村老年人中流传着这样二首打喷嚏时说的歌谣。 一、 呃啾一个嚏 呃啾一个嚏, 皇帝叫我做女婿。 老大官船来接我, 路远迢迢我勿去。 二、 一嚏传,二嚏骂 呃啾一个嚏,传我老倌一百岁, 呃啾二个嚏,骂我老倌杀头坯, 呃啾三个嚏,话我做贼格,放纳娘格贼狗屁! 46、白眼白 白眼白, 我有药, 什么药?广东药。 什么广?哟天力一光。 白眼痛得哇哇叫。 47、一口气要数十八个冬瓜 小时候,十多个小朋友在一起,比谁的一口气长,就用一口气数十八个冬瓜为参照物,看谁一口气能否数到

25、第十八个冬瓜,一般人都是数不到第十八个冬瓜的。其歌词如下: 冬瓜, 冬瓜, 每头开花, 一口气要数十八个冬瓜: 一个冬瓜, 二个冬瓜, 三个冬瓜, 四个冬瓜, . 十七个冬瓜, 十八个冬瓜。 48、蟋蟀谣 白露来临,天气秋凉,早晚睡觉在身子上也要盖条被子了,这蟋蟀也在晚上出来开始鸣叫了,农村中有这么一首童谣,是学说蟋蟀叫声的,说明秋天来临,晚上睡觉应该小心为上的了: 将将嘻嘻, 肚斗姐姐, 派花西盖盖背脊。 备注:这三句话都有点象那蟋蟀的叫声,肚斗姐姐意思是睡觉时,肚皮上最好穿上肚斗之类的衣衫,派花西是指破被头,背井是指人的背部,意思晚上要用被头盖在身上,以防止秋凉。 49、牙齿拔落谣 现在的

26、家长非常喜欢收集自己孩子的胎发啦、乳牙啦等等物品,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对胎发倒不够重视的,但对子女更换乳牙时,长辈对拔下的乳牙,究竟该扔到哪里却是非常关心的,他们给我们定下了这样的规定:凡是上排牙齿拔下来的,都要扔到大眠床底下,凡是下排牙齿拔下来的,都要扔到瓦屋的瓦片上面,去扔时,本人要站立正,双脚并拢,两眼紧闭,也不可让旁人看见,要私下偷偷去扔,口上还有一段歌谣,是这么说的: 人牙调银牙, 银牙调金牙, 金牙再调一颗老鼠牙! 50、一粒星,革令丁 一粒星,革令丁。 两粒星,挂油瓶。 油瓶油,炒乌豆。 乌豆香,炒生姜。 生姜辣,炒捏塌。 捏塌头里一个桌 敲散开来三斗 五升血。 侬格血呢,染之网

27、哉。 侬格网呢,柯之鱼哉。 侬格鱼呢,卖之铜钿哉。 侬格铜钿呢,讨之老嬷哉。 51、破凉帽亭戴戴 破凉帽亭戴戴,我种芥菜, 芥菜开花,我种南瓜, 南瓜汰藤,我种菠菱, 菠菱三只角,搁来搁开呒堂搁 搁邻舍,邻舍穷。 搁芙蓉,芙蓉杏。 搁只蟹,蟹钳短。 搁只碗,碗底薄。 搁只镬,镬肚小。 搁只雕,雕娘会生蛋。 蛤蜊铣钪朵朵蛋, 松毛丝丝来当筷。 纱头余管蒸蒸饭, 小伯大伯来吃饭。 52、七点半,上学校 七点半,上学校, 老师讲课我困觉, 困了个觉,做了个梦, 你说好笑不好笑?真好笑! 53、月亮婆婆特特拜 月亮婆婆特特拜, 拜到南山有世界。 世界小,杀只雕(鸟)。 世界大,杀只鹅。 鹅肉闶之请迎客

28、, 请请大其(舅)姆, 以格客气勿来吃。 请请二其姆, 是真识相勿要吃。 请请小其姆, 推来推开又勿吃。 汤灌里厢闶闶郎, 馋嘴婆娘看看见, 偷块偷块一直吃。 嘴巴吃得油囊囊, 屁股打得两角开。 54、山里有个木头人 山里有个木头人 不会讲话不会动, 动动变光虫, 笑笑变条龙。 55、侬道犯关勿犯关 沙啦沙啦朵啦朵, 沙朵啦沙米来米, 前(读:沿)惯有个老太婆哎, 饭嘛要吃三淘箩哎, 屎嘛要查三麻桶哎, 米来米来朵米来, 侬道犯关勿犯关哎。 解释与备注:沙啦沙啦朵啦朵,沙朵啦沙米来米,米来米来朵米来,这三句均指唱歌时的曲普,曲调。 61、铁畚斗,铜畚斗 学生时代,看见有些人叽哩咕噜说个不停,烦

29、也烦死了,有人便出来说了以下这三句话: 铁畚斗,铜畚斗,鞋里格乌贼乱泡先开口。 解释与备注:讲好之后,哈哈,真的一些也没响动了。因为先讲话的要变乌贼乱泡。哈,有些不文明的味道,鞋里格:指哪一个人的。 62、一几哭,一几笑 一几哭, 一几笑, 两只黄狗来抬叫, 一抬抬得王家道地里, 牛乌牛西会吃包. 63宝宝囡囡肉心肝 宝宝囡囡肉心肝, 困得姆妈格里边边 二、儿歌与游戏 1、踢踢板板 这首儿歌是我们小辰光做游戏时,一群小朋友中叫谁去做游戏主角时,所采取使用的歌谣,其方法是:十多个小朋友一起排成一列横队或围成圆圈,由一人出来口中念着儿歌,用右手手指指点着每位想做游戏的小朋友,歌词中的每一个字指点一

30、个人,依次进行下去,谁轮到最后一个脚字的人,就成为这场游戏的主角了。例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他就是老鹰。玩捉迷藏的游戏,别的小朋友都去躲藏好,由他去寻找他们每一个人。其儿歌如下: 踢踢板板, 板过南山, 南山笔督, 呼管息索, 买鱼买肉, 买三千一百, 瞎眼地鼠钩钩脚。 2、矮来矮开(意思:排来排开) 小时候,小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比如像玩老鹰捉小鸡,让谁去扮演老鹰和小鸡保护者的角色呢?我们除了来采取踢踢板板的方法决定谁去扮演之外,还常常采取矮来矮开的办法进行决定的。这矮来矮开的办法是这样的: 十多个小朋友排成一列横队,由一个为首的小朋友,口上说着矮来矮开的童歌,一人一字按童谣歌词排说过去

31、,直到说到童谣最后一个字“侬”“戤”为止。如果儿歌还没说完,而人已点完了,则第二遍再继续接下去,直到儿歌唱到最后一个字为止。凡是排到最后一个字“侬”的人便是主角老鹰,排到上半段“戤”字的人就做小鸡的保护者。其儿歌如下: 矮来矮开, 矮着老倌, 就是戤(他)! 粪桶翻倒, 屎子吃饱, 就是侬。 3、小白兔,请你快进来 小时候,我们玩跳绳子时,还常常跳小白兔,请你快进来的绳子玩唱的儿歌,其方法是:先一人拿一条约二公尺多长的纤绳独自跳起来,等那个跳绳的人跳稳定,作好思想准备之后,让另一个人在他跳的前面窜进来,一起同步同节拍来跳,可以是一男一女,也可以都是男的或都是女的,大家一起一边跳一边唱以下这首儿

32、歌: 小白免,小白兔, 请你快进来, 红红的眼睛, 白白的毛, 长长的耳朵, 短尾巴, 蹦蹦跳跳真可爱。 4、香蕉苹果磨轮刀 小时候,十多个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为了分成两组,甲、乙两位实力差不多的组长先提前私下商量好,谁做苹果组组长,谁做香蕉组组长?这个秘密是不公开的。然后,两位组长都相互拉住对方的双手,并高高举起,唱着香蕉苹果磨轮刀的童谣,让十多个小朋友连续绕着圈子,从两人手下钻过去,当说到最后一个刀字时,两位组长把手下钻过去的一人套住,问他:你是喜欢加入苹果队呢,还是喜欢加入香蕉队?每个小朋友被套住后,就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是喜欢加入苹果队,还是加入香蕉队?两位组长不得作任何暗示或提示。十

33、多个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选择,各自归到苹果队或香蕉队之后,这场游戏便开始了,可以玩手拉手的拔河比赛、踢房子、捉河嫂嫂,捉谜藏等游戏。这里介绍一下苹果队与香蕉队的两位组长各自招兵买马划分组织队伍时,两人所唱的童谣歌词: 磨轮刀,磨轮刀, 香蕉苹果磨轮刀。 磨轮刀,磨轮刀, 香蕉苹果磨轮刀。 香-蕉-苹-果-磨-轮-刀。 解释与备注:唱到最后一句歌词时,声音是拉长的,说到“刀”字时,把钻过去的人进行套住。让他挑选两组队伍中的其中一组。 5、不准动 小时候,农村里还没有幼儿班,我们住在农村里的小朋友就经常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当自己被对方寻找着之后,往往会跟在去寻找的人后面,一边走,一边用儿歌来提醒躲藏者

34、,叫他不要出来,不要发出响声,免得寻着。那提醒的儿歌是这样唱的: 某某人,不准动, 动动变梗虫; 某某人,不准响, 响响变只狗。 解释与备注: 某某人:是指藏着一个人的名字 6.老鹰捉小鸡 我们小时候,农村中根本没有幼儿班开办,所以,小朋友们就经常一起玩自编自导自演的游戏。其中,玩得最多的就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非常有趣。在宁波余姚慈溪等一带,小朋友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之前,还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先是老鹰提问,然后是老母鸡作答。 老鹰问:一粒谷? 答:一粒米。 问:妈妈头羊去哪里? 答:妈妈头羊去山里。 问:山里开之弄啥西? 答:山里开之背毛竹。 问:毛竹背之弄啥西? 答:毛竹背之打秋笼。 问:

35、秋笼打入弄啥西? 答:秋笼打之关小鸡。 问:小鸡关之弄啥西? 答:小鸡关之想养大。 问;小鸡养大弄啥西? 答:小鸡养大杀杀吃。 问;杀好之后我得吃格勿? 答:杀好之后侬呒得吃格。 老鹰说:我呒得吃格话,倒勿如现在趁早,快点来捉小鸡吃。 解释与备注:这一问一答结束之后,老鹰就开始来捉小鸡了,老鹰只有一只,为首做鸡妈妈的一位小朋友力气应该大一些,站在最前面,双臂张开,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拦老鹰来捉小鸡,作保护状态。其余各位小朋友都当作小鸡,排成直队,两只手要拉住前面一位小朋友身后的衣服,老鹰必须先从队伍最后一位捉起,大家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老鹰捉住,捉一个少一个,直至捉到最后一个为止。如果大家想再玩

36、一次,就再重新用踢踢板板或矮来矮开的办法,来决定谁去做那只老鹰。哈哈哈,这方法煞煞公平,大家都没有意见,第二次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又在一问一答中开始了。 7、斗斗虫 大人陪一、二岁的小孩一起玩,两只手的两二个食指尖对在一起,一下合拢,一下又分开,婴幼儿一般都会逗得哈哈大笑,其童谣如下: 斗斗虫, 虫做科。 噢呜来, 突飞开。 8. 霹雳啪,打乔麦 这首儿歌是两个小孩在一起玩时唱的。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或站着,各人的两只小手手背朝自己,手底朝对方,放在胸前,说一句儿歌,两人手底相互拍一下,先左后右,相互交换。其说唱的儿歌如下: 一垄麦,两垄麦, 三垄开始打乔麦。 霹雳啪,打乔麦。 阿姨话我,阿姨饿我,

37、阿姨叫我去买饼干吃, 我买了三块小饼干, 吃进肚皮还勿够。 阿姨骂我,阿姨拷我, 阿姨告诉大阿姨, 大姨拷我手底心, 本来要拷亿亿万万几, 因为时间来勿齐, 马马虎虎拷十几,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几拷好还勿够,划(还)要拷三几。 一二三,讨饭篮, 山上有只老虎,老虎关在笼里, 笼子破哉,老虎逃哉。 故事完哉。 9荷花荷花几月开 小时候,我们十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荷花荷花几月开的游戏,它同现在的击鼓传花游戏一样,道地中间先蹲着一位小朋友,其余的小朋友都相互手拉着手站在他的四周围,围成一个小圈子,同时,把十多双小手都放在一个蹲着的小朋友头上,大家与蹲着的一位小朋友之间进行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当最

38、后说到:“六月荷花猛猛开”时,大家欢快地手拉着手四面八方散开来,围成一个大圆圈,做游戏就正式开始啦。这时,蹲着的一个小朋友就要站起来,作好冲刺状,用力想办法来窜破其他小朋友用手拉着的圈子,大家又要尽力拉得很紧,不让他窜出去呢!这时候的童趣是难以言表的了,只见欢声笑语此起彼落,大家玩得十分开心呢。这一问一答荷花荷花几月开的歌词是这样的: 众人问:荷花荷花几月开? 一人答:正月开。 众人问:正月勿开几月开? 一人答:二月开。 众人问:二月勿开几月开? 一人答:三月开。 众人问:三月勿开几月开? 一人答:四月开。 众人问: 四月勿开几月开? 一人答:五月开。 众人问:五月勿开几月开? 一人答:六月开

39、。 众人都说:六月荷花猛猛开。 10、老鹰捉小鸡 母鸡敲门:穷穷穷, 老鹰问:敲门啥样人 敲门海里人 侬到哈里起 我到里山起 里山弄啥西 里山背毛竹 毛竹弄啥西 毛竹打秋笼 秋笼弄啥西 秋笼关小鸡 小鸡弄啥西 小鸡养大杀杀吃 养大之后我得吃格勿 侬呒得吃格 我呒得吃格话,倒勿如现在趁早来捉小鸡吃 11、叮蚊子 六、七岁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如果没有什么玩具,就用两只小手相互玩“叮蚊子”的游戏,其方法是这样的:两个人面对面,四只小手一上一下交叉叠在一起,各人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人的小手背,口上是这样一问一答,唱着下面的儿歌: 甲喊:锅哇啦! (蚊子叮后痛煞了的喊声) 乙问:啥西啦? (关切地问

40、什么事呀) 甲答:蚊虫勒叮吾啦! (告诉对方是蚊子在咬我) 乙说: 格侬快快逃上来啊! (提醒他快快将手拿来) 解释与备注:第一遍结束,甲小朋友下面的一只小手就拿上来放在乙小朋友的手背上面,拇指和食指捏住乙的小手背,再重复念唱第二篇这四句歌词。 12、猜中心 打手底 我们小时候,只有城市里才办一些幼儿班,农村中根本也没有条件开办幼儿班。那时候,虽然我们还很小,但是也经常做游戏,其中,有一个游戏就叫做猜中心,打手底,这个游戏一般是二、三个小朋友一起做的,甲小朋友将左手五指并拢,右手将左手五个手指紧紧包住,但五个手指头稍微要让对方能看得见,叫对方乙小朋友猜找那只手指头是中指,最好将中指故意躲藏着,

41、让对方猜错为上策。如果被乙小朋友猜中了,则由乙小朋友打甲小朋友的手底心;如果猜错了,则由甲小朋友打乙小朋友的手底心,由赢者口中念着儿歌,说一字打一几,边说边打,中间也不停顿,非常有趣。总共五十八字,要打四十四几手底心,当念到狗屎铁耙拉两几时,就用手指去挖几下对方的手底板,当念到毛竹根头振两几时,就用拳头打几下。打手底心时,唱的儿歌是这样的: 猜中心,打手底, 一打打得临山湖堤地。 狗屎铁耙拉两几, 毛竹根头振两几, 再勿相信,还要打廿几,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解释与备注:第一次游戏结束,第二次则再重新开始进行。 临山湖堤地:是地名,在余姚泗门镇内。 13、掼 煞老倌

42、吃屎子 六、七十年代,我们读小学的辰光,学校里的体育活动和活动器具真是少之又少,印象中整个学校里只有二十多只小皮球,三、四只大小篮球,二副很别脚的乒乓球拍,是三隔板做成的,球台是上课的课桌临时合拼而成的,还有十付左右的象棋、军棋、弹子棋,和每个班级二、三根女同学跳的橡皮筋。那时候,我们在十五分钟的课间休息活动中,同学们玩得最多的是跳橡皮筋、踢踺子、和玩“掼煞老倌吃屎子”的游戏,今天我来说说这“掼煞老倌吃屎子”的游戏方法和玩耍时大家一起唱的儿歌。 游戏方法是这样的: 将近十个男女同学一起站成一个圆圈,每人左脚站立,右脚弯曲钩起,这每个人的右脚相互之间是你的右脚搭上我的右脚,我的右脚又去搭上他的右

43、脚,他的右脚又去搭上另一人的右脚,相互之间循环地搭下去,最后形成一个每人左脚站立、右脚相互钩搭的一个大圆圈,每个人的右手又一起同时搭上前面一个人的肩胛头上,这样,整个游戏就开始了,大家都一边同时跳立着,又一边同时歌唱“掼煞老倌吃屎子”的儿歌,左脚一下一下不停地跳起来,一直跳到其中某一个同学休力不支,摔倒为止,众人见状之后,一起哈哈大笑,有的还笑弯了腰,都说:今天某某同学摔倒(土话掼煞),屎子当早饭吃饱啦。一场游戏就结束了。这十五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也就到了,我们玩得好开心呀,至今还历历在目,没有忘却。但是,现在学校里这种游戏早已无影无踪,被一天到晚的作业习题所淹灭了,好可惜呀! 玩这个游戏时的儿

44、歌歌词是这样的: 吃株大共菜, 移手反过来。 七七巧巧, 麻油浇浇, 冷饭头捞捞, 马桶盖捎捎。 七巧八马六十四, 掼煞老倌吃屎子。 14、一只踺子滴阁滴 一只踺子滴阁滴, 花儿开花二十一, 三符六,三符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符六,四符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符六,五符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15、蜜蜂嗡嗡虫 七、八岁的时候我们经常玩捉小蜜蜂的游戏,傍晚四、五点钟,我们来到那满是小洞的黄泥墙、泥土墙壁面前,一只手拿着一只小玻璃瓶,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根扫帚丝或洗帚丝,当看见小蜜蜂爬进墙壁的小洞里去了,就将小瓶口对着墙壁上的小洞洞,轻轻地用扫帚丝,捻动那躲在洞内想睡觉的小蜜蜂,捻得它在洞

45、内烦恼死了,就爬出洞来,乖乖地爬进我们手中的小瓶里面,真好玩。有时候,这野蜜蜂捉得多了,大家还要剥蜜蜂的蛋蛋吃呢!嘻嘻嘻,真正难忘呀!我记得我们去捉蜜蜂的时候,还有一首童谣呢,歌词是这样的: 蜜蜂嗡嗡虫, 快快爬进洞, 蜜蜂嗡嗡虫, 我勿来捉侬, 我只捉上山爬爬虫。 解释与备注: 现在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蜜蜂都是人工养殖的真蜜蜂,个子也比野蜜蜂小一些,我们吃的蜜糖和黄浆都是养殖蜜蜂所产的。现在的气候和天气也真奇怪的了,我们那个时代所玩的野蜜蜂早已找不到了,嘿嘿,替现在的小朋友有点失落感。 曾记得这野蜜蜂在我们地方有二个品种:一种是躲在地面洞里的蜜蜂,背纹是花白相间的,被它叮刺后,感觉较痛。还有一种是我们小时候把玩的蜜蜂,雄的较大,头部黑色、屁股上有刺,叮刺了很痛的。雌的其个头略小,浅黄色,屁股上是没有针刺的,肚皮内有一个蜜蜂蛋,剥出来后,放入人的嘴巴里,感觉很甜很鲜呢。哈哈哈,我们经常捉了吃,真好玩,现在也还想捉。可惜,没地方好去捉了。 16.我家有个大冬瓜 这首儿歌记得是五、六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跳橡皮筋时唱的。 大冬瓜,大冬瓜, 我家有个大冬瓜, 日本鬼子到我家, 要我钿, 要我粮, 还要我个大冬瓜。 17、一只键子的咯的 一只键子的咯的 马儿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一直跳到没劲为止,就死了,换人再跳 是三个人蹦,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