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论语》.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2545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与《论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成语与《论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语与《论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与《论语》.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语与论语成语与论语 学习语文,成语和熟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成语的来源渠道多多,古代文化典籍就是它的重要来源之一。孔子奠基的儒家思想对国人的思想、心理结构和官方的统治有其强大的规范力和制约力,论语又是儒学的开山理论,于是论语就成了成语的重要的来源之一。 读过论语的人,都能随口说出其中的一些成语来。这些成语有两种来源方式:沿用和衍生。 先说沿用。从论语的任一篇目中信手拈来几个成语,都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例如为政篇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周而不比,比而

2、不周”等,公冶长中的“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朽木粪土”“瑚琏之器”“千乘之国”“巧言令色”等,述而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暴虎冯河”等。这些成语直到今天仍然经常被人们引用。其他篇目中的“笃信好学,死守善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色厉内荏”“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等也都是人们经常引用的。 再说衍生。所谓衍生的成语是指论语中的语言通过压缩、扩展、变换等手法演变、发展到现在的成语。例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从颜渊中的“君子敬而勿失,与人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中衍生而来的。又如述而中的“举一反三”“择善而从”等不单是从论

3、语中衍化而来的,而且是其中某些词语的浓缩和概括。“举一反三”原文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的意思是,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为例,让他类推其余三个角,如果不能类推,就不再教他了。后来人们用“举一反三”来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就能知道其他事情,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择善而从”是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抽取概括而来的。同样,像“文质彬彬”“后生可畏”“无所用心”“工事利器”等等均从论语中衍生而来。其他如“言必信,行必果”、“欲速则不达”。“志士仁人”等举不胜举。只要翻开儒家经典论语,就可以读到很多很多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欢的成语。 附带说一句,汉语中的某些成语,虽不是出自论语,但也跟儒家先圣有关,“良药苦口”便见于孔子家语,诸如此类俯拾即是。 综上所说,笔者认为,儒家经典论语不仅是千百年来制约和规范人们心理、思想、行动的经典,同时也是文学研究的经典。小到文学语言中词语、成语、熟语的发展,大到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继承,都非常有研究价值。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应抽出一些时间到论语中浏览一番,最起码它可以为我们积累词语提供一座藏宝的富矿。如果你能阅读论语原著,那将使你终生受用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