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764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 -浅议我国人大代表的构成 09公共事业管理 吴晓威 090107033 我国13亿人民的意志、利益,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3000名左右的人大代表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因此这些人大代表的意志、价值取向决定着13亿中国人的命运。人大代表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肩负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任。所以人大代表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的水平,直接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发挥。因此,人大代表的构成就不能不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目前

2、“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现状 我国选举法虽然规定了人大代表构成成份的多种要求,但唯独没有明确规定和限制各级*官员在代表中所占的比例,造成目前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中官员所占比例太大,人大代表结构不正常,所以也就有了人大代表就是一些“大人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官员代表大会”的戏称。在我国现阶段,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非官员平民群体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受阻,导致了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长。 从最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的情况来看,官员和企业家占了绝大多数,各级党政官员代表与平民代表成了一种倒三角的结构。这样的大会代表比例能叫“人民代表大会”吗?这样的比例能体现伟大的毛主席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所说的“让人民来

3、监督*”的“民主”吗?各级官员当“人大代表”,自己代表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要当裁判员,又要当运动员,势必引起规则制度的不合理化和最广大基层人民诉求的边缘化。 二、目前的人大代表结构,造成了明显的监督及民意表达缺失。 如果各地官员出席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那么,这些已经是省、市、县级的“执政者”者又如何去监督“执政者”本身呢?“自己监督自己”不仅理论上是悖论,而且实际上也出现了监督缺失的种种问题。比如说,我国有关“官员财产申报 、公示”的法律为何历经十几年却千呼万唤出不来,为什么我国*部门的腐败,寻租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很明显,官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监督缺失,到最后只能是制度规则被肆意践踏

4、,民主法治,人民利益受到侵犯。 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官员和某些兼具党政职务的企业家占了人大代表中的绝大多数席位,而底层人大代表的比例偏小,致使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得不到体现,意志得不到重视,加剧了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及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出现。 三、原因分析 在现行的选举制度中,代表候选人的提名采用的是政党团体提名与选民联合提名两种方式。而在实际操作中,选民联合提名的候选人当选的情况很少。例如,历史上就有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仅有1名由选民联合提名当选的尴尬局面。代表候选人由政党提名,很容易让代表产生“人大代表是内定的”,是“荣誉代表”的误区。另一方面,我国采用的是地域代表制为主、界别代表制为辅的选

5、举制度。地域代表制很难保证各民族、界别、党派和团体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在选举中,为了照顾代表性,经常是按代表群体结构分解具体名额下达到各选区进行选举。往往为了片面追求结构比例,而忽视代表履职的愿望和能力。这种选举机制上的缺陷,造成了代表自产生之日的“先天不足”。 四、对策 我国的代表选举制度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体现大多数选民的意志,又要保证代表结构的合理。实际工作中,在实现了大多数人的民主的同时,代表结构往往难以保证合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强化代表职责认识,创新选举制度,认真搞好选举工作,促进人大代表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1、改革现行选举制度。现阶段,我国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6、,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的选举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我们必须要改革现行选举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进代表结构的合理化。一是扩大直接选举范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增强,在有条件的地方如直辖市、省会市、地级市人大代表实行直选试点,取得经验并经法律确认后逐步推行到更大范围。二是引入竞选机制。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择优选举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管理本来就是应有之义。我们应当尽快实现“确认型”选举向“竞争型”选举的转变,进一步拓宽公民自主参政的空间,鼓励、支持和促进更多的公民参加人大代表竞选,为多元利益的博弈提供制度化平台。 2、改进选举工作方法。优化结构必须从源头

7、抓起,认真搞好换届选举工作,通过作大量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工作,使产生的人大代表具有代表性、广泛性。一是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指导安排好各方面的代表。选举法律法规规定,少数民族要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妇女代表的比例应逐步提高。二是改进提名推荐工作。在组织提名推荐时,要逐步减少照顾安排,把着眼点放在优化年龄、知识、专业结构上。而且党委提名的幅度要适当,提名的制度要放宽,让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选民都能依法独立地提出代表候选人,并且保证其他提名的候选人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平等参选。三引导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要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教育,加强对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激发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在选举工作中,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宣传党的政策,注意因势利导,引导选民正确行使选举权,使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高、身体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代表候选人能顺利当选。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SH会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大代表结构,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利于扩大人大的社会基础,又能增强人大的整体功能。我们必须认真抓好人大代表结构的优化工作,保证人民有序地参与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