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2765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这是教学的根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都必须是科学的。不能向学生传播错误的观点和内容,一旦发现教学中的错误,应及时纠正。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说的根据教材的特点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材,各学科教材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各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应有不同的特点。二是同一学科各部分教材有各自的特点,也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语文为例,有的课文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来陶冶情操,有的课文是通过人

2、物的刻画来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有的课文时通过论述来阐明某个观点批判某种错误等。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努力发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并根据学科特点,联系实际,结合知识进行教学,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做到学懂会用。 要以理论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力求把知识讲清讲透。 要恰当的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很广泛的,一般包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兴

3、趣、品行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联系当代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成就的实际等。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三、启发性原则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被苏格拉底称为“产婆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就在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自信心。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说“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发扬教学民主 四、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到抽象逐步转化的,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亲身感触的具体实物或形象,可以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地领会和接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的选择

5、直观手段。 直观手段的运用与教师的讲解密切结合。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五、 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教材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学记:“学不躐”,“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南宋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学要求。当代美国教育家哈伯德认为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爬山一样,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上升的坡度必须合适。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是: 要按各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顺序进行教学。 要抓好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使之能持久的保持在记忆中,需要时能正确的再现出来,加以运用。这个原则又称积累与熟练原则。 孔子要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引导学生清晰的感知和深刻地理解教材,为巩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有效的组织好复习和练习工作。 要教会学生在运用和学习新知识中巩固知识。 七、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健康发展。 朱熹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提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由来。学记中也提出“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有统一的全面的要求 要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教学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