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782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我国粮食储存的现状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又没有想过,有时候粮食多了也是一个问题,它是有机物,是有生命的种子,要呼吸,会发热,天生伴有虫卵,湿度一大还会发霉,那么大的粮囤,那么深的粮层。操作起来会特别麻烦。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加之粮食便宜,粮库建设鲜有大投入,很长时期内一提建粮仓就用老方法,甚至是一些很土的方法,比如席穴囤和土圆仓。 席穴囤早在解放前就用,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所谓席穴囤,就是条石铺底,席子圈成圆形的围墙,里面盛放散粮。随着粮面的升高,宽60厘米、长达十几米的席子一圈圈地往上长,囤身长到五六米高时

2、,用竹竿搭出一个伞形的尖顶,上面覆以厚厚的苇席。假若存放的是包粮,就在条石和棱木搭成的台基上垒垛,然后用席子圈裙席、搭肩席、盖顶席,包成方形的席垛。这种简陋的席穴垛,一直被使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土圆仓是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发明的一大创举,这种仓房仍是条石、水泥铺底,在底上画出一个直径8米的圆,然后就用压扁的芦苇和胶泥,一把草一把泥地沿着那圆圈儿像编辫子一样垒出一道20厘米厚的圆墙。因是泥筑的,那墙一次不能筑得太高,每筑40厘米高时就得歇工,等它风干后再说。那墙筑到10米后结束,当中在圆心处立一钢管柱,支柱上端搭出一伞形支架,然后用老年间盖房用的苇把儿一圈圈覆顶,中间留一通风孔。最后里外白灰抹

3、墙。这种仓房完全是土法上马,连砖都不用,却能装下一车皮60吨的粮食。 除席穴囤、土圆仓等小型简易的粮仓外,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苏联人还曾援建过一种仓身3米多高的仓房,这种仓房盛散粮1500吨,包粮1000吨,后经加高改造后,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席穴囤垛,粮食的出入作业科技含量极低。那时每家粮库都得养着大群的搬运工。最初粮食进库,工人们得踏着颤颤悠悠的跳板,用箩筐或麻袋把粮食扛到高高的仓口上,倒进粮囤里,稍有不慎就出工伤。 粮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要呼吸,还会发热,热量聚集起来散不出去就会霉变,所以粮堆一热就得倒仓或倒垛。再就是粮食容易生虫,一旦出现虫情,工人们就得戴着防毒面具进库喷药熏蒸,

4、为让药力深入粮层,工人们有时还得挥锨翻粮,虫情一般发生在夏天,库房里作业挥汗如雨。问题是,即使把人累死,粮损现象也难免发生。比如虫情控制不力;比如倒仓不及时,粮温过高导致变质,或湿度过大、结露等原因产生霉变等,让粮食变成了陈化粮,有的最后只能做饲料或工业用粮。 此外虫蚁鼠雀对粮仓的侵袭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尤其席穴囤垛,对虫蚁鼠雀的侵袭几乎没有防护的能力,仓房个体建得小,为储备足够的粮食,库区就得建很大,派多少人才能看得住那数以千计的仓房?很多仓房就成了虫蚁鼠雀的粮仓,损失好多粮食不说,还不卫生。 国家粮管部门曾经调查过,全国的粮食,在集并、仓储、运输、加工、销售和消费过程中,损耗率约为18%,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损失在仓储的环节上。也就是说,假若中国在经历了干旱、洪涝等诸多自然灾害后年产5亿吨粮食的话,还会因管理不善、设施不良、技术落后等人为原因,将已到手的粮食再损失掉09亿吨。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尤其对一个产粮并不富裕的国家。 所以,国家就加大力度用在储粮的科学研发上,发明了氮气储粮的先河,但是还需要地方的引导,赣州川汇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绿色储量制氮机这块有一定的建树。其工艺日益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