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327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看当代大学生礼仪问题我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问题 摘要: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我们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倡导现代礼仪教育理念、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等途径来切实改变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 关键词:社交礼仪 人际交往 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以“ 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现代社会,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对他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种交往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从个人

2、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讲文明、讲礼貌是每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大学生要顺利地走向社会,在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同时, 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礼仪修养。 然而有关专家指出:“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是社交恐惧,还会彻底厌恶社交活动,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此观点正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予深度的重视,并深究其中缘由。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

3、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那么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首先是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这其中一方面是家庭所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大学前的阶段,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经有所缺失。 第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 由于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就

4、是一个证明。礼仪的产生发展存在着与其他文化背景的礼仪相融合的过程,但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又何来面向世界呢? 第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新世纪大学生学习刻苦努力,勤于思考,注重效率。但正是这些基于功利的目的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 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上是理性因素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单面化”趋势严重。然而,礼仪规范所体现的是: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和适度等“多面性”原则,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功利化的目的使大学生们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力性教育,而道德教育、理想

5、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学生的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的无情脱节。 当今社会,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因此,对大学生加强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 一、 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话说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的品格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好的老师、一本好的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都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做礼。所以,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

6、重视家庭环境的熏陶, 强化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早期投入,美化人际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社会礼仪氛围,礼仪教育就一定会结出美的硕果。 二、倡导现代礼仪教育理念 传统礼仪教育是“礼”的教育,不以行为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重在培养人格。礼仪教育不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训练, 而应着重内在意识的培养。“内仁外礼”,“仁”是“爱”,“仁者爱人”。“礼”的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格的“尊严”。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相比,现代礼仪教育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谦让合作,并且以尊重人作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在传统礼仪教育的同时, 重视现代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 礼仪教育不能纸上谈兵,重在落到实处。礼仪教师在认真备课教学的同时, 应联系现实生活、具体情境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对礼仪知识得以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