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3659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手工制作之废旧材料的利用校本课程 海口九小 叶朝珠 课程的提出: 当今社会,人的视觉触及的一切人造物几乎都是经过美术设计的,人就生活在美术艺苑之中,如果缺乏对美的理解和必要的素养,就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会处处出洋相。时代呼唤重视美育,美育不仅使人具有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是陶冶情操,塑照人的美的灵魂的重要途径。美术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祖国的艺术遗产,感之以形,动之以情,能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新闻媒介多次报道建设施工中有关破坏文物的事例,其指挥者过去多是缺乏美育,正如达尔文所说:由于失去对艺术的兴趣和能力。所以,鲁迅说:“

2、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逐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课程的原则: 美术教学作为小学美育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其目的之一。因此,美术教育必须遵循审美性原则,即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让学生广泛接触,认知和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引导美感,体验,注重教材的审美教育性,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力和美术作品的理解力。美术教学还要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性,渗透德育,以美术引导、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使审美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课程目标: 建设一个视角的,持续的,动态的,日渐完善的少儿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致力于将这个课程发展成爱好美术,有艺术潜能的学生进

3、一不培养的情操、展现美的素养,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的园地,同时也是教师深入思考现代美术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 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 构思是人们头脑中的思索、构想,有的想法转瞬即逝、要善于抓住有的时候偶然得到的一些材料,如:买电器后丢弃的包装箱、苯板、煮玉米剥下的一堆玉米皮等,这种时候可能产生了用这些材料能做些什么的想法,这种由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旧材料,所引发的制作欲望,我们不妨做“材料法”材料是设计制作的基础、针对材料固有的美感,采用相适应的加工方法,充分展现材料的美。依照材料的点、线、面固有形态特征,注意材料的光瑟、软硬、粗细、色泽、纹理和质地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设计就可以得到或华丽、或质朴、或精巧或粗狂等具有美感的作品,赋予旧材料新的艺术生命力。 更应该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对形象素材要日积月累,对身边的废旧材料要进行审曲面势和随之引发出的形象联想。在设计构思时,造型不在于求真,而是力求意趣的表现;选材不在于 优劣。而是用心于美感的追求,技艺不在于用工的繁简,而是力求表现出对废弃材料的设计上的匠心。 课程安排: 我们规划用一年来完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第一个学期以点状拼贴,蛋壳贴画为主,第二学期以纸贴画、布贴画、树叶贴画、金属丝贴画、彩线贴画为主,第三学期以废旧纸造型、纸盒造型瓶罐造型、废旧纺织物造型为主,以巩固他们的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