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doc
《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 勤俭节约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一起节约水电粮食吧!一起看看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欢迎查阅!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农民伯伯洒下的汗水,凝结出的果实。走进食堂,扑入眼帘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显而易见的节约粮食标语。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意识到并行动的呢?在学校里,老师经常跟我们提起“节约粮食”这种品德,可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仍旧看到有许多同学因为偏食,觉得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盛了,还有一些荣写盛的时候盛了很多,节约水电粮
2、食演讲稿2同学们,大家好,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本周是我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今天,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的祖国现在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啊!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
3、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也许他(她)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倒去。其实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同学
4、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因为,每粒粮食都浸满了农民伯伯挥汗如水的辛勤耕耘。让我们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演讲稿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叫 ,我来自中心小学四年级,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粮食,告别浪费。大家都知道这样一首诗:让我们一起记忆这首古诗(会背的同学请一起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呀,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多少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爱惜粮食,作为学生
5、的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 任何人都离不开粮食,人人都需要粮食,我们都应该爱惜粮食。然而生活中,只啃了几口的馒头、吃了一半的饭菜被扔掉等浪费现象却随处可见。同学们,当我们剩饭剩菜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当我们扔掉不喜欢食物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有多少我们的兄弟姐妹在挨饿;当我们挑肥拣瘦、讲吃讲喝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顿饭浪费一粒米,加起来就是13亿粒米,那么一天、一月、一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6、辛苦。”我们从小就会唱;“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我们从小就知道;长大之后我们更应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中间要经过耕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至少20多道工序,这中间勤劳的农民付出了多少心血,可以说粒粒粮食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浪费粮食糟蹋的不只是粮食本身,更是对他人劳动的不尊重。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美好的明天有待我们去创造。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你我的自觉行动!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3之所以要在这里公布食堂文明就餐公约,并希
7、望各位同学能够切实遵守。这实在是由于我校食堂就餐的现状所致。目前我校食堂就餐存在着同学乱插队、乱浪费、乱摆放等不文明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学校层面考虑,确实跟食堂过于拥挤有关。因此,学校决定在十一放假回来之后,将进一步改进错时就餐制。经学校行政会议决定:初一、初二实行配餐制保持不变。初三改为11:35分提前在食堂就餐,如此一来,初中与高中就可以完全错时就餐。高三段每周11:50就餐,他们面临着高考,确实要有所照顾。高一段单周12:00就餐,双周11:50就餐,高二双周12:00就餐,单周11:50就餐。提醒大家:十一回来之后正是第六周,也就说高一11:50就餐,高二12:00就餐。实行
8、新的就餐制之后相信对目前食堂的拥挤现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我们同学乱插队的不文明习惯,仅靠学校的错时就餐还是不够。关键还是需要我们同学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后排同学发现前排同学插队一定敢于站出来予以指责,或者告知值日老师进行管理,绝不能纵容不文明现象。与此同时,我们值日老师也应该站在食堂打菜队列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乱浪费的现象也相当严重,每次值日的时候总看到很多同学将大量的剩菜饭倒入桶中,总是感到非常心痛,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处于饥饿之中,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当中,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人口还要多的群体。全世界每年有约九百万人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说
9、每天有两万四千人,每四秒钟约有一人因为饥饿离开人世,而在这当中,有一多半是儿童,换句话说,由于直接或间接的饥饿原因,每八秒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活活饿死。每位同学包括我在内,扪心自问,这种乱浪费粮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谋杀生命。最后,乱摆放的现象主要在于不少同学吃完饭之后并没有把端汤碗的盘子送到餐盘回收处,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不是故意的,我也相信我们的同学能够做好这一些。谢谢大家。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4大家知道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食,一年全国就节约了65万吨粮食!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
10、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巨大的浪费了!会节约是真正的简朴美!如果你长得美若天仙,可是你只会浪费,而不会节约,你是个外表美而内心丑陋的人!如果你会节约,你的心灵会比任何人都美!虽然你家庭生活条件好,很富裕,但是不知道去节约,你照样是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如果你会节约,在你的精神方面,你是一个拥有亿万金钱的大富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节约一点点,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了。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5国家教委早在1991年10月10日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不少学生中,节约粮食的观念十分淡薄。这不仅反映了不
11、少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把节约、爱惜粮食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教育学生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它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实际行动,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
![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0-12/4/08fa355e-6d84-41ff-8e5b-b6156742c62a/08fa355e-6d84-41ff-8e5b-b6156742c62a1.gif)
![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0-12/4/08fa355e-6d84-41ff-8e5b-b6156742c62a/08fa355e-6d84-41ff-8e5b-b6156742c62a2.gif)
![节约水电粮食演讲稿6篇500字.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0-12/4/08fa355e-6d84-41ff-8e5b-b6156742c62a/08fa355e-6d84-41ff-8e5b-b6156742c62a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约 水电 粮食 演讲 50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