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3704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消毒方法 检查消毒区皮肤清洁情况。 手臂消毒后,用无菌海绵钳夹持纱球。普遍用0.5碘伏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涂擦两次。 2.消毒方式 环形或螺旋形消毒:用于小手术野的消毒。 平行形或迭瓦形消毒:用于大手术野的消毒。 3.消毒原则 离心形消毒:清洁刀口皮肤消毒应从手术野中心部开始向周围涂擦。 向心形消毒:感染伤口或肛门、会阴部的消毒,应从手术区外周清洁部向感染伤口或肛门、会阴部涂擦。 皮肤受损沾染者的消毒:烧伤清创和新鲜创伤的清创,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创面基本上清洁时拭干。烧伤创面按其深度处理。创伤的伤口内用3过氧化氢和1:10碘

2、伏浸泡消毒,外周皮肤按常规消毒。创伤较重者在缝合伤口前还需重新消毒铺巾。 蘸消毒液量不可过多,一般从切口中心向四周涂擦,但肛门或感染伤口手术,应由外周涂向肛门或感染伤口。 污染的消毒液纱布,不能再用来涂擦清洁处。使用后的敷料钳不可放回器械台上。 消毒范围要包括切口周围至少20cm的区域。) 消毒者的手勿接触病人的皮肤及其他物品,消毒完毕,再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涂擦一遍手和手臂,然后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消毒过程中床单明显浸湿应加铺一层干的布单后再铺无菌巾,以免术中患者皮肤长时间接触浸有消毒液的床单,造成皮肤灼伤。 注意腋下、脐会阴等皮肤皱褶处的消毒。 4.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 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

3、围:头及前额。 口、唇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面唇、颈及上胸部。 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锁骨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13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 胸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乳腺根治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下过肚脐平行线。如大腿取皮,则大腿过膝,周圈消毒。 上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下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 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

4、。 颈椎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颅顶,下至两腋窝连线。 胸椎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下至髂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 腰椎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两腋窝连线,下过臀部,两侧至腋中线。 肾脏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前后过中线,上至腋窝,下至腹股沟。 会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耻骨联合、肛门周围及臀,大腿上13内侧。 四肢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周圈消毒,上下各超过一个关节。 二、铺巾原则: 1. 铺无菌巾由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2. 铺巾前,器械护士应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 手术医生操作分两步: a. 刷手后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直接铺第一层切口单。 b. 双手臂重新消毒一次,穿戴好手术衣、手套,方可铺其他层

5、单。 c. 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cm,悬垂至床缘30cm以下,至少四层。 d. 无菌单一旦放下,不要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不得由外向内。 e .严格遵循铺巾顺序,方法视手术切口而定,原则上第一层无菌巾是从相对干净到较干净, 先远侧后近侧的方法进行遮盖。例如: 腹部治疗巾的铺巾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对侧后同侧。 三、术中无菌技术 术中无菌技术是整个手术无菌术的核心,手术时间长、环节多、人员杂,特别是在手术紧张时,稍有不慎,即可使无菌技术遭到破坏。因此,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必须认真对待,互相监督,并遵守以下规则: 1穿好无菌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的手术人员的无菌区域及无菌单的无菌范围应保持

6、不被污染。手术台以下视为有菌区域,手术人员的手、器械物品不可放到该平面以下,否则视为被污染。 2打开无菌包内层包布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铺毕第一层无菌巾后的手术医生,必须重新消毒双手一次。 3器械应从手术人员的胸前传递,不可从术者身后或头部传递,必要时可从术者手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的边缘,手术者不可随意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 4手术人员的手不要接触切口周围皮肤,切皮后,应更换手术刀片和盐水纱布,铺皮肤保护巾或贴手术薄膜,处理空腔脏器残端时,应使用盐水垫保护周围组织,并用石炭酸或碘酊消毒切口部位。已污染的刀剪、敷料等,必须另放于弯盘中,不能放回无菌区。缝皮前,应冲洗切口, 洗净手套上的血迹,去

7、除皮肤保护巾或手术薄膜,用碘伏消毒周围组织后,再行缝合。 5术中因故暂停如进行x线照射时,应用无菌单将切口及手术区遮盖,防止污染。 6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不能放回无菌容器内,必须重新灭菌后再使用,无菌包打开后未被污染,超过24h不可使用。一次性物品应由巡回护士打开外包装后,器械护士用镊子夹取, 7利用包布铺无菌区 时,包布的内面是无 菌的,而包布外面、边缘视为有菌。临时 打开无菌包拿取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夹持或将包布四角 翻转并用手握住四角,由器械护士接取无菌物品。 8保持无菌巾干燥,应用无菌溶液时防止液体外溅,无菌巾一旦浸湿,应立即更换或加层,软包装的无菌溶液打开后,应一次用完不

8、保留,若为瓶装溶液,必须保留时,应注明开瓶时间,并及时盖好瓶盖避免污染,若超过24h须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已铺置未用的无菌车、盘保留时间为4h, 4h后重新灭菌。手套破口及时更换,未经消毒的手,不要跨越无菌区。 9手术人员更换位置时,如两人邻近,先由一人双手放于胸前,与交换者采用背靠背的形式,如非邻近,则双方先面向手术台退出,然后交换。 10术中关闭门窗,尽量减少开门的次数,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减少人员走动,参观者距离手术人员30cm以上。 11口罩潮湿后及时更换,手术人员咳嗽、打喷嚏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及时擦拭手术者的汗液,避免滴落在手术台上。 四、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无菌操作环境应

9、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戴好口罩和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4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的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 咳嗽、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6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