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3896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执行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执行管理,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 赵伟 对于执行管理,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这是一个困惑很多人的两难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人坚持要“一竿子插到底”,为什么不一竿子插到底呢?前不久流行的执行力一书说的就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执行力成了企业决定性的关键;而另有一些人认为“一竿子插到底”是对中层管理者缺乏信任的表现,中层管理者有被架空的担心,一些管理学者还认为一竿子插到底或者可能导致整体公司执行体系出现问题-即使有些时候解决了局部的个别问题。其实这正是管理艺术的确切反映,管理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组合,它既有科学的客观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的具体环境下有不同的情

2、景管理模式。我们不能绝对的说孰对孰错,重要的看情景状况与管理模式的匹配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是千变万化的一门高深学问,各种奥妙远远不是上几节课,看几本书就可以解决的,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和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任何管理模式都是要和管理情景匹配的。最有“一竿子插到底”精神的莫过于军事环境下的战场管理了。那是个极端情况下长官可以当场枪毙士兵的管理模式。比如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是没有任何借口。它适应的是军事环境下的军事管理模式。而如今这个模式被社会炒作为流行和畅销的模式。这个是很荒谬的。没有任何借口利用西点军校的军规教条来约束企业的员工是脱离的情景不恰当管理。适合军队的管理不一定适用企业。这本书

3、只所以登上畅销书也是证明了管理的千变万化和不可以随意模仿。我们分析这本书的畅销有几个理由:首先是出版社的利益吹嘘,据说该出版社将作者、评语、广告宣传造假得无中生有直接欺骗了读者。而更恶劣的是他们采取直邮的办法给全国1000多个老板、企业家发出了推荐信;老板企业家当然乐意军事化管理手下的员工了。除了出版社、老板、企业家吹捧外,媒体等利益相关者自然不乐意闲着,谁闲着,谁利益也相应缺失。难道老板可以枪杀员工么?难道员工没有人权和自由么?难道社会和企业要回到独裁和法西斯时代么?可值得悲哀的是那些对管理似懂非懂的人就拼命的追捧这个观点或反对这个观点。所以说单纯的支持和反对“执行管理,要一竿子插到底”的人

4、都是犯了削足适履和刻舟求剑的错误。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一竿子插到底”。比如说在高层管理接待日,就需要一竿子插到底。这是一种在正常组织沟通中的非常好的一种补充沟通方式。在一些沟通渠道不畅或者官僚习气比较浓厚的组织中,还特别需要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和精神。否则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反映。否则,小问题可能变成大问题,大问题可能导致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尤其在组织系统比较单纯,组织系统非常扁平化的情况下,一竿子插到底往往是很有效果的。比如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几个人,唐僧就是一个一竿子插到底的职业经理人。其余几个徒弟和白马就是他直接管理得好。如果是任孙悟空或者猪八戒来管理的话,他们早就回水帘洞或者高

5、老庄了,那还有最后的成功?而在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比较官僚的组织中,有的时候是也需要一些一竿子插到底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怎样做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和方法还是需要具体讲究的。毕竟一竿子插到底是一种补充方式,高一些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天天直接和最基层的员工在一起,也不可能天天在最基层参与最基层的操作和工作。更多的时间,更大的情况下,在一个组织中根据客观规律,还是有一定的管理宽度和幅度的,科学的组织学原则还是一级对一级负直接工作责任的。整个组织系统是需要一定的分工合作和组织协调层次的。所以说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还是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要区别看待关注与干预的区别。一竿子插到底适宜发

6、现一些问题和现场解决一些问题。最终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形成制度和程序,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一竿子插到底与其说是解决问题的,不如说是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为好。 在某些情况下,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要避免直接干预与越级管理。否则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将会逐步弱化,最终解决了一个砖头,却危及整个柱子,那是很危险的。尤其是人数多,情况复杂的组织系统,就必须遵照组织学的客观规律来办事。历史的教训是很沉重的,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者。事无巨细,他都一竿子插到底,结果累死在五丈原。而最重要的大问题,比如人才问题,中层干部的培养和接班问题等都没有管理好

7、。结果好心办了坏事。反观曹操就是抓住了大问题、大方向。他能够将天下主要人才聚集起来,并给予他们成分施展的机会,而且着重于国家生产和实力的真实增长,避免穷兵黩武的政策,最终靠实力取得了天下。规律就是这样的,历史所以有相似之处。近代蒋介石就是一个有名的炮兵排长,一竿子插到底。而他的对手毛泽东则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各大主帅的积极主动性,结果极大地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在一些现代化、扁平化和知识分子工作的组织系统中,一竿子插到底也是很适合现代知识型组织的。由于科技和互连网的发达,各个级别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无任何阻挡的利用各种沟通工具来沟通,这自然形成了一竿子插到底的现代组织情景,组织内各人是适应这个沟通文化和工作方式的,这也是适宜发展这个组织的生产力的。 所以说,一竿子插到底是否要插到底,要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趋利避害是选择的判断标准,管理学的千变万化的奥妙就是因为有千变万化的情景模式出现,所以说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实事求是的管理学的。一竿子插到底与否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插还是不插,插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停止,什么时候改变方式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