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4395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延心理学笔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拖延心理学笔记拖延从根本上来说,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它是一个自我价值感方面的问题,自我价值感以自我接受能力为基础,接受自身的生理状况,历史和环境以及自身的局限性等等。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总结了四个拖延最可能产生的原因:对成功信心不足 讨厌被委派任务 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 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技术进步可以使我们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24小时,也会引诱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拖延时间。信息的泛滥让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决定,让我们很多人深陷拖延的泥沼中。摆脱拖延,既要找到运作的原理,还需要找到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当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

2、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式采取行动。塞缪尔: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是人性的弱点。智力和拖延没有关系,只有才智卓群的人才能摆脱拖延的说法是错误的。有时候我们只是将事情延后,或者做事有所节制,需要休息,這不是真正的拖延,拖延是否成为你的一个问题,在于它是否让你烦恼不已。有些人喜欢紧张的生活节奏,喜欢紧张的压力,有些人喜欢花很长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并没有背负特别的压力,有些人不为拖延烦恼,因为拖延发生在无关紧要的领域,重要的事情总能准时做完。拖延产生的内在后果是承受某些内在情绪的折磨,还有其它外在后果。拖延怪圈: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事情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安排,会

3、自然而然启动。用对未来的期待逃避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痛苦。2、我得马上开始。你开始感到压力和内心的不安。却迟迟未动,因为离最后期限还有些日子,你仍抱着希望。3、我不开始又怎样呢?以不详的预感取代所有剩余的乐观情绪。a.我应该早点开始。自责,后悔,负面的情绪阻止了你开始的行动。b.我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这件。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整理桌子,打扫房间等等,做这些事情的欲望变得无法抗拒。因为你想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或者安慰自己,除了这件事情,你能做成其他事情。c.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还有事情没做完的阴影在心里始终挥之不去。d、我希望没人发现。让自己看起来忙忙碌碌,以此掩盖拖延的事实,或许会躲藏起来

4、,避开手机,避开熟悉的人,或者编造谎言掩饰延误,同时内心却深感心术不正。4、还有时间。在各种情绪困扰的同时,继续抱着侥幸的希望,希望能有奇迹出现。5、我这个人有毛病。你开始怀疑自己缺乏了某种品质,如自我约束力,勇气等等,才会出现周围的人都按时完成任务,而自己却没能完成。6、最后的选择,做与不做。不做。感性认为自己无法承担内心的压力,所以选择逃避。理性分析在剩余的短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的可能了,所以选择放弃。7、做。选择背水一战,当你开始上手做事情时,情绪开始放松,原来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为什么我不早点开始呢?现在已经不能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只求做完就行了。8、我永远不会再拖延。只是将对未来的希望

5、再次替代面对问题的痛苦。拖延的根源人们面对竞争时会出现各种心理现象,拖延是人们躲避问题的避风港。对于很多人来说,拖延的早期症状都发生在学校里,学校是年幼的孩子进入竞争大社会的第一个台阶。a.许多学校都把学习能力作为区分学生表现好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出不同的等级,学校里的社交派系通常也是建立在这些区分上。b.同龄人怎么看你对一个人在学习上和社交上的自信有很大影响。c.许多成年人,在离开学校多年后,还是会以孩时的头衔来认识自己。拖延者信条害怕失败:追求完美。放大失败。a.对失败的假设: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用一等式表

6、示上述假设: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b.每个人对能力的定义不同,当能力成为自我价值感唯一的衡量时,其他方面都被忽略。c.拖延打断了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等号。因为其间缺乏完整的努力。“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做的更好。”通过拖延,你不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里。完美主义者对于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甄别出两种类型,一种适应型,一种适应不良型。适应性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与之相符,不良型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自己不抱希望,表现和期待之间存在矛盾和落差,对犯错极为在意。完美主义者的信念:平庸招致轻蔑。完美主义者想要事事出色,一旦遭遇失望,拖延就成了逃避的方式。然而如果你期望自己的日常

7、表现都达到理想的境地,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与理想相比都是平庸的。优秀不用努力。完美主义者认为一个出色的人,在困难的问题都应易如反掌,低估问题,高估自己,一旦不能马上解决问题,努力就会戛然而止,他们对必须努力做事感到失望,因为他们不想在自己认为简单容易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相反,通过拖延来会比努力。一切自己来。他们缺乏看情况做决定的弹性。总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难以下决定的选择和问题,他们相信总有一个完美的方案,在这个完美的方案出现之前,他们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我无法忍受失去。完美主义者害怕在竞争中失败,一次失败的影响被放大,产生灾难性的想象后果,所以他们尽量避免参与到跟别人的直接竞争的活动中

8、。拖延是“自残”的一种形式,让自己很难胜出,然后将拖延作为自己的失败的安慰和借口。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有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容易变得沮丧,比如因为这些原因:你没有完成起初设定的每一件事。你没有按照计划做事。有些事你做的不错,但不够完美。你得到的认可不够多等等。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事情在完成前等于零。但是事实时,追逐完美就像追赶地平线,你一直前进,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达那里。你现在不是完美者,将来也不可能是完美者。心态。卡罗德威克研究人怎样面对失败时,识别出两种心态。a.固定心态。智力和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是要证明你的能力,每次表现都被看成是对能力的一次定论性衡量。b.成长心态。能力是可

9、以发展。站在成长心态上看问题是拆解自我价值感等式的一种方法,表现不仅不能反映你的个人价值,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感到兴奋,你提升了什么,结果只是一种背景。拖延你好,成功再见。恐惧成功心理学家苏珊柯洛妮:内心的冲突有时候会以一种无法解释的情绪转变表现出来,以一阵自我怀疑或者负疚感,或者以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起伏表现出来,就好像依稀的耳语,我们不清楚那些耳语到底是什么,以及究竟谁在那里跟我们对话。简,在参与了集体心理学的课程后,发现这是她真正喜欢的科目,决定将专业从英语转到心理学,她每周要交一篇三页篇幅的论文,但是她常常要写上满满十页,以至于弄得自己经常来不及上交。为了期末论文,她做了太多的研

10、究工作,以至于她没能按时完成,结果她在这个课程中得了一个“未完成”。深究原因,简在害怕成功。虽然简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但是却无法自由地追随它,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很多改变,而且这样会让她觉得自己真正擅长于某个领域,但是这却跟她的自我形象不相符合。她对成功的焦虑被她的拖延所证实,内心的冲突束缚了她。(简的情况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当时需要交论文,老师只是布置写一篇关于论语“君子”的论文,我心里知道应该先找出有“君子”的句子,然后再看解释,读懂它,最后写出一篇有自己理解的论文。但是自己却固执地要把有关论语的所有注释书都看完,然后再写。第一本看的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老师限定写完的时间不多,当时间过了一半时

11、,论语今读还没有看完,心里就慌了,想想看完所有注书是不可能了,于是降低要求,把论语今读看完就得动笔写了,结果临近期限,这本书还没看完,情绪就更糟糕了,拖着不把接下来的内容看完,反而去看老师讲的别的内容。最后期限到了,作业还没交上去。当时自己是觉得主要原因是自己把一篇论文看得很重,认为一篇论文就代表了你全部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所以我想把它写得完美,至少也要让老师眼前一亮,认为写得不错,进而认可自己。更深一层,如前文所说论文=能力=成功,害怕失败,认为一旦失败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但在这里是说恐惧成功,觉得自己擅长于某个领域,与内心习惯性的自我形象不相符合。想起一幕情景那时正读初中,有次放学,我

12、留在课室写作业,挺晚才离开学校,这时看到以前同班同学的妈妈正过来接他回家,他一边上摩托车,他妈妈一边询问他学习上的情况。那位同学在学校的几次考试中都是全校第一名,当时我想像他那样的人才能考到全校第一,人又聪明,数学那么高分,踏踏实实,妈妈又那么关心他的学习,像我应该就不行了,马马虎虎,数学总因为粗心丢了很多分。减肥也是,有一个想法在心里存在,但是不容易发现,总觉得瘦到怎样怎样真是太好了,好到有些不真实,很难以至不能实现的感觉。不知道这些想法对我有没有影响。文化压力对许多拖延者而言,文化上的影响也会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冲突。举例而言:一方面,有人会利用拖延来抵抗忙忙碌碌时代带来的文化压力,他们不想拥有一切,另一方面,一些想要拥有一切的人却发现拖延成了他们的障碍。跨文化压力对成功也有限制作用,当夹在两种文化中间,是同化其中还是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忠诚?他们或许会用拖延来逃避选择。男性和女性的文化区分也对拖延起着一定作用,女人害怕被贴上“野心勃勃”等过于男子气概的标签,会拖延着不去参与竞争。男人害怕失去女性的一面不安全感,需要安慰等,而逃避成功。这些都是文化因素,但不是全部。逃避成功的一般心理原因成功需要付出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