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448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拾穗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拾穗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拾穗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拾穗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拾穗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拾穗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拾穗说课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拾穗说课稿拾穗说课稿 刘文林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拾穗? ?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收获之拾穗。 二、教材分析 拾穗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赏析。课文拾穗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的这幅画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三位农家妇女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作品表现了19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2、,已经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通过自主预习,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大多参加过农事活动,对收获场景的理解较容易,但体会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较困难。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7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落”。 能力目标 1、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重要词句。 2、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

3、字、绘画作品等艺术魅力的兴趣爱好,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并追求美。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2、欣赏油画,结合课后的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 1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看图环节,让学生充分看图之后,说出看到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力。 2突出了“图文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看图谈谈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进行品读,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来进行感

4、情朗读,再读后,让学生再来看图自己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 。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学习法、朗读感悟法。 七、教学过程: 复习展示,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引入: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学习,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2、检测识字情况: 把下面词语填在句子的括号里,读一读。 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看图导入,明确目标。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收获”单元的拾穗,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欣赏这幅名画。这幅画是谁画的?远处你看到了什么?近

5、处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看着这幅图你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更近一步地走进油画,走进课文去品味。 出示提纲,赏析油画,学习写法。 1、引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妇女的呢? 2、出示导学提示: 用心默读2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画中人物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推想的句子。 思考后填写表格: 每个小组选一个人物进行讨论,准备展示。 展示交流预设: 一个组代表说,其他学生都可以补充。可以有评价的方法。 1、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读读对三位妇女拾穗的描写段落。 2、小结:读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

6、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 回顾画面,体会感情。 1、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这幅拾穗,我们用心这幅画 2、拓展练习:这是世纪法国画家的作品,作品反映的是在的季节,三个在拾麦穗,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和。 学以致用,指导练笔。 1、画家米勒和作者用手中的笔把现实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变成了不朽的艺术,打动并震撼了每一个人。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我们用这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欣赏,选择你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幅,把它写下来。 2、通过反复阅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后,你对有些词句一定又有了

7、新的感受,丁丁和冬冬为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呢,请你现在补充完善自己的摘录笔记。 板书 拾穗 老年妇女 中年妇女 拾穗 生活辛苦 年轻女子篇二:拾穗 拾穗说课稿 一、说教材与学情 拾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收获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在收获的季节,田野上三位农家妇女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积累,基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独立完成识字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能学会按

8、要求查找课外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也能通过自读自悟等学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2. 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3. 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4. 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 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2. 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说

9、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情怀,所以我采用“读思议悟”的教学方法以及创设情境,结合课外资源,力求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创设的情境,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读思结合法课堂交流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拾穗图,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谈自己的发现。我采用这样的过渡语:这是一幅举世闻名的油画作品,诞生于100

10、多年前,具有时空不可抵挡的魅力,知道创作者是谁吗?对!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18世纪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米勒。 【设计意图:教师的谈话言简意赅,直接点名本课学习的重点欣赏油画,了解画家,指明下文的学习方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词句读准读通顺,并把不理解的字词做标注。 2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 3. 全班齐读,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段:收获后的田野情景。25段:三位妇女捡拾麦穗的情景。67段:简介作者,评价画特点】 4. 简介作者米勒。这部分是根据金钥匙要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

11、前准备的资料或课文中现成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再给予补充,共同了解课文背景。 细读课文,赏析油画 1. 和学生一起来欣赏油画。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15段,想一想重点描写了什么?并让他们找一找相应的段落,与画面中的人物比一比,再读一读书,看看学生是否能发现课文与油画的不同之处,即有些部分是想象的部分,有些部分是画面上的内容,并让他们坐上不同的记号。 2. 体会课文欣赏油画的顺序。让同学们找出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 3. 让学习再次自由朗读该片段,并让学生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在边上标注自己的感受。通过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理解画家在对其动作、神态的栩栩如生的描绘中表现出来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理解,同

12、时更有艺术家活灵活现的描绘中的美景以及一种浪漫的情怀,如:“她手脚麻利,捡拾?”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齐读全文,说说自己欣赏了这幅油画后的感想。 2. 课后自己选择一幅喜欢的名画,仔细欣赏,并根据今天学习的欣赏油画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想像,写一篇看图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收获后的田野 拾穗 三个妇女拾穗的情景 油画的作者及特点 对劳动人民的 同情与理解篇三:拾穗说课稿2 拾穗说课稿 一、说教材与学情 拾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收获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 课文,主要描绘在收获的季节,田野上三位农家妇女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在十九 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

13、序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基 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积累,基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大部分学 生已经具备独立完成识字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能学会按要求查找 课外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也能通过自读自悟等学法,体会文章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2. 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3. 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4. 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 对劳

14、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2. 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 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为 了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情 怀,所以我采用“读思议悟”的教学方法以及创设情境,结合课外资源, 力求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创设的情境, 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因此

15、我采用的学法是: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读思结合法 课堂交流法 四、说教学流 初读课文,感知理解 学法: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完成以下任务: 完成随堂笔记一和二。 老师带学生边看画,边对照课文,大体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这幅画作的。 体会:观察绘画作品要有顺序。 图文结合,深化感悟 学法: 结合画面,用心默读课文,了解这幅油画的创作背景,画作描绘了哪些人物 和景物? 在每个自然段中找出哪些内容是描述说明画面的?哪些内容是由画面展开 的联想? 体会:欣赏美术作品,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 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辛。 预时:15分钟 拓展延伸 走近作者 学法:结合资料,了解米勒的生

16、平。 展示户县农民画,了解民间艺术风格。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脉络清晰、简单明了,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更 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 收获后的田野 拾穗 三个妇女拾穗的情景 对劳动人民的 油画的作者及特点 同情与理解篇四:四年级语文上册:拾穗说课稿 拾穗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拾穗?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收获之拾穗。 二、教材分析 拾穗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赏析。课文拾穗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的这幅画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三位农家妇女

17、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作品表现了19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通过自主预习,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大多参加过农事活动,对收获场景的理解较容易,但体会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较困难。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7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落”。 能力目标 1、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重要词句。 2、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绘画作品等艺术魅力的兴趣爱好,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并追求美。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2、欣赏油画,结合课后的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