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凝聚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生产实践中逐渐培育与塑造而形成的日趋稳定独特的企业价值行为和企业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希望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题课。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源动力,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可见,企业文化不仅是
2、一种经济文化,而是一种决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 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凝聚力、吸引力、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同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管理风格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文化的确定取决于企业价值观,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则主要取决于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1- 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大集团整合重组后,如何构建以“广州建
3、筑”品牌、“和谐活力市政”品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品牌尽快深入人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兴衰联系起来,使员工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和“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市政集团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的基础上,更融合了“广州建筑”品牌文化,进一步补充、丰富集团企业文化内涵,同时也弘扬了优秀文化传统和企业精神,为推进集团三年发展规划提供文化动力。 一、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质和规律性的认识,着力克服和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从国有企业固有的重要地位和本应发挥的作用看,与世界许多一流企业相
4、比较,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也不平衡。我司和其他企业一样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继续深化。没有把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思考和把握,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员工整体-2- 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缺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有的没有深刻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内涵,缺乏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分析思考以及企业精髓的提炼。虽有一定宣传声势,但限于表层化的形式,缺乏工作的创造性和内涵。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行动
5、迟缓,缺乏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或期望值过高,希望靠企业文化解决企业管理的所有问题;还有相当部分人片面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打打球、搞搞活动、唱唱歌,没有认识到除了各类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之外,还包括了文化、教育、培训及发展方向、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反映出对企业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企业精神的提炼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 组织领导有待加大力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没有真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领导合力,存在宣传部门或工会唱“独脚戏”的倾向,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这
6、项工作摆上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全局之中。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贯-3- 穿到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党政工团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和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责任体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到扎实推动、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所确立的一整套价值观、企业精神、思维方式等文化模式,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通过每一件事情来旷日持久地贯彻它,使其成为企业处理一切问题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
7、 工作落实有待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就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通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的确立;通过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行为规范的制定完善;通过不仅包括企业产品、服务,还包括企业环境、企业广告、企业标识等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创立与设计,成为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一些企业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缺乏明确的认知,在工作推进中,仅注重公关宣传和员工文化娱乐活动,缺乏企业精神的提炼;或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忽视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整体推进,缺乏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全面
8、性和规划操作性。 -4-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共同价值观,完善体制机制,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统一规范,提炼精髓,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对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一流员工,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围绕打造企业品牌,把推进企业文化建作为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必须加强企业成员之间的沟通。 一是通过沟通,使企业成员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提高企业成员之间的相容性,使之彼此之间可以比较容易地建立起理解与互信,更好地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当前,在市政集团不断加大改革力
9、度的情况下,要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领导就要在增强企业成员的归属感上下功夫。二是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是一种借助他人完成目标的过程,领导者要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恰当的授权方式,结合企业成员和各级管理者以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了解各级管理者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三是加强企业规范建设是鼓励先进、约束落后,增-5- 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先进的得不到鼓励,落后的得不到触动,就会人心涣散,使企业的凝聚力大打折扣。四是教育
10、企业成员认清形势,适应市场。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要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的同时,教育企业员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适应环境、练好内功,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以强大的企业凝聚力迎接市场的挑战。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而且还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通过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来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 2、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建立
11、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要使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协调发展,务求实效,真正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 3、重在领导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理念的升华,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6- 要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体制和规则。各级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思考,带头实践,时时事事给员工做出榜样,并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聚集全员的力量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良好的员工行为。
12、1、坚持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要着重结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荣辱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倡导员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意识、团队的精神、奋进的风貌”的市政精神,每年都要制定干部和职工的培训计划,尤其对新进的员工进行公民、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岗前培训,并使之制度化。 2、坚持以先进典型引路。本着“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思想,除每年对优秀员工、标兵或先进生产进行评比表彰外,还要对各级层次评出的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或个人等进行大力宣传,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3、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共同点和不同点,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做“人”
13、的工作。企业要从党组织到工团组织,从党务政工人员到各级行政领导,-7- 实行“一岗两责”,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让“以人为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围绕“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做“文章”。改善薪酬福利制度,对员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进行奖励;注重实践中培养优秀员工,建立引进为辅、培养开发为主的晋升机制;鼓励员工对自己能力提高进行人力资源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开支,另一方面在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方面可以得到改善。 文化风来满眼春。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的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实现经营业绩最佳,就必须“知其力,用其势”,不断建设和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我们要通过努力,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拥有感,有力地增强职工同企业生死与共的信念,彼此结合为命运共同体,与企业共同成长。从而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活力,发挥出企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