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4799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文中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

2、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以上是中职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离这个基本目标有一定差距,当前中职学校的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方面: 1、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不能与时具进;缺乏吸引力,硬件设施也跟不上。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实训设备陈旧简陋;也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开设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想法。2、中职教育本身的理念不清,有很多中职学校对中央职业教育精神没有很好的领悟。学校为了自己的生存,不顾教学质量只图经济效益。由于没有受到很系统的职业教育,学生也很难适应其所在的工作岗

3、位;使得中职学校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3、中职学校制订的招生方案,缺乏创新精神。 二、学生方面:一般来说,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才来读中职学校。1、中职学校门槛低,入学容易。现在的中职学生,生源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本属于“淘汰产品”,中职学生起点较低。他们在入学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由于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毫无兴趣,以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言谈举止不文明,沾染不良习气,时常出入网吧;有的喜欢看不健康的书刊视频,常常吸烟喝酒,甚至打架斗殴等等。2、中职学生习惯于保姆式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其

4、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 3、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将来的就业形势尚可;因此在校的中职生就成了“60分万岁”一族。他们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有毕业证,有毕业证就可以找得到工作;没有了进取心,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只想退缩;缺乏锻炼,很难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 三、教材方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学生现用教材多数内容比较陈旧,缺乏知识的更新。有些新版书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更新包装,内容还是老的基本没变。而近几年企业在飞速发展,设备技术在不断更新,专业教材却还一成不变,已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2、有些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不连贯,有些知识脱节,中职学生基础又较差,接

5、受起来非常困难;有些课程偏难偏深,尤其是有些专业课,以现有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学习确实困难;3、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少,实训实验课与实际生产脱节;使学生有“学了也白学” 的想法。 四、师资方面:1、从质量上来看:中职教育的教师有很多都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的,特别是专业课的老师;很难做到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型的要求。况且就是这样的改行教师也不能满足现有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很多新兴的专业根本就没有教师。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2、从数量上看:加上中职学校不断扩招,师生人数比例逐年减小;

6、造成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形成有时一个老师教2到4门专业课的情况。如此大的工作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法改革方面: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1、我国中职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2、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我国的

7、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3、现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我国职教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要求是: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过程展开。

8、这些中职教育的现状急需解决,以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以下是对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学校方面:1、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对市场的调研,设置专业并优化好课程,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增加实训设备及场地,并且与时俱进的更新所设的专业与课程。时时关注新设备、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并能及时掌握。2、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学校也要创品牌,创名牌学校,创名牌专业,创名牌学生。这样不但能提升社会形象,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中职教育会更好的发展。3、中职学校应制订出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招生方案,可以实行“学历+技能”的教育方式,以吸引生源。 二、学生方面:1、对于初中毕业生

9、源,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先进行两年的普高教育,普高课程学习结束后,可以参加高考。不愿意参加高考或高考未被录取却又想读中专的,根据个性特长选定专业,再按中职模式培养。继续中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考核合格后拿中专文凭;成绩优秀的,按高职模式培养;进入第四年的高职课程学习,考核合格的拿高职文凭。2、对于初中毕业生源想直接学习中职课程的,应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3、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有激励制度,要充分体现出差异性。 三、教材方面:组织专家,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制定出实用性的教材。专业课教材应有较多

10、的生产操作,理论知识应该编写的浅显易懂。教材还应该根据技术、设备的更新而更新。 四、师资方面:1、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执教的基本技能、技巧。2、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3、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职学校需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技术业务的培训。学校应该建立起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每年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实地调查、学习,进行自身知识的更新,获得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第一手材料;重点提高中职

11、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了解企业需求及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要求。进修教师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现有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让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时可以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出市场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改革方面:1、突出教法的适用性。针对现有中职学生结构复杂,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摸底学生的入学基础和能力状况;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分别进行“学习型”、 “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各层

12、次学生可以“量力而行”,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心,确立学习目标,挖掘中职学生潜在能力,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2、教学模式要改变,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要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3、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改变,上课地点不一定是在教室,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中职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创出“名牌产品”。要创名牌产品,势必要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要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依据专业设置的近期和远期规划;按照“紧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办出特色”的原则,确定作为学校的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中职学校也只有靠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品牌才能吸引和留住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