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结课论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491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术结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摄影技术结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摄影技术结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摄影技术结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术结课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摄影技术结课论文浅谈摄影技术 经过对摄影技术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摄影技术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摄影并非是一项简简单单的照相,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学问、技术、技巧。 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强度。光的强度可以从亮到暗,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光源。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光线昏暗。夜间可以说没有光。人工光源的强度,则随着灯的瓦数不同而有所变化。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照明强度的这种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

2、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在照明强度很高时,被摄体显得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显得比照明强度低的光线情况下更加鲜艳。 光可以是从灼热的光源发出的直射光,如不受云雾遮挡的日光,从聚光灯、摄影灯和闪光灯发出的直射人工光;或者是从被照射物体表面反射的散射光,如雾天或阴天的日光,从墙壁、天花板或其他反射光的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人工光;或者是在灼热的光源前加上柔光器形成的散射光。直射光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经过反射形成的散射光比较柔和,反差小,能造成灰色、模糊的阴影,或者根本没有阴影。当然,在这两者之 间还有无数的过渡阶段。实践表

3、明,直射光造成的阴影部分,可以随着光源与被摄体位置的变化,或者摄影者与光源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明影能够因其形状、式样和所占部位的大小,加强或削弱被摄体的特性。反射光能表现出被摄体的形状,并能细腻和自然地再现出它的原貌,而与被摄体和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大。 如果拍摄一般的街景、风景或建筑物,应当仔细观察阳光强烈照射着的表面和颜色。白墙面反光虽然很强,但是如果处在阴影中,看起来则是灰暗的,结果会拍出平淡的照片。对待建筑物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决不要拍摄处于阴影中的建筑物或物体表面,应当等待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 那时色彩饱和,反差充分和丰富。还可设法寻找低视点,把一部分蓝天纳入画面上方。在强光下摄

4、影,应当考虑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背景。晴朗的蓝天能为任何被摄体造成美丽的背景。拍摄时蹲下身子,直到你看到被摄体后面全是天空。这样的低角度往往会拍出不同寻常的照片。以这种方式拍摄,人像看起来很动人。此外,还可以尝试低视点、高视点或者倾斜相机拍摄。 通过生活实践,在认识影响着我们并受我们影响的周围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我们自己。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即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均衡来。由于它们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这两个世界终于形成了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那个世界。但是,这只是涉及到了照片的内容方面。对我来说,内容和形式是不能分开的。所谓形式,我指的是外形、线条和

5、明暗对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严密的结构。正是在这个结构中,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才得以具体深化并表达出来。在摄影中,视觉结构只能来源于训练有素的直观感觉。 在摄影中往往存在一些虚化的运用,使自己要表现的主题更加突出,清晰。例如,在拍摄迎面跑过来的一群孩子时,他们身后的高大的树木就应该虚化,因为你要拍的是一群孩子,而不是树木,这样会使图片中的人物显得更加清晰,人物的特征则会显得非常明显,个性也会显示出来;当然,把人物虚化的情景也很多。如在拍摄一些景物,名胜古迹的话,这就需要把附近的一些人物作虚化处理,这就应该是自己所拍摄的照片中风景显得更加清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拍摄者往往是附近的人物作虚化处理,这样就能

6、表现出景物的美。虚化则是摄影中一总要的技巧,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之中也往往采用这种方法,是主题更加突出、鲜明,起升华的作用。 从总体效果来说的话,往往要讲究一些均衡的问题,均衡的照片更加适合我们视觉观念。对于均衡一般想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来找一些东西做映衬。就如简单的拍摄一张春天的照片来说,这样的风景一棵柳树下有几间房子的话,拍摄下来就显得有一些单调,若在柳树的右边加上几只燕子,这样一来就别有风趣,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做到了这样,我们就说这张照片达到了均衡,要达到均衡的效果,一般不应把照片设置的比较空阔,应多加一些别的东西做映衬,达到更适合人的视觉感。做到这一点并非很困难,只需自己在平常生活之中善假于物也,不宜使照片所拍摄的东西显得孤立起来。当然啦,有时拍照时,作者会故意制造一些不均衡的摄影,例如在拍摄刘胡兰一段革命历史时,就使当时的气氛营造的气度紧张,摄影极度不平衡,这就是作者要制造一种可怕的,恐怖的局面而造成的。很容易会使观众感到极度恐怖,将要有不幸的事情要发生,这就是作者的意图,所想达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了解到的关于摄影技术的知识,摄影技术这门课的知识丰富多彩,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懂得了一些摄影的技术与方法,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