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167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民主内容的广泛性-政、经、文、社领域等 真实性表现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

2、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重大成就。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公民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监督权。 (2)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参与政

3、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7、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舆论监督制、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9、公民要

4、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公民应该在享受*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相信*、支持*、求助于*、监督*; 主体二:*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性质:我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 3、履行职能: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

5、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要转变*职能,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 4、原则和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依法行政: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措施: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合理分工、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审慎行使权力,履行

6、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在决策 、执行等各个环节自觉接受监督。 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的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原因:*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必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提高决策水平。措施: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

7、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度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7、接受监督: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实施政务公开。意义:*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工作水平和行政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增强*工作的透明度,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 8、权威*:要树立*的权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贯彻落实

8、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主体三:政党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中共中央、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组织等。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SH会的奋斗目标。 3、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

9、、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6、领导方式: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7、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8、三好、三发展: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主体四: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

10、会行使最高国家权力,集中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重要表现。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3、人大代表的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4、人大代表的职责: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质询权。 主体五: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

11、根源。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

12、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8、我国在国际中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

13、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其它: 政协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在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3、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恣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14、协商制度: 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而组织上互相独立。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