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167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练习题政治经济学前四章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力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生产资料所有制 4、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力 5、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理论来源是 A、重商学派 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

2、、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2、物质资料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B、人类唯一的实践活动 C、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C、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 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B、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 C、政治经济学要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D、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经济基础研究生产关系 E、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3、对象是社会生产力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 C、人们可以改造经济规律 D、人们可认识经济规律 1 E、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 二、辨析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2、科学技术不是直接的生产力。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积累规律 D、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劳动二重性是指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B、脑力劳

4、动与体力劳动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抽象劳动 5、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商品两因素理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价值规律 D、剩余价值理论 6、在货币的起源中,没有发生质的飞跃的是 A、从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 B、从扩大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 C、从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 D、从货币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 7、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必须是观念的货币 C、必须是金属货币 D、只要是观念的货币 8、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

5、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9、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是 2 A、纸币贬值 B、物价上涨 C、纸币发行过多 D、纸币发行过少 10、价值规律的核心是 A、价值决定规律 B、价值实现规律 C、价值转移规律 D、价值消耗规律 11、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生产生产的条件是 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一无所有 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关于价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B、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C、价值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 D、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E、价值是

6、商品的社会属性 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A、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D、有价值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E、有使用价值但不一定有价值 4、关于抽象劳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C、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个性 D、抽象劳动是的共性 E、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实体 5、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价值量的计算以简单劳动为基础 C、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

7、平均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一产品的所有生产者平均花费的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基础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7、关于货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3 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货币是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C、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D、货币是商品经济关系的体现 E、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8、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

8、货币 三、辩析题 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只要纸币发行量增加,就会引起物价上涨。 3、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4、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5、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四、问答题 1、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既要实行等价交换又要实现价值增殖 D、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人

9、身自由 B、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C、既要实行等价交换,又要实现价值增殖 D、劳动力成为商品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预付总资本的比例 B、不变资本的比例 C、可变资本的比例 D、生产成本的比例 5、资本主义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 A、资本的意志 B、劳动的意志 C、*的意志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力量对比 6、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力价值 B、劳动的价值 5 C、工人劳动的报酬 D、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7、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转移过程 D、价值增殖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与资本的区别是 A、运动形式不同 B、运动的内容不同 C、运动限度不同 D、运动的目的不同 E、运动的方向不同 2、从本质上看,资本是 A、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物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永不停息的运动 D、历史的范畴 E、资本家工厂里的机器设备。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私有制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有人生自由 E、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4、劳动力价值 A、是由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是由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

11、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C、是由劳动者所消费的所有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D、其决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E、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在生产中,工人的 A、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转移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新的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E、具体劳动转移劳动力价值 6、相对剩余价值 A、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由整个资本家阶级共享 E、只有少数先进企业才能获得 7、超额剩余价值是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社会价值低于个别价值的差额 C、由整个资本家阶级共享

12、D、只有少数先进企业才能获得 E、各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和目的 8、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名义工资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B、实际工资也有不断提高趋势 C、实际工资有下降趋势 D、相对工资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E、相对工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9、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包括 A、生产资料价值 B、劳动力价值 C、剩余价值 D、商品的全部价值 E、原材料价值 6 三、辨析题 1、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2、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3、超额剩余价值也属于相对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

13、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2、劳动力商品有哪些特殊性? 3、试用劳动二重性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7 五、计算题 设制鞋部门平均一个工人一天劳动8小时生产一双鞋,消耗各种生产资料50元。工人一天的工资是5元,每小时活劳动创造新价值1元。请计算: 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多长? 剩余价值和和剩余价值率多少? 若该部门中有一个企业将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个工人一天劳动8小时生产2双鞋,其他条件与该部门相同,则每生产1双鞋能产生多少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第四章 资本积累 一、单项选择题 1、再生产按其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 A、简

14、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 D、内含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本价值构成 C、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3、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劳动力绝对过剩 B、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C、总人口过剩 D、名义上过剩实际上并不过剩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5、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

15、本原因是 A、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失衡 B、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 C、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D、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6、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物质资料再生产 B、生产关系再生产 C、简单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 7、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表明,工人的个人消费是 A、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B、同资本主义生产无关 C、是工人自己的事情 D、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8、组建股份公司属于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聚 8 C、资本积累 D、资本增殖 9、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属于 A、内含扩大再生产 B、外延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扩大再生产 D、速度型扩大再生产 10、

16、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劳动力买卖是 A、等价交换的商品买卖关系 B、工人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劳动力价值 C、资本家和工人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 D、资本家用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换占有更多的工人劳动 二、多项选择 1、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是为了 A、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B、竞争中占据优势 C、扩大生产规模 D、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E、更好地发展生产 2、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表明 A、资本家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养活了工人 B、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养活了自己。 C、工人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还养活了资本家 D、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E、工人的消费也从属于资本 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

17、、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D、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4、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B、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C、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趋势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 E、资本有机构成是指资本价值构成 5、关于相对过剩人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 B、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C、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

18、发展的必要条件 D、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 E、相对过剩人口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6、关于资本原始积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 B、资本原始积累是用血与火的文字所写成的人类编年史 C、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D、资本原始积累是充满了田园诗式的过程 E、资本原始积累是原始社会的资本积累 三、辨析题 1、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9 2、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3、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四、问答题 1、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2、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计算题 设某资本家预付总资本为1000000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2,共雇员工100人。请计算: 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91时,会有多少工人失业? 若有机构成提高到91的同时,资本总量增加1倍,则追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多少人?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