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石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乡的石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故乡的石磨故乡的石磨 何才华 今年春节,我再次见到了久违的石磨。 我脑海中保留着关于石磨的深深记忆,因为我家就曾有一副石磨,是我爷爷年轻的时候请石匠打造的。它为我们一家三代人默默奉献了几十年,一直到我们长大的,家乡通电以后,这副石磨才真正休息了下来。 石磨是由两块凿有磨齿的磨扇组成的。由于阴阳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因此推测到最初石磨的设计者,就是依据了阴阳的理念,构成了石磨的两扇,一扇在上面像太阳,一扇在下面像月亮,也可以说,一扇像男人,一扇像女人。 磨扇直径有五十厘米左右,单扇厚度有二三十厘米,上扇为了挤轧粮食,一般比下扇要略厚些,以一个男人或两个女的能拉动为基准。下扇圆心开个通洞,用一根圆木棍
2、或铁棒作磨心,即轴心,我们叫它是磨心或磨脐,插在通洞中。 上扇底部圆心处也开个深5公分左右的圆洞,并套以铁套,称为“磨脐眼”,正好支在下扇中间的磨脐上,以防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上下两扇合拢在一起,阴阳交接,天地合一。 两扇的接合处都有一起一伏、上下对称、凸凹不平、排列有序、阴阳错落、四周是一圈光芒般的规则纹理,叫“磨齿”。 两扇磨重起来,下面用木头做个架子,叫磨架子,把两扇磨放在家架子上面固定好。上扇顶部凿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圆孔,叫做磨眼。边缘比中间的圆洞高出一些,磨的时候粮食放在上面就不会溢出来。十厘米以内凿有低于平面约一厘米的凹陷,叫做磨膛,用以堆放粮食而不使之流出。上扇边缘中间有一
3、个五厘米左右见方的石洞,木头做的磨掌一端安装在上面, 另一端中间有个圆洞,磨勾就放在洞里,拉住磨勾既可以一圈一圈的转动,要磨的粮食随着上扇磨的转动慢慢的磨细,从两扇磨的结合处渗出来,流在磨架子下面的磨盆里。安放石磨需要有一处长约四五米,宽约2米的平整场地或房舍。 在我几岁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在地里劳动,推磨的活大多由爷爷奶奶完成,那时候爷爷身强体壮,一个人推磨不在话下。别说是推磨,就是这两扇石磨他一个人都能背得起来。听他讲:解放前,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遇到国民党抓壮丁,由于天旱缺水,爷爷下到十几米的水井里舀水,井上面来了八个国名党爪牙围住了井口,爷爷没有办法只好爬上井口,八个人都没有擒住爷爷,正在
4、纠缠的时候,我大爷爷从家里赶到井边,弟兄二人联手把八个国名党爪牙全都打趴下了,爷爷走到井旁边的一户农家里,两手一手提一扇石磨,对着八个国名党爪牙说:“你们不服气那就再来吧”。吓得那几人连爬带滚的跑了。还有一次,他弟兄二人挑了六百余斤桐子,到油房坎换桐油,到了以后,等了一天才去换油,谁知老板坑人,与爷爷他们发生里口角,老板找来好多人教训爷爷他们,可是老板并不知道爷爷他们兄弟不是好惹的,他们兄弟二人手执扁担打了油房坎一条街,伤了好几人,爷爷他们虽然打赢了架,可惜丢了桐子,连夜逃回老家,东躲西藏了好几个月。 小时候由于农村没有多少好玩的地方玩,爷爷奶奶推磨,我常常会去捣乱,爷爷拿着磨勾,分开两手扶在
5、磨勾的横担上,我就会站在他怀里,也搭着两只小手去推,爷爷怕伤着我,推不成时就会停下来说:“过去,莫在这里千烦” 。这时候,奶奶就会喊:“过来,坐在我这来,莫在那个夹生批那里”。于是我就悻悻的走带奶奶身边坐在磨架子上,陪着他们,有时候也会学着添磨,常常会把粮食弄到地上到处都是,但奶奶从来不吵我。 渐渐地我长大了,爷爷也一天天老了,一个人推磨显得十分吃力,于是我和姐姐就成了爷爷推磨的帮手了,奶奶照旧添磨,一勺一勺的粮食舀在磨盘上依然是那么熟悉,只是动作有些慢了。如今,爷爷奶奶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再次看见石磨,不禁勾起了我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之情。爷爷奶奶有生之年,由于农村条件不好,他们一生劳累,没
6、有享到多少福,现在条件好了,可他们早已离开了我们。不知道他们在那边生活可好? 石磨主要是用来磨麦子、玉米、磨黄豆豆腐、玉米浆吧等的。磨干东西如麦子、玉米,把麦子、玉米堆在磨盘上面,并在磨眼里插进几根筷子般粗细的木棍,用木棍的多少来调节粮食进入磨膛的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磨稀东西如豆腐、玉米浆吧就必须有一人用勺子均匀的添磨。麦子伴随着磨扇的转动,顺着磨眼儿,流入磨向四周均匀地分流,被磨齿磨成粉沫,从上下齿的夹缝中被挤压出来,像瀑布似地均匀落在磨架子下面的磨盆里。 石磨旁边有一平台,放一个竹篾编的簸箩,簸箩里边有一箩床,箩床是由两根光滑笔直的木条平行钉在两端的木板上制成的。女人用一张箩筛盛
7、起被轧碎的麦子或者玉米,放到箩床上来回滑动,面粉像霏霏白雪,一阵阵抖落到笸箩里。 箩里剩下的半颗粒状再放回到磨扇上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重复加工。这样不断的循环,直到麦麸里再也挤不出一点面粉。 箩有粗、细之分。最先用细箩筛,筛下来的面雪白雪白,叫头白面,是逢年过节或待客用的。用粗箩筛下的叫二道面、三道面,是平常食用的。最后剩下的是麦麸,用来喂猪、喂鸡,当然在饥饿的年代,人们也是照吃不误的。 当两扇磨发出轰隆轰隆的摩擦声时,磨已空了,所谓“实磨不响空磨响”就是这个道理。大凡女人们都会划算,淘好的麦子要正好半天磨完,这样才不冤工。 在农村的石磨是有讲究的,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所谓“东青龙,西白虎,南
8、朱雀,北玄武”,石磨是“白虎”之神,独尊“西方”。在乡间谁家的院落里若有碾磨安置,石碾的方向居东,石磨的方向在西。这是一种风俗传说,就像家中供奉灶王爷一样。过年时,要在石磨上贴上“白虎大吉”的红贴,以祈上苍赐予丰收年景。也表露出人们对石磨的感激之心,敬畏之情。 还有许多与石磨有关的文化。先看有关石磨的谜语。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写的一首题为“咏石磨”的诗:“路迢迢而非远,石迭迭而无山,雷轰轰而未雨,雪飘飘而不寒。”再看一首民谣:“上面山来下面山,一转一转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雪花飘飘不觉寒。”雅句和俚语,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历代文化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黛玉的谜语:“駬何
9、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谜底是:小毛驴儿拉磨。有谜语若此,也真够儒雅了。 再是许多与磨有关的歇后语:驴子赶到磨道里 不转也得转;驴子拉磨 跑不出这个圈;盲驴拉磨 瞎转圈;老驴啃石磨 嘴硬;拉磨的驴 瞎转;懒驴拉磨 打一鞭子走一步;黄鼠狼进磨房 硬充大尾巴驴;懒驴上磨屎尿多;磨道的驴 听喝;磨道寻驴蹄,没有找不到的;老驴拉磨 走不远,等等,不一而足。 我琢磨过石磨的文化。小时候只是把石磨看作粮食加工的一种原始机械。长大后,才领悟了,其实石磨不仅是一种农用工具,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细细想来,石磨转啊转的,周而复始,九九归一,这里面所蕴藏着的
10、,不正是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忍辱负重的风格,锲而不舍的精神吗? 单这一个“磨”字,就够琢磨了, “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磨穿铁砚,磨砖成镜,好事多磨等等,无一不体现出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特色。 自古民以食为天,古老而有灵性的一盘盘石磨作为我们炎黄子孙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工具,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服务了千家万户生儿育女大业,延续了千秋万代人类饮食文明。 在上世纪后期,石磨终于走完了属于她自己的岁月。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机械的普及,她像一位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老人,无奈、留恋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 如今的石磨,大多已经香消玉殒,不知去向,侥幸残留下来的,还默默地躺在某个无人问津的角
11、落里,她或许在静观着日新月异的世界,或许在无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有幸在今年春节,我尽然能够见到久违的石磨,并且还看见他们在使用,亲自去试了试,再也拉不动那扇并不太沉重的石磨,也许是自己缺少锻炼的缘故,仰或是自己变休了,做不了那种体力活了。 石磨,她更像一位裸露着的母亲,尽情展示着曾经的风采,让子女从她被磨平的光滑躯体上阅读、回忆出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人文。 记忆中老家的石磨静卧在灶房的墙角。已经多年不用了,周身爬满了灰尘,支撑它身体的架子已经腐朽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石磨却依然立在那里,记述着历史的沧桑。 曾经,石磨在沧桑岁月中是一尊掌握命运的天神。每天,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祖先遗留的原
12、始工具,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播种生的希望。磨米面的时候,是全家老少最自信最踏实最快乐的时候。那一圈圈转动的石磨,磨出了祖辈丰收的喜悦,和孩子们梦中期待已久的渴望饱满的、洁白的面粉从石磨的缝隙里挤出了,雪花般落入早已备好的簸箩里,祖辈心里踏实了,围着石磨一代代的繁衍着。石磨一圈圈地转着,经年不变的转动,磨平了石磨凸凹不平的条纹,却加深了祖辈们岁月遗留的皱纹;它一天天的转着,送走无数风霜岁月。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高山、流水、古磨把小山村与外界个隔绝了,但它们终究挡不住柔柔的春风。当怡人的春风吹进山村,沐浴着空旷山野的时候,父辈们带着渴望的心独闯山那边的世界。 当我们父辈的衣兜稍稍鼓起来时,小山村慢慢告别了茅草屋。连绵群山留下的沟沟里,蓊郁苍翠的古树间,能偶尔窥见几间红砖瓦房小洋楼的飞檐与轮廓。一排笔直的电线杆也爬过了起伏的群山,跨过了缺少水源的干沟河,落户在小山村里。电线杆撑起的三根长长的铝线,也把几千年未见的光明送到了木竹山下。终有一天,洁亮的磨面机碾米机在祖辈们的疑惑的眼中响了起来,敲碎了石磨沉重的转动声 日历依旧一页页翻去,三根长长的电线杆在一个个崭新的日子里,送来了山外的现代文明,也动摇了石磨在祖辈们心中固守的尊严。转了多少个春秋的石磨,终究变成了历尽沧桑的物件,在风中诉说着人类向前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