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213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 教会孩子知礼仪,懂礼貌 见人微笑、主动问候,是孩子应知的最基本的礼貌,但孩子有时却不能这样做,常让家长着急。 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可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 现在的孩子太容易得到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在交谈的时候,他往往会不顾场合、不顾情况地打断别人的谈话。在家里也就罢了,可是在公共场合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是令家长头痛的一件事情。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礼貌反映着人的一种内心修养,体现人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而

2、文明礼貌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一、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 当看到孩子有不礼貌行为时,大部分家长的反应是:训斥、批评,而没想过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礼貌是什么,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什么行为又是没礼貌的。 父母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对象教给他具体的做法。如对长辈说话时要使用您,早上主动向认识的人问好;分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对长者不能称呼姓名或叫老头,而要称呼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等;别人工作时不去打扰;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任意插嘴;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到别人家里不随意动东西 二、 反复练习形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

3、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比如,每天都要搭乘电梯好几次上下楼,可以教孩子一走进电梯先向开电梯的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问好。别人帮着按了楼层,要说谢谢。离开电梯时,要向电梯里的人说再见。每天练习,他自己就会主动地问候了。 三、及时制止孩子不礼貌行为 让孩子明白,用不礼貌的方式表达要求,得不到好效果,比如你从来不带我去公园,妈妈坏!可以教孩子用积极的方式提要求,比如咱们去商店买完东西以后能去公园吗?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成熟,他就能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 如果孩子打你或叫你大笨蛋时,怎么办?这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静,然后坚决地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然后,还要告诉他用正确的方式表

4、达自己的要求。 四、多提供孩子和客人交往的机会。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可这样做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在一起,是不是我总是做错事情?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孩子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所以,当有客人来访时,父母应该把孩子叫来,向孩子介绍客人,再向客人介绍你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帮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和客人一起说说话或做做游戏,而不是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 五、与孩子建立生活的约定。 在商店里因为不肯帮孩子买玩具,孩子就大哭大闹,想必是许多父母都曾有过的经历,对于这种状况,父母不妨与孩子建立生活的约定。假如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先买下来,以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但要告诉孩子: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等下一次和孩子出去时,父母要事先提醒孩子:这一次出去,不可以再要求买东西;假如你又吵着买,我们不仅不会买,而且会给你小小的处罚的。 最后,家长要注意,父母的以身作则永远是最重要的。潜移默化中,教孩子要懂得礼貌,即便他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