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365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 很多人认为,和孩子打交道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无论你多么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也总会担心,甚至害怕出现失误。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世间责任最重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孩子。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区的普通成员,都肩负着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重任,需要激励他们去获得成功,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相信各位都有同感,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已经不再像我们读书时那么单纯了,老师的命令就像圣旨一般,从来没有想过老师会是错的,即使意识到老师有错,也不会不分场合,不顾时间,对老师指出,与老师进行辩论。在当时我们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现在的

2、学生在电子时代里长大,接触的是电视、广播、上网,知道自己的一些权利,民主意识很强,而且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很严重,渴望自由,渴望自主。随着生理的发展,他们渴望以大人的方式处理问题。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老师工作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调整师生关系,把学生的位置摆正,不然工作就会处处碰钉子。与学生相处得好,学生爱听老师的话,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教师到底要如何与学生相处呢? 一、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 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只有热爱学生,班主任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地传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温

3、暖的师生之情,其内心才会受到鼓舞,才会自觉按你的要求去做,进而激发好学上进的热情。 这个爱字可不要随口乱说。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当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并非那种单纯的感情上的溺爱,而是一种对学生的感情倾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要求相统一的爱。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师”时,别忘了做他们的益友。师生成为朋友,是有助于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

4、曾经是个孩子。” 二、尊重学生,平等信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老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现代学生由于知识的增多,交际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进而产生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是爱学生的最高境界。对“公平”这个词的理解不仅是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提高,都能成长进步,还应理解为新一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学生做错了要改正,老

5、是做错了也要勇于面对。“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以权欺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 三、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师生之间沟通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谈话。谈话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心理相容,提高学生思想。与学生谈话时要做到主题明确、语言准确、生动,易于接受,同时给学生以微笑及适当的赞美。教师还要学会聆听,听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不但了解他们的性格,想法,家庭等,同时让学生对教师有所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纸条、写信、作业寄语、上QQ等方式与学生沟通。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有亲切感,才能有心灵上的沟通。 四、教师要欣赏学生,宽容学生 实践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6、极性,就是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期望孩子完完全全按你的意愿行事,这是不现实的。孩子就是孩子,很多对于我们成人而言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往往是陌生和新奇的。因此,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包容他们各种行为习惯,以自己的言行促使学生不良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应在思想上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纠缠于学生某句难听的话和某种不良行为,而要以宽容之心允许他们犯错误,

7、并帮他们改正错误。 五、教师要讲究方法技巧 教育学生,光有爱、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把握火候,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集体力量。教导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学习和吸收好的学习经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使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宽容大度,能接触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

8、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他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畅所欲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对那么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通过认真听并体验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享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得到提高。 除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言行服饰,偶尔实施“间断”策略以激起他们对老师探索愿望,增强他们的向师性。 总之,教师与学生相处,是需要艺术的!教师只有学会等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领悟这门艺术的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