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449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进一步发展和封建 社会由盛而衰 明、清(鸦片 战争以前),基础落实,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均为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 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历时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相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三司分立,权归中央改元朝的 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为“省”),统管地方;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和,分管地方监察、司法和。三司之间,分权鼎立,互相牵制,改变了元朝以来 一省总管军、政、司法的局面,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细节点拨 明朝的“省”并不等同于元朝的

2、“省”,它是指明朝在地方分权后的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行中书省,民政和财政,都指挥使司,军政,行中书省,3.分割军权一是将中央大都督府改为;二是五军都督府和 相互制约,分掌统兵和调兵之权。遇有战事,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率军队作战。4.制定,强化君主专制 细节点拨 大明律中有经济立法的内容,反映了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五军都督府,兵部,兵部,大明律,5.特务统治授权“”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直接由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后来又先后设立、特务机构,由 统领,皇帝直接控制。制度的设置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最突出的表现,它标

3、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锦衣卫,锦衣卫,东厂,西厂,宦官,厂卫,6.八股取士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专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7.“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1402年,燕王 攻破京师即位为明成祖。(2)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八股,文,朱棣,二、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1)君主不理朝政,大权落入 之手。(2)宦官专权,排挤打击正

4、直的。(3)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奸臣和宦官,朝臣和士人,2.明末农民战争,(1)经过,1627年,饥民王二在陕北起义,揭开明末 的序幕。陕北农民、李自成、先后 起义。李自成大军进入河南,提出“”口号。1644年在西安建立 政权。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均田免粮,大顺,(2)意义,推翻了腐朽的,给封建统治 以沉重打击。农民军提出的“”口号,反 映了农民群众反对财产 和要 求 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我国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明王朝,均田免粮,贫富不均,获得土地,三、满洲的兴起和清朝专制主义的强化1.满洲的兴起(

5、1)满洲的兴起:明朝初期,东北的女真人分 等几部,管辖。明朝后期,为建州女真首领,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兵农合一的 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本质认识 皇太极改族号、国号的目的是抹去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示清与明平等,解除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斗志,同时减少入主中原的阻力。,建州,归奴儿干都司,努尔哈赤,八旗,(2)满洲的建国:1616年努尔哈赤在 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在反抗明朝压迫的斗争中,努尔哈赤迁都,加强对明朝的攻势。1636年,改国号为清,后又改族名为。(3)统一全国:1644年清睿亲王 指挥八旗劲旅兼程入关进占,不久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6、,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清军陆续灭掉 的小朝廷,基本上统一全国。,赫图阿拉,后金,沈阳,皇太极,满洲,多尔衮,北京,南明,2.强化君主专制(1)君主权力的逐步加强 会议决定军国大事,皇权受到限制(清初)。康熙帝时,另设,参与机密,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时,另设(顶峰)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特征归纳 清代军机处有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临时性(军机大臣)、机构简单四大特点。清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议政王大臣,南书房,军机处,(2)文化专制的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目的:压制汉人的 意识;树立清朝统治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影响:造成社会

7、恐怖,禁锢,摧残,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质认识 明、清时期特务统治及文字狱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实际上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民族反抗,思想,人才,随手一练1.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B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解析 从明太祖与大臣的对话中,惟独万钢得到赏识,主要是因为前二人

8、回答的都是以个人的成就为主,没有从皇帝加强君主统治角度出发,而万钢的言论强调了天下人都应服从君主的专制统治。答案 A,2.明代宋濂在銮坡集中指出:“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瞠然视,舌木强不能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焚书坑儒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采取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C,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9、.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B,重点精讲,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有何特点?(1)强化君主集权: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清设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2)削弱中央各机构权力:明朝六部分理政权,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清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权力,军机处也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分权,分别对中央负责,彼此相互牵制;清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同时又在边疆地区设将军、办事大臣辖区等特殊行政区,加强管辖。,(4)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开始推行八股取士,严格

10、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清代更是大兴文字狱,严厉压制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秦汉至隋唐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1)积极作用:维护了国家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作用: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受到

11、压制和打击,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思想文化上控制加强,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3.为什么说“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均平等、减轻负担、反对财产不均的愿望,代表着广大农民的利益。(2)特别是“均田”的口号,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已开始触及到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斗争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清军入关的历史必然性。(1)明末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2)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但由于自身腐化以及战略失误,未能

12、阻挡住清军。(3)女真族自身的进步发展。在征服辽东以后已经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具备了入主中原的条件。(4)正确的战略战术。在入主中原前,先征服蒙古各部,又征服朝鲜,对北京形成包围之势,同时又对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予以笼络。(5)笼络汉族地主、官僚以减少入关阻力,同时又能联合对抗农民起义军。,命题视角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2006心灵历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以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飚突起于天涯论坛,后转载新浪,天涯、新浪月点击率均力超百万,引起“明矾”骚乱。相关事件被媒体命名为“明月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毛佩琦评论说:“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

13、解读历史的权力。明朝那些事儿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有的网友希望将,明朝那些事儿直接顶入中学课堂,成为每个中学生必备的书。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这对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都很有启发。,尝试命题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长相的是()A.图 B.图 C.图图都是 D.有待考证,D,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 本部分内容最突出的重点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和

14、清朝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要注意从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等方面掌握基本史实和命题指向。尝试命题2 乾隆口口声声说:“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前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曾编印清代文字狱档一书,这本档案,血雨腥风,浸透纸背。文字狱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A.巩固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导致乾嘉考据学的兴盛C.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D.压制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C,视角三 关注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教材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极为重视、着眼点在于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立。认为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些视点对高考命题的立意会有影响。尝试命题3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进

15、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应是()A.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B.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C.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D.军机处的建立与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 府的行政效率,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主要指君主权力的膨胀达到最高的程度,而能体现这一点的只有B项。答案 B,视角四 运用教材史料 本部分教材用以命题的史料较多,很多已在高考中出现。值得研究的史料有:锦衣卫印、北京的鼓楼、山海关、军机处图片;明朝前期疆域图;文字史料有:朱元璋关于“乱世重刑”的记载;豫变纪略

16、中关于明末农民战争发生原因的记载;枢垣记略中关于议政处职权的记载。明太祖的画像和努尔哈赤的画像也要从服饰、君主至上的理念等视角去理解。,尝试命题4 如图为我国明代一种特务机构的 印,直接负责指挥该机构的是()A.皇帝 B.宦官C.三司 D.丞相,A,考能特训,主题:获取和解读信息【方法指导】在近两年的高考中,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通常表现为将接收到的信息与相关的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在考试过程中,“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甄选出合适的知识,并将其组织、运用到解答问题中去的过程。它通常表现为能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要求

17、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重新组织,即进行再现再认、理解、迁移和运用。它是考查的基本目的,,也是基本的能力要求,试题的比重很大,这是因为考试毕竟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和评价。因此,“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乃决定考试水平的关键。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试题在各种题型中会大量呈现,尤其是以调动和运用知识为平台,着力解决问题。“调动和运用”的对象包括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学科主要特点的基础知识、规律、原理等(即理论性知识);“调动和运用”的重要,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在考试过程中的表现具体为: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运用相关学科的知

18、识原理分析学科综合型试题,尤其是后者对综合性试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它要求的理性化的程度更高。,【例题分析】例1 八旗制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 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 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根据题干所示,从组织、性质等方面考虑,八旗制度的特点表述最全面的只有D项,。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涉及到府兵制、募兵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对于各自的特点需要认真辨别。,D,例2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19、: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 C.秦、元、清D.秦、唐、明,分析 镜头,从“蜀郡”、“丞相”、“诸卿”可判定为秦朝。镜头,从“渝州”、“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可判定为唐朝。镜头从“徐州府”、“阁臣”可判定为明朝。三组镜头最先出现的顺序依次为秦唐明。D项为正确选项。此题是较为典型的运用基本史实、解答问题的例子。答案 D,定时检测,一、

20、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出现丞相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中多是奸臣 B.皇权软弱C.丞相权力过大 D.皇权专制解析 在封建社会中,丞相专权、朋党之争、外戚乱政和宦官专权均是由皇权专制所导致的。,D,2.(2009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解析 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因此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

21、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B,3.(2009广东文基,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 B.明 C.汉 D.秦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秦、汉以来实行1 600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但明朝在朱元璋时期还存在丞相,清朝没有设置丞相。,A,4.“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上述材料反映清政府实行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官吏来源B.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C.消磨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D

22、.限制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解析 B项是客观影响,C项是主观目的。,C,5.建立完善的选官、用官制度是历代统治者致力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哪一朝代的选官制度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值得借鉴()A.汉朝的察举制B.隋朝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完善科举制D.明朝“八股取士”,解析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制度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当今高考制度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考查科举制即暗含社会热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中命题,答卷文体称八股文,从而强化了儒家的思想专制统治。这样的考试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故D正确。A、B、C在当时主要发挥了积极作用,保证了国

23、家对人才的需求。答案 D,6.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到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个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机处解析 抓住题干中典型的信息“大学士”“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可由此判断为明代内阁制。,C,7.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

24、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析 从“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选用的材料可以看出,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而且这些列罪条款还是明律所特有,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强化。答案 A,8.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样做的结果是()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 D.专制皇权更加强化

25、解析 内阁权力削弱,而军机处位居内阁、六部之上,说明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9.宋太祖和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A.改变地方行政机构,分散地方长官权力B.加强文化专制,严格宋明理学C.实行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监督D.分散丞相权力,防止皇帝大权旁落,解析 理学由朱熹创立,北宋开国时尚未形成;分封制会造成地方的分裂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制,而不是像宋太祖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宋太祖时为限制地方知州权力,设立通判、转运使,从而加强集权;明太祖时也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所以选A项。答案 A,10.努尔哈赤的主要活

26、动包括()武力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八旗制度 建立后金政权 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A.B.C.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本题的史实全部是努尔哈赤的主要活动。,C,11.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解析 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因此皇帝经常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此邮票的用意即在此。,A,12.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

27、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提取关键信息,春联取名“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判断是朱元璋以此祈盼明朝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元璋)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明太祖实录卷三八材料二 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事,以示戒。明史刑法志材料三“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风宪官吏(即监

28、督法律执行的御史)受财及于所按治去处求索借贷人财物,若卖买多取价利及受馈送之类,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明律职制律,材料四(明太祖)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刘展著国防事迹材料五(明成祖时)“巡按(即由中央派往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的监察御史)查盘、访缉矗遗、谢者,多者至二三万金,舍天下计之,国家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为余万。”明史梁廷栋传,请回答:(1)材料一说朱元璋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心里恨透了”,为什么?(4分)(2)材料二、三反映出明初统治者有何特点?(4分)(3)材料四、五反映明太祖的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6分)(4)材料所述明初治国的重要措

29、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答案(1)封建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会危及政权的巩固。(2)反映出明初统治者注重用法律制度重罚赃吏,对执法犯法的官员加重其刑事责任。(3)明太祖的愿望不能实现。因为封建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封建官吏的贪婪本性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社会上的贪赃枉法现象。(4)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明朝封建统治。积极作用是在一定限度内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启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完善法制,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

30、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请回答:(1)请依据以上材料,填充表格空白(10分),(2)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4分)(3)根据表格要求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要求:标题尽可能简约、准确、反映中心问题)(6分),答案(1),(2)趋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中央机构分化事权

31、,强化皇(王)权。(3)标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简表。(或: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对比一览表;中国古代中央、地方主要政治制度简表。若只答中央集权、只答中央或地方一个侧面者、概括不准确者均不得分),返回,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32、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

33、功。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

3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

35、,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

36、的人。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