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经典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经典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招聘经典题第一章 赫尔巴特对于儿童观念上持 A、性恶论 B、性善论 C、中性论 D、无善恶论 答:A 法国有位教育家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这句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当做“小大人”的观点,它出自_之口。 答:卢梭 注重身心发展,教育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方法较为灵活的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A、巴比伦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答:D 判断:“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没有目的 判断: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判断: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 判断: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伸到火苗上,被灼伤,并由此获得火的有关知识,这一过程可以称为“教育
2、”。 判断: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答:对 判断: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是宫廷学校。 答:错;文士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与的关系。 A、能力 B、政治 C、人口 D、文化 答:B 古代斯巴达教育是为了培养 A.商人 B.政治家 C.军人 D.官吏 答:C 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提出者是_。 答:巴班斯基 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多元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全民化 答:C 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答:B
3、 “自由人生,便有教育”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 A.历史性 B.永恒性 C.继承性 D.生产性 答:B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果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答:A 判断: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了原始社会以外,教育都有阶级性。 答:对 第二章 皮亚杰认为,“守恒观念”是在_阶段开始具备的。 答:具体运算;前运算-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去中心化、守恒可逆;形式运算-符号逻辑思维。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A.可逆 B.守恒 C.去中心论 D.知觉集中 答:D 辨析:人是教育的产物。 答:除了教育还受.的影响。学校教育起主导作
4、用。 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答:B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劳伦兹 D.维果茨基 答:C 判断:“蓬生麻中,不扶不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的是环境、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错;出自荀子-劝学 判断: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学会了守恒的概念。 答:错。感知运算-获得客体永恒感,前运算-自我中心,具体运算-去中心化,可逆守恒 判断:关键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某一特殊功能就不再发展了。 答:错;发展,但是发
5、展比较落后 判断: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 答:对 第三章 20世纪我国提出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中的“两基”是指_和_。 答: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简述教育目标的内在结构层级 答:国家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论述:温家宝认为素质教育可用6个字概括-“教是为了不教”。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1、教学双边性原则;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3、启发式教学 问答: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答:A:改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B:转变学生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C: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改进教学方法;D:建立素质教育保障机制;E: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判断:从类别
6、结构上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 答:错;少了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基”、“两全”、“两重”目标中的“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改革*包揽办学,全面深化教育机制改革 答:C;A为“两基”;“两重”为重点建设一批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 判断: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答:错;还有道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判断:美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答:错;心灵美和行为美。 判断:国家倡导
7、“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校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答:对 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A.全体性 B.全面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C 判断: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是普通和特殊的关系。 答:对 判断:是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答:错;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章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探讨 答:C 的产生,是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 A、师范教育 B、学校培养 C、校外培训 D、校际交流 答:A 判断:处于“任务关注”阶段的教师不
8、再受外部评价升迁的牵制,而以专业发展为指导。 答:错;自我更新关注时 下列关于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课时计划简洁,以学生为中心 B.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注意课堂教学细节 D.丰富的教学策略 答:C 案例题:大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时数学很不好,但是他的老师说如果将来咱们班出一个数学家的话,那个人一定是华罗庚。 青岛大学入学成绩发布时,一位20多岁的学生,数学得了零分,作业也就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幻光,但谁能把幻光看出幻光,谁便沉入了无敌的苦海。”但是闻一多先生从这三句话中看到了这个青年的才气,破格录取,这个年轻人就是农民诗人臧克家。 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应当树立一
9、种怎样的学生观。 答:学生是发展的人,有潜力;学生是独特的人,有自己的特点 学生入学后亲近教师,甚至崇拜教师,将他作为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答:A 判断: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者。 答:对 判断: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答:对,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 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说明他们具有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答:A 判断: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判断:学生是影响
10、师生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答:错,教师才是 第五章 第六章 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B 一堂好课的最根本标志是 A.目标明确 B.内容准确 C.方法恰当 D.学生主体 答:D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A、坚持启发式教学 B、做到最佳选择 C、做到最优组合 D、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答:D 教学目标应具备的特征的正确表述是 1.外显性 2.可操作性 3.可测性 4.实践性 A、124 B、134 C、234 D、123 答:D 评定一个测验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三度”,即_,_,_。 答:信度、效度、标准化
11、 判断:暗示教学法的代表人是沙塔洛夫。 答:错;是洛扎诺夫 判断:儿童身心发展存在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反映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答:错;不平衡性 判断:由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性强,所以一线教师具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独特优势。 答:错;一线教师的理论性不占优势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答:错;道尔顿制 判断: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答:错;模象直观 判断: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答:对 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 A.确定重难点 B.确定教学目标 C.设计教案 D.编写教学计划 答:C 判断:讨论法可以集思广益,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所以适于中小学广泛推广。 答:错;高年级
12、使用 问答题:教师应该怎样布置作业?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1.学生自评;2.班主任评定;3.信息反馈;4.小组评议 答:1423 根据非指导性教学原则,教师是作为而存在的。 A.组织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答:B 第七章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答:B 某班在“每周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特在“明星墙”上以示表扬,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答:B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是的规律 A.智育 B.心理辅导
13、C.德育过程 D.美育 答:C 学生对于自我形象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 B.幼儿园 C.高中 D.初中 答:D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答:A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主要的德育途径 A.政治课教学 B.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文体比赛 答:D;还有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共青团、校会晨会等 判断:德育的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 答:错;考点为德育的实质 判断:教学活动包括学生在教学以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答:错
14、; 第八章 判断:班级民主就是要“自由选择”,只有有了自由的时间和自由的行动,选择才有自由可言。 答:错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 B.班级 C.政教处 D.教导处 答:B 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集中反映 A.班集体舆论 B.班风 C.规章制度 D.学生守则 答:A 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答:D 第九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之路。”这句话表明课外校外活动 A、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B、是德育的重要途径 C、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D、可促进
15、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答:A 第十章 在教育研究对象上看,既要看到过去,又要看到现在,更重要的是看到将来,就是要坚持_研究原则。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判断:教育研究的课题必须源于教育实践。 答:错 教育法律法规 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是 A、国家 B、学校 C、企事业单位 D、个人 答:A 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 D、教育专项基金 答:A 判断: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16、答:错;是法律规范的存在 教师的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建议权 B.学生管理权 C.学术科研权 D.教育教学权 答:D 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诉对象是_。 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学生王某提出上厕所,但是5分钟后,学校司机在没有清点人数的情况下就将车开走了,王某急忙去追,结果摔倒,跌成了重伤,问该案件由_负责。 答:学校 某教师对有病的学生不管不问,导致该学生因病情恶化而住院,这属于教师的_侵权。 答:不作为 案例题:小莲、小红两姐妹是镇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为了给家里人筹钱看病,两姐妹的母亲将她们介绍给朋友赵某开的餐馆打工挣钱养家。开学后,无论学校老师和校长怎么规劝都无济于事,后来执法队
17、的干部将两姐妹的母亲带到镇*接受法制教育,后来她同意将小莲、小红两姐妹带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分析该案例中有谁违法了?违反了什么法? 答:母亲,赵某;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_。 义务教育实施的最底层结构是。 A.县* B.县教育局 C.市* D.市教育局 答: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划分的年龄界限是岁。 A.10 B.14 C.16 D.18 答:A 新课程改革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反思 D、兴趣、发现、探讨 答:A 老师上课,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个学生说:我同桌性格很活泼。老
18、师说:非常好。另一个同学说:湖水很活泼。老师说:湖水怎么会活泼?怎么造的句啊?学生疑惑地坐下了。请用新课改的理念分析该教师的教学。 答:1、行为帮助引导,师生关系尊重与赞赏;2、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3、教学过程重于结论 判断: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独立完成作业。 答:错 什么是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分为哪几阶段? 答: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论、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评价、反馈、调节、分析的能力。 1.问题关注;2.分析资料,形成问题表征;3.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4.实施行动计划 判断:综合实践课程
19、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 答:错,经验和生活 教师职业道德 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爱学生 B.自身道德素养 C.爱教育 D.慎独 答:A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第十一条的规定: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此,教师应做到 1.因时施教 2.因人施教 3.因材施教 4.因地施教 A.1234 B.123 C.134 D.234 答:B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分为 1.维度 2.领域 3.基本要求 4.评价方式 A.1234 B.123 C.234 D.134 答:B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学科知识对教师的要求是掌握所教学科的 1.基本思想 2.教学目标 3.知识体系 4.教学方法 A.1234 B.123 C.134 D.234 答:C 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A.教书育人 B.依法执教 C.热爱学生 D.为人师表 答:B 案例题:现在有的学校班里开家追都是分别进行的,成绩好的学生家长会先开,成绩差的学生的家长后开。有时会有成绩落后的学生的家长提前来开会,结果被教师训斥一顿:“你孩子考得那么差,等会儿才轮到你呢!”结果家长红着脸离开了。请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 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