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508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 目前,教育改革者普遍认同的两个观点:一是教师是改革的关键,二是改革最终落脚点在课堂上。无数研究表明,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教师教学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的,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逐步确立。“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体现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学校领导每学期除要求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求每位教师及时撰写教学总结,进行教学反思,也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反思的策略可以从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问

2、题和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思考。 1.教学四大环节反思策略 我们通常将教学环节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大方面,通常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常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包括知识的回忆或再认识,以及理解能力和知识技能的领域;情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序的形成;动作技能目标包括对材料和客体的某种操作或运动技能的领域。课堂目标多元化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特征,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就是教师科学地、艺

3、术地处理教材的过程,优化教学内容设计的水平是教师成熟度的一种标志。 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掌握各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又要不拘泥于模式,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清楚事物的规律,使学生通过模式能够掌握规律,并进一步探求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其次,根据教学模式,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通常的教学策略有三类:以教师为主的策略,如讲授法、谈话法和演示法等;以学生为主的策略,如自学法、讨论法和实验

4、法等;以教育活动为主的策略,如说理法、陶冶法和锻炼法等。上述教学策略既可单独运用,又可综合运用。再次,多媒体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一节课中不必同时使用许多种教学媒体。但所选用的媒体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功能,做到用足用活。每一种媒体均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是使用者能否扬长避短。最后,重视课堂的引入和结合。一台好戏演好序幕,一篇新闻写好导语,一部乐章奏好序曲,先声夺人,能激发人的兴趣和注意力。同理,新奇多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一个跃跃欲试、美不胜收的学习天地。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2.教学三大行为反

5、思策略 这种设计策略是根据课堂教学中人的具体行为来进行分类的,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 教师教的行为 显示行为。包括讲述行为、板书行为、音像显示行为和动作显示行为。讲述行为主要有:语音准确、词语恰当、语言清楚、语速适中。板书和音像显示行为主要有:板书布局的合理性、板书的适时性和根据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生特点、媒体的功能与特点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显示媒体或媒体组合。动作显示行为主要有:选择恰当的示范方式,创造学习情境。 对话行为。包括问答行为和讨论行为。问答行为主要有:问题清晰,针对性强。讨论行为主要有:确定并精确表述有待讨论的主题。科学、合理地划分讨论小组,帮助学

6、生做好讨论的准备。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适时地做出简短的阶段小结,并对出现的某些特殊情况及时给予处理。 指导行为。包括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 学生学的行为 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注意、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等行为。 注意。可以看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倾听是否全神贯注等。 参与。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参与教学。 交往。可以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愉悦、主动;还可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否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