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53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文明礼仪要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文明礼仪要求教师文明礼仪要求 1、教师的形象应该是怎么样的? 学识渊博。 心灵美好。 语言文明。 仪态优雅。 举止端庄。 2、怎样的言谈才能做到既保持教师的美好形象又能取得良好的教授效果呢? 首先,态度要诚恳、亲切。当你在传授道理时表情冷淡,没有用心在讲授,那学生一定会感觉到你并不敬业,只是在敷衍而已。 用词文雅,表达要清晰、规范、简练、到位,不要做过多的解释和分析,这会让听者有罗唆的感觉,反而会影响效果,又浪费时间。 音量要适中,语气语调要平和沉稳。让学生或他人听了既觉得亲切、自然又感受到一种踏实和稳重。 教师言谈切忌忘了自己的身份、角色地位,评价事物要尽量客观全面,不能只顾自己个人的好

2、恶,也不能夸大其词,一切要有分寸。 言谈要有善意。当教师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你苦口婆心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在挑他的刺,更不是在羞辱他;用词一定要适当,该重的时候可以重,为了让学生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但不能用很伤人的刻薄的话和挖苦的语言,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寸”。 教师应讲普通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交往对象能够理解的规范化语言,在交谈中要讲普通话,不讲方言土语,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 3、教师的风度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气质。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高雅的气质,其优秀的内在素质一定会通过仪容举止显示出来。与他人交往中,手足无措、神态恍惚、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在公众面前展现良好

3、的内在气质。 性格。教师的性格应该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积极主动。沉默寡言,性情忧郁,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是不可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的。 品格。教师由于职业要求,不但要有令人愉悦的外貌,还要有潇洒的品格。潇洒的内涵在于思想境界的脱俗。不尊重他人,自我感觉良好,狂妄自大,终究会有失风度。 精神面貌。精神面貌是形象美的核心。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无疑让人感到充满自信,富于感染力。 性别魅力。教育活动中,男教师的动作要有力度,表现出男子汉的刚劲、强壮、英勇和威武,具有“阳刚之气”,给人一种壮美感。女教师的气质贵在优雅。在教育活动中,应表现出女性的温柔、轻盈、娴静和典雅之姿,动作要有柔性,给

4、人以一种虽动犹静的优美感。 4、什么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艺术? 谈心要提前通知,让学生思想上有所准备。 谈话时,要专心倾听学生的谈话,不要随意打断、随意插话,更不要只管做自己的“鸿篇大论”。 不要过度暴露自己个人的情感偏向,要冷静分析,作出客观的全面的判断。不要咄咄逼人、更不能挖苦讽刺和刻薄。 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侍机疏导,入情入理。 要营造与学生平等的气氛,语气温和,音量适度,举止端正,态度真诚,神情专注。 无论上课还是与学生有约,都必须严格遵守时间,不能无辜迟到。要有时间观念,不要拖堂。 授课表意要准确,语言要精炼,抓住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留下条理清楚、思路清晰的感觉。授课还要

5、有幽默感,这样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效果。 1.什么是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上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奏和谐乐章。那么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新型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以上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互交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应该象“鱼与水”一样的融洽。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6、。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应当具有教育性、情感性、双向性、人道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 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 1、从人际关系上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2、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 3、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不“教”的; 4、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 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建立在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