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工作会上的讲话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滑县教研工作会,一是安排本学期教研工作,二是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转变教研工作的观念和方式,提升教研工作水平,发挥教研作用,三是建立适应新课程、服务新课程的新的教研工作体系,推动我县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教研员直面新理念、新课程、新实践对教研工作的挑战,转变教研工作观念,积极研究和探索新课程的教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方式,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指导,边引领、边服务,积极开展新课程的教研工作,初步建立起教研员与教师的交往互动、
2、合作伙伴的新关系,与新课程同行,与教师共同成长。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进入推广阶段,教研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研机构如何树立新的教研工作观念,转变教研工作方式,发挥教研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摆在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研机构、教研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面,我代表县教研机构,就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树立教研工作新理念
3、,转变教研工作方式,构建适应新课程、服务新课程的教研工作体系,形成新课程的教研文化,让教研工作与新课程同行,让教研员与教师共同成长,推进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转变教研工作观念,明确教研机构的职能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行政管理式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研制度,基本是学校教研围绕上级教研转,学校教研服从、服务于上级教研安排,完成上级教研的要求和任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随着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原有的教研工作制度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树立新的教研工作理念,转变教研机构的职能,建立民主、开放、高
4、效的教研工作机制。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首先教研机构要明确和正确处理与学校教学工作的关系。教研机构与学校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研机构与学校都是教研工作的主体,教研员与教师都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新课程的教研过程是教研机构与学校,教研员与教师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优势互补、合力研究、交往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这是新课程教研工作的新理念。因此,教研机构和中心校要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增强服务意识,由原来的指令性教研转变为指导性教研,由原来的检查性教研转变为服务性教研,由原来的指挥性教研转变为合作性教研,由原来的评比性教研转变为引领性教研,树立学校是研究中心,课堂是研究室,教
5、师是研究者的新的教研理念,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服务。 新课程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并不是把现行的教研制度推倒重来,而是对现行教研制度的调整和改进,使之从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研机制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交往互动、优质互补、共同发展的教研机制,使教研机构的教研工作植根于、服务于校本教研工作。因此,教研机构和中心校要树立“按需指导、按需服务”的新理念,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着我县和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区域性教学研究工作,引领和推动校本教研工作。
6、 教研机构职能的转变,必然引起教研员角色的转变。教研员不再是教研活动的管理者、控制者、传授者、主导者,而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教研活动不再是教研员的“一言堂”,而是教研员与教师之间交流互动;不再是教研员的“指令性”部署工作,而是共同出谋划策的“急需性”问题解决、案例分析;不再是教研员“导课”、“评课”,而是教研员和教师“研讨探究”;不再是教研员“居高临下”做教师的教师,而是教研员与教师“入堂为主”、“合作生成”。教研员要树立“倾听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研究”新的教研理念,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新课程的教研文化,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合作研究、与新课程
7、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 二、拓宽教研工作思路,提升教研工作的水平 传统的教研工作中,教研机构“依纲依本”开展研究与指导工作,指导教师教好教材,导课评课,考试命题成了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新课程为教研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教研任务,给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一方面,教研员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研员与教师互促互进,教研员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取实践的例证,完善对新课程的理解、证明和修正;帮助教师摆脱昔日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水平重复的职业生活,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另一方面,教研员是课程专家与课程教学实践的中介、桥梁、纽带,教研员既不是纯课程理论研究者,
8、也不是课程教学实践主体,他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深入的行为思考,是理论的验证者和实践素材的提供者,既可指导课程教学实践,又可因地制宜细化、丰富新课程理论。因此,要拓宽教研工作思路,拓展教学工作内容,更好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服务。 新课程的教研工作,第一,要从偏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诠释转变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学生与研究。教研员不仅要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新教材,而且更要全面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内容;不仅要研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研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要从偏重学科本位的学科研究转变为多学
9、科整体的综合研究。教研员不仅要研究“科学世界”,还要研究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整研究;不仅要研究本学科,还要研究相关学科,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第三,要从偏重单一的教法研究转变为整个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教研员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力。第四,要从偏重共性课程的模式化研究转变为个性课程的案例化研究。教研员要改变把课堂模式化、教学程式化的研究倾向,开展创新性、个性化的教学案例研究,实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第五,从偏重国家学科课程研究转变为整个课程研究。教研员不仅要研究国
10、家课程,还要研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仅要研究国家学科课程,还要研究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要研究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实践活动。第六,从偏重课程实施研究转变为课程实施与评价研究。教研员不仅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研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研究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考试改革。第七,从偏重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研究。教研员要改变评比鉴定的教研倾向,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重点是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要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转变教研工作方式
11、,建立新的教研工作体系 教研工作观念的转变,教研机构职能的转变,教研员角色的转变,教研内容的扩展,都要求我们教研工作方式必然要转变。传统的教研方式多是静态的、封闭的、传授式的、说教式的、检查评比式的等等,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必然引起教研方式的变革。 教研员要坚持教研工作“倾听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研究”新的教研理念,坚持“按需指导,按需服务”新的教研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应新课程,服从新课程的教研工作方式,努力实现教研方式多样化。教研员要探索、创造许多新的教研方式:第一,参与式教研,参与式教研不再是教师被动的接受,以听为主,而是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教研员以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与教师共同
12、反思、讨论研究,交流互动。第二,案例式教研。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的“典型事件”,开展反思研究,各抒己见,交流互动。第三,观摩式教研。教师上观摩研讨课,先自我反思,后教研员评课,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给教师以启迪,给教师一个思路。第四,专题式教研。就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沙龙式教研。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宽松的研究氛围,让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的观点碰撞、兼容、对接,新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第六,对比式教研。就是同一个教研内容,不同教师进行教学,尔后大家一起对比研讨探究。第七,对话式教研。就是教师提出问题,教研员积极回应,一起探讨研
13、究。第八,网络式教研。就是教研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页,与教师一起开展网上教研。第九,调研式教研。就是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这本身就是教研工作。第十,区域式教研。就是针对本区域存在的问题,推广好的经验,开展区域性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活动。我这里只是举了10个比较典型的教研方式,还有像微格式教研、诊断式教研、跟踪式教研、引领式教研等等。希望我们中心校业务校长、教研员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建立新的教研工作体系,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加强区域内部交流与合作,加强校际之
14、间交流与合作,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形成覆盖全县的教研网络。以满足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从全县层面上,要建立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建立县、乡、校三级教研工作体系,形成全县的教研网络。从县(乡、校)层面上,农村小学要建立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以中心校为轴心的、辐射片、带动点的教研网络;农村初中要建立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县(乡、校)、片、校三级教研网络。从而,解决农村面广、交通不便、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 新课程不仅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挑战,而且给教研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且赋予了教研工作以新的生命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研观念、教研职能、教研内容、教研方式、教研网络
15、的变化。因此,各乡镇中心校、局属学校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第一,要加强思想观念的领导。要帮助教研机构转变职能,树立新的教研理念,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做到理念到位、研究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引领到位。第二,要加强教研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要让教研员有时间学习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有时间研究课程改革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有时间开展新课程的教育科研,增强教研员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实践意识,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研究风气、实践风气的形成,提高教研员理论水平、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新课程的教研工作的水平,要带头把教研机构建成学习型组织。要
16、保障学校教师教研活动经费,保证教师能够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和开展教研活动。要对教研工作取得的教研成果及时加以推广,对先进教师给予表彰。第三,教研机构要当好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灵活运用教学现场指导、教学案例分析、专题问题研讨、课题研究实验、搭建平台交流、成功经验推广等多样化的教研方式,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推广工作。要充分发挥教研机构服务的作用,深入学校、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为教师和学校及时提供理论服务、现场指导服务、信息资源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特别是专业引领服务,要采取用先进的观念理念引领、用现场教学指导引领、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引领、用区域性教研活动引领,用科研课题研究引领、用
17、先进的典型经验引领、用丰富的课改信息引领等等,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发展服务。第四,要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校本教研是新的教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落实,建立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合作教研制度、专业引领制度,要保证每周半天的学习与教研制度的落实。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校本教研制度不是封闭的制度,校本教研旨在“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因此,校本教研也要打破时空界限,不能“划地为牢”,加强校际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分片教研、区域教研。从而,拓宽和丰富校本教研途径,促进和提高校本教研的发展。 同志们,我们的教研工作要与新课程同行,教研员要与教师一起成长,共同构建新的教研工作体系,共同构建新的教研文化,为新课程、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也为我们教研员的自身发展,继续努力,追求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