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744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与气温: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

3、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与风速: 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降水量的测量:(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对照雨量等级表可以确定雨的等级。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

4、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x月x日白天雨夹雪,晚上阵雪。 风力等级表P10、降水量等级表P13,具体见书。 云的观察: 观察云: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不同天气的划分: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云的种类: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三类。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表面的(

5、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溶解:指物质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

6、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与液体和气体。 高锰酸钾是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轻轻摇晃杯子后,高锰酸钾的状态: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

7、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的方法分离。 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和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水除了能溶解和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在进行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

8、气体就冒出来了。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物质的溶解能力:物质在水中的是的,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水中,大约能溶解食盐。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盐能够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出来。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可用的方法将食盐和水分离。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即海水晒盐。 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火柴)(湿抹布)。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温度外焰,内

9、焰其次,焰心。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盖灭时需再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或扑灭。 为什么用热开水冲奶粉会结成块?因为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降低奶粉营养价值。冲奶粉时用65左右的温开水即可。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科学道理: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温度低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气温低可以使碳酸钠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在温度低时不会析出,所以夏天气温高的时候晒盐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使盐结晶出来。 第三

10、单元声音 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利用物质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生的物质都在振动。声音以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到另个一个地方的。传播速度,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振动物体:一个物体在下,能不断,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强弱可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声音越。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声音越;物体振动得越,声音越。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振动物体有长短,短的比长的音高。振动物

11、体有粗细,细的比粗的音高。 音叉是一种,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钉子越短,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声音越低。拨弹橡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拨动琴弦,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人说话时是喉咙带动振动而发出声音;笛子利用振动发声和的原理制成;口琴利用的振动发声;汽笛声、喷气式飞机排气时引起的振动而发生轰鸣声。 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

12、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或者其他介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人耳被人听见就是声音,所以把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如声带、音叉、敲响的鼓等都是声源。 振动有规律、悦耳的声音,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叫乐音。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又称噪声,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当今社会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环境公害。 声音的特性可用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

13、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 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高;声波的频率低,则音调低。 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如:即使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在响度和音调方面都相同,但听起来却不一样,这就是因为这两个声音的音色不同。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我们这样听到声音:人的耳朵是由和构成。一个振动的物体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外耳的把收集

14、到的声音通过传到,引起鼓膜的振动,中耳的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所引起的液体振动刺激产生了信号,被接受了,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很很有,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保护我们的听力: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身体结构:根据外观特征,人体可分为四部分,躯干还可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如果根据功能

15、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人体的外部特点可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借助一些工具观察,也可用看、听、闻、摸等方法感觉。 骨骼、关节和肌肉:工作或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等多个部位,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婴儿有275块骨,成年人有206块骨。人约有600块肌肉。 骨骼着我们的身体,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人的呼吸器官:人的呼吸器官有等。 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人体运动呼吸需要氧气,肺的作用将吸收进,将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

16、氧气。经常锻炼身体,会发生流汗、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等变化,可以加大身体的,有利于身体健康。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次左右。 运动与心跳的关系:人体需要的由吸入后进入,再由通过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和。心脏的心肌,血液心脏;心肌,血液心脏。 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次左右。 我们人体一般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向外排出

17、多余水分,一般从喝水和吃食物等途径得到水分。水占我们人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 人体的消化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和,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进一步和,被小肠吸收。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和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8个、4个、20个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有利于身体健康。经常刷牙可以防止。 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人体各器官的联系: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