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772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102 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46. 教育制度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制度。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 B 题目分值: 5.0 分您的答案: 得分: 0.0 详细解答: (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包括学校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等;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包括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督导机构、教育评价和考试机构系统等,以及这些教育机构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则等

2、。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的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网络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前教育、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举办者划分,有国家、地方*、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办的教育机构。没有这些学校教育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教育就

3、不可能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 因此,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是不同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并不等同。 47. 学习策略的实质是陈述性知识。_ 参考答案: 错误。学习策略指一切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因此学习策略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题目分值: 5.0 分 您的答案: 详细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技

4、能的形成和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两个部分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策略的实质才能找到适合于学习策略教学的教学策略。将学习策略作为陈述性知识去教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效果。 48.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 参考答案: 错误。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对智力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智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感觉、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也要发展兴趣、动机、需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题目分值: 5.0 分 您的答案: 详细解答: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一)条“教育目的

5、”之第5点“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以及第八章第(三)条“教学过程”之第2点“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本题旨在综合考查学生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对智育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有机统一的活动过程。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非智力活动是一种情意活动,教师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简答题 49. 简述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_ 参考答案: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实质和背景,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

6、究方向。 (2)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题目分值: 6.0 分 您的答案: 50. 简要分析德育过程。 _ 参考答案: 德育过程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还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 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外部的教育影响向学生内在的

7、品德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

8、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其次,德育要有针对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品德的发展需要解决三种性质不同的矛盾:一种是认识性质的矛盾;另一种是能力性质的矛盾;第三种是思想性质的矛盾。 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是指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首先,要认识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其次,把握自我教育能

9、力的主要特点与构成因素;最后,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题目分值: 6.0 分 您的答案: 51.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参考答案: (1)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经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2)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依据心理学观点,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为建立明确而规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教育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直接影响并推动了当时及之后世界教育实践的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贡献。题目分值: 6.0 分 您的答案: 详细解答: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掌握程度。 关于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考生应从以下两

10、个方面回答:(1)主要内容: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经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2)意义: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遵循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的高度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论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因如此,教学形式阶段论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2. 简述引文查找方法的特点。_ 参考答案: 引文查找法足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

11、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这种回溯过程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材料。缺点在于查得的文献资料受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影响,资料往往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因此,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题目分值: 6.0 分 您的答案: 53. 孔子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_ 参考答案: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2、: (1)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要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时刻考虑的是不断进步。如果不学习,不修养,止步不前,就会失去为师的条件,这是值得忧虑的。 (2)温故知新 只能记诵的人,不足以为人师。孔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温故知新”这一命题还有另一层含意,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旧知识是已有的认识成果,是认识继续发展的基础,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认识范围或将认识进一步深化,从

13、而获得新的知识。巩固旧知识与探索新知识,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3)诲人不倦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由对学生有高度责任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这一原则。他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几乎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他实行来者不拒的方针,晚年也没有停止传授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诲人不倦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很低,屡犯错误,他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 (4)以身作则 孔丘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

14、。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法。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感化作用,因此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凡提倡学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不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5)爱护学生 他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他坚信仁道是正确的政治理想,应当争取实现,他把希望寄托在学生们身上。他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他们的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根据发展规律,认为新一代可能胜过老一代,学生可能会超过老师,学生是事业希望所在,应该加以重

15、视和培养。他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所有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经历的学生。他对学生的健康也十分关心,冉伯生患了不治之症,他亲自探望,表示非常惋惜;颜回病逝,他哭得很伤心,这些都表现了他与学生休戚与共的感情。 (6)教学相长 孔丘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学生有疑难而请教,教师答疑就本意作了说明,学生得到启发进一步考虑,思考问题更有深度,教师于此反受启发,向学生学习而获益。 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题目分

16、值: 6.0 分 您的答案: 分析论述题 54. 请围绕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某个具体问题,设计一个研究方案。 参考答案: (1)课题名称: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对诚信行为影响的研究。 (2)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诚信教育更是传承美德,解除“诚信危机”的一个有效手段。诚信知行冲突是学生个体所具有的诚信认知状况与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所表现出的诚信行为之间的相互矛盾。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的解决不仅是诚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诚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略。 (4)研究依据:根据有关调查,目前学生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17、“知”而“不行”,即在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之间的冲突。而且,学生诚信的发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的主观判断与言行可能达到一致,学生的社会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5)变量界定:自变量为诚信知行冲突,分三个水平:低中高。因变量为公益行为数量。控制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出生地等。 (6)研究目的(目标):研究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认知向诚信行为转化。 (7)研究假设: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诚信知行断裂,即学生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之间的冲突是造成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诚信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通过解决学生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之间的冲突,搭建起学生的

18、从诚信认知到诚信行为的桥梁,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诚信培养问题;第三,学生诚信的培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校人际交往环境,因此有利于学生诚信行为形成的学校人际交往环境的创设对学生诚信行为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8)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整理;通过问卷调查法掌握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观的现状;通过准实验法呈现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行为的现状;通过访谈法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的原因。 (9)资源配置:小组成员A和B负责文献查阅工作和文献综述的撰写,用时半年;小组成员C负责发放调查问卷和处理数据,用时半年;小组成员D负责实验设计和实施;小组成员E负责对相关学生进行访谈;小组成员F

19、负责撰写文稿。 (10)完成条件:课题组负责人和小组成员都是大学教师,能够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同时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加强时间观念,保证高效准确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任务。 (11)预期成果:10万字论文。 (12)参考文献:略。题目分值: 3.8 分 您的答案: 详细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类似于一个简单的项目申请书。在回答时重点是要尽可能详细地写出可能涉及的项目。这就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经验。 55. 试论教育产业化。 _ 参考答案: 教育产业化是近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概念,也是对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正产生着重

20、大影响的一种理念和改革实践。 (1)教育产业化的含义 国内教育理论界没有给出关于教育产业化的明确定义。一般来说,“教育产业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实行的被称为“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即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20世纪XX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教育政策,无论是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农村“普九”,还是大学高收费,学校广办公司开展多种经营创收活动,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和择校热,公办高校举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以及用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兴建“大学城”等,大致是循着这一思路。 “

21、教育产业化”是纯粹的“中国概念”。国外与之相似的概念叫“教育市场化”,是具有确定内涵的严格的理论概念,主要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西方国家从20世纪XX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改善*治理方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整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的活力、质量和效率。它在实践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比例,增加非*(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二是强化高等教育与私有经济部门的联系,加强大学与工商界的联系;三是加强私立或民办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作用。 (2)教育产业化的利弊分析 教育产业化是国家根据教育的生产属性而推行的一种政策及其

22、结果。这种政策就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这种政策正在逐步推行,其结果将逐步显示出来。 教育产业化的优点。适当程度的教育产业化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节约了教育成本。同时,教育产业化可以改变过去教育完全由国家承办的传统,吸收社会上闲置的资源投资于教育事业,可以缓解我国的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教育产业化还有利于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进教育领域,例如质量管理观念、注重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等,使教育事业更具活力。 教育产业化的弊端。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成为一种盈利性的事业,其弊端已经在一些方面暴露出来。其中最明显的是

23、教育产业化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尤其是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另外,教育的产业化导致了高等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张,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高校扩招可以说是教育产业化的直接后果。这种盲目扩张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教育质量的下降、就业问题、教育资源浪费等。 (3)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说,要把教育当成产业来经营,要讲求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很长的封建历史时期,教育只是承担了为国家培养官吏、教化民众等方面的责任,其政治意义、意识形态作用非常突出。但在教育政治化的前提下,无从谈教育的产业化。 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的目的转向了为经济发展培养职业工人和管理者,教育

24、的经济意义从此凸显出来,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部门,而转变为一个生产部门,只是其生产的产品较为特殊而已。过去将教育看成是纯消费性事业,是发展经济的沉重包袱的旧观念,已转变为教育投资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是比物质生产投资更具有效益的投资的新理念。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对教育的投入就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不再费用化,而要资本化。教育经费投入的直接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取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和各类专业工作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些劳动者踏入社会后,能够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财富。 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或学校负责人

25、来说,要用企业的经营理念来经营学校。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利润最大化,消耗最小化。在保证产出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对于一个具体的学校来说,也应如此。尤其是在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紧张,教育资源匮乏,一些落后地区中小学存在大量危房校舍,教师工资拖欠数月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从市场经济的竞争内涵要求来说,应该使所有学校办得都更像企业一样,即学校也社会化、市场化,校与校之间能充分开展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搞好教育也应引入竞争观念。除官办(公办)学校外,还应有民办(私立)学校、社会团体办学校、股份制学校等多种学校形式并存。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允许各类学校拥有社会

26、平均利润率并获取利润,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非公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应一视同仁,使各类学校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开展竞争。 一般来说,基础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应该由*提供,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可以由*和市场共同提供。因此,基础教育不应当产业化。 总之,对于我国而言,教育产业化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不可否认一定程度的教育产业化是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要行使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使我国的教育产业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题目分值: 3.8 分 您的答案: 选答题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只按第道题的成绩计分

27、。 56. 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1”、“9加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老师越讲越生气,不知这学生到底怎么啦? 试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就如何改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给该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并思考该教利对教学的启示。 _ 参考答案: (1)根据学习层次理论,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 信号学习 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强化-反应。 刺激-反应学习 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

28、其过程是:情境-反应-强化。即先有情境,做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同样的反应。 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规则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该学生处连锁学习与言语联想学习阶段,老师只是不断对其进行强化,让其通过练习得到反应。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29、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引导。具体教学策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的加工,力求使所传授的内容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联系的旧知识来作为掌握新知识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 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在认知策略中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在复述策略的基础上,要学会精细加工策略,它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来增加新

30、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正确的学习策略,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题目分值: 15.0 分 您的答案: 57. 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 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_ 参考答案: 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主题:繁体字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绪论 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 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当前研究状况与评价 借助繁体字改善学生识字教学的趋势展望 研究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主体:王老师和科研顾问黄教授;研究对象: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研究样本:小学识字阶段的学生题目分值: 15.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