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817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我认真地读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这本书,体会很深。教育是一部高深的教科书,而教师职业道德又何尝不是呢?新时期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我们不得不好好地学习一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免得误人子弟!试想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在师德方面又做到了多少?通过学习,其中给我感悟最大的是教师之爱!爱让教师更加自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有把爱学生作为为师的主张,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

2、来,不带半根草去。”倡导“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从而主张“把整个心灵给孩子们”。前苏联另一位教育家赞科夫则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爱儿童。”确实,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体现于学生的身上,体现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教书育人,以情感人!我们应该深知,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我们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心坎上,随时随地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以宽容、博爱之心去感化他们。“尊师爱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师生们的行

3、为准则,但在实行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尊师”,而忽视了“爱生”。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应该是“互尊互爱”,倡导的是师生互为精神关怀者。当你去爱学生时,学生会同样爱你。当给学生一桶的爱,学生回报你一杯的爱,就非常的满足了。爱让我快乐,使我满足。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一本令我体会较深的书籍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它是“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中的一部。本书从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对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作了时代的诠释。读过此书之后也使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理解。 在教育系统中,要求教师灵活多变并富有创造力,教师是人

4、类社会文化科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中介和纽带,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灵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因而社会期望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所以,社会学要教师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好的东西。从教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教师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从而使青少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符合本社会制度的价值观、规范和习俗,从而保持特定社会形态的延续性。这就是教师的地位、职责和社会角色。 “教师就是在学生稍有不慎,做事没能如他所愿之时,便理直气壮地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责备者吗?”、“教师就是自己在家里不顺、在外受气之后,有权

5、毫无顾忌的向学生倾销其怨气、发泄其无名之火的愤怒之神吗?”、“教师就是在他事业亨通、荣誉满身之时,便可以在课堂上洋洋洒洒的大吹大擂的高谈阔论者吗?”、“教师就是还未为学生和社会真正做出一丁点儿贡献的时候,便硬要别人和社会看重他、尊重他的索求者吗?”、“教师就是在节骨眼上可以操纵学生的成绩能否及格、能否毕业、能否继续深造的命运之神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教师是有可能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的民主倡导者吗?”在理论上讲,或许是有可能的;但在实践层面上,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对话之可能性就比较小。因为无论在生活阅历上、知识水平上、理解程度上,师生之间的差距是无可否认的现实,尤其是教师始终有让学生

6、敬畏的一面。一般说来,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起源于对教师人生智慧和教育智慧的惊奇,它不只是一种感情,还是一种理解方式,是对比自身更伟大的意义的洞察。对教师的敬畏是学生认识到了教师的内涵不只是它现在的样子,它还代表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方面。 从比较公正的立足点看,其实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项物质待遇比较清贫的事业。但教师的人格不能清贫,教师的精神不能疲乏,教师的教育爱不能吝啬!虽然有的教师为了生活的无可奈何而从教;有的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还有的则为了理想而在教育战线上不辞劳苦、奋力拼搏。教师要能达到:任凭窗外繁花似锦,向其迷惑,仍心如古井明澈见底,稳做教室,不为所动的精神境界。这又谈何容易呀!一

7、般说来,教师都有较强烈的自尊意识和谦虚谨慎的精神,十分爱惜自己的名誉、声望,不甘示弱;希望别人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格,渴望他人关心、同情、友爱和理解自己所从事的不平凡事业;要求在社会群体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尊严。 从原初的意义上,教师是学生趋益避害的引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最高价值取决于他对学生有用,取决于他的社会工作效果。只有一个真正的教师才懂得作为教师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给予。这只有在面对面地与学生相遇时,在满足更高的需要时才能体会到。教师不是以某种潜在方式贮存能量的场所,而是有个人经验和个人思想的具体个人他被要求与现在有所不同,即理解、承认、应答和超越现状。他是可以被提出要求的人,有能力对要求于他的作出积极响应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