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110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滕王阁之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滕王阁之思文化滕王阁之思 叶 青 一、 人们说,由于王勃登阁而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才成就了千古名楼滕王阁。 登楼阁这一行为似乎从一开始就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对大自然,人们并不安心于自身的“有限”,而是渴望与天地交流,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和体验。考古工作者在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大型祭坛遗迹,高达十几乃至数十米,这在当时应是极高的构筑,工程本身表达了人们渴望与天地沟通的愿望。仙人飞升是这种追求的神话体现,而楼阁建设则是在现实情境中对类似体验的追求。所以中国的楼阁开敞、楼内外空间通透,各层有走廊,供人眺望;而楼阁的自身则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 除了日常居住的

2、楼阁之外,游观性楼阁数量最多,历代楼阁享盛名者,也多为游观性楼阁,滕王阁就属于这一类。这类楼阁选址往往在城市边缘,临江或临湖,便于登临眺望观景;精心设计的建筑和周边自然有着和谐的呼应,楼阁本身也以其自身建筑特色而自成一景,成为被观赏的对象,补充了自然之美。 人生许多感慨往往在登楼之时才会触景生情。楼阁是人生悲欢离合的交汇点,经常成为往来迎送之地、宴饮饯别之所。来到这里,可能意味着热闹的相聚,也可能意味着无奈的分离。曲终人散,特别容易使人产生离别的伤悲。而在人生悲欢的背后,则有人生苦短的愁怨和时空悠悠的感怀。楼台虽在都市繁华之处,但登高之感与高山无异,往往使登临者产生独特的感受。所谓“登陟之际,

3、无愁也愁,忧来无向,悲出无名。”登高远望,纵目四望,心物交织,许许多多的经典诗文正是在这种登临的情景中诞生。 如果将围绕一座名楼的文化积淀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其中总会有那么一篇或几篇诗文成为这一文化的内核,内核的形成具有一定偶然性,是特定历史机遇的产物;但这个内核一旦形成,就奠定了这座文化名楼的文化性格。此前、此后的文化积淀,都只能丰富它,而难以取代它。或许是一次偶然的登临,触发了一1 次心灵与历史和自然的对话,诞生了千古名篇。这名篇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标志着这座名楼的文化高度。中国古楼阁往往是“屡废而复兴”,但是其文化存在却永远属于历史的一个辉煌时刻,这一时刻就成为这座楼阁的真正的诞生日。尽管此

4、前此后,文人墨客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文,但那也许只是一种量的积累。 诗文是种种偶然和必然的产物,但是,诗文诞生之后,这座楼阁就无法躲避经典诗文的影响,诗文中的意境成为楼阁重建者努力追求的固化的物质存在;楼阁诞生了诗文,诗文反过来影响着楼阁的未来。具有同样文化向往的后来登临者,都在不知不觉中调动着对于这座楼阁的文学记忆,并由此生发浮想,收获种种感慨。 二、 南昌滕王阁作为“历史文化名楼”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今日滕王阁是一座重修的建筑,算不得古迹或文物,如何称得上是“历史文化名楼”呢? 文物古迹因为其年代久远和物以稀为贵,被人们珍藏保护,漫长的岁月赋予其价值。滕王阁却与“文物”“

5、古迹”不同,它不是传统建筑的物质遗存,而是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当代建筑。中国建筑的木结构特点,使其较难长久留存,历史上,中国人必须经常面临建筑物的朽烂和各种原因容易招致的毁坏。因此重建、重修是一种常见的行为。 滕王阁可能是中国重建次数最多的楼阁之一,有文字记录者达29次。且阁址多有变迁,甚至一度重修之后的楼阁改了名字可谓名实皆无存了;但时过不久仍有人要筹资把滕王阁重建起来。滕王阁顽强的再生能力,来自于其文化上的独特地位。这座建筑物负载着宝贵的文化信息,人们为了承继这种文化而去重建。虽然是重建的楼阁,人们仍然认可其作为文化名楼的历史延续。 因此“楼以文名”这句话不应简单理解为楼阁因卓越的诗文而扬名,

6、而应该进而理解为:楼阁之所以能够长久地不断重修矗立于原地,乃是因为有了卓越诗文的存在和诗文的长久传诵。因此,不仅是“楼以文名”,而且是“楼以文存”没有了诗文,就不会有历代的不断的修复与重建。 今日滕王阁既不是最初的建筑,也不是王勃作诗文时重修的楼阁,最后一座木结构的滕王阁也早在民国时期焚毁。因此,今日的滕王阁只是在某一特定“地点”上拥有同一名称的建筑。但从人们把“滕王阁”三字巨匾装上这座仿宋建筑2 的时刻起,就如同灵魂附体滕王阁重生了。 作为“文物”的滕王阁早已不复存在,但是,文化的滕王阁仍在,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文化地位、文化寄托、文化品格并没有变化。因此,滕王阁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一处有生

7、命的文化名楼而不是尘封的古董。它承继着古人赋予的辉煌,同时在更新、积淀着今日的文化。 “名楼”是一地或一城的标志。由于这种文化的代表性和号召力,文化名楼往往成为地域文化的符号,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同时,这种文化具有超地域性,名楼名阁不仅属于一地,而且属于整个中国文化,甚至属于整个汉文化圈。对于当代城市建设者而言,文化名楼的知名度、号召力,能够给城市增添文化魅力,同时也能带来实在的财富。滕王阁正是这样的“文化地标”。 三、 面对一幅以滕王阁为题的油画,我陷入沉思。在这幅由外地画家创作的油画中,滕王阁被淹没于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失去了我们印象中的巍峨与神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正反应了现实滕王阁的尴尬

8、。 滕王阁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厚的。历代文人墨客以滕王阁为登临聚会之所,留下了大量的诗词题咏。除王勃名篇外,还有大量诗文华章积淀起这座楼阁的文化厚度。在今人编滕王阁诗文广存中,收文75篇、诗词联1800首以及戏曲1部;除诗文外,历代滕王阁题材的书画艺术也可成为一个独特的门类。同时,滕王阁是历代宴乐演艺之所,迎授庆典之地,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精彩故事。但所有种种文化的积淀如果脱离滕王阁这一物质载体就失去了应有的质感与厚度。 文化是需要得到印证的,落霞孤骛、长天秋色,看不到这样的景观,名楼的价值将大打折扣。我们当然无意去复原旧时的景观,但可以尽量营构一种能够与其文化品格相称的景观氛围;文化的号召力,同样

9、需要其物质载体的托举。如果缺乏文化景观构建的整体观念,名楼的文化魅力将受损甚至丧失,所有的投入都只能带来浪费。 似乎我们历来的规划中都难以考虑这些,这并不是财力不足,事实上当代城市建设的钢筋水泥无时不在威胁、侵蚀着名楼的文化价值。 如今大家都在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其实我们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资源就如同美轮美奂的景德镇瓷器,珍贵而易破碎。我们很难设想一个有着发达经济和大片绿地的城市,却是一个缺少文化积淀的建筑群。 3 几座孤零零的建筑并不能带来文化的传承。这方面欧洲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城市传统的保护是值得借鉴的,它们保留不仅仅是建筑,还有这些建筑赖以存在的文化环境。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复原古代的街市城区,而是要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就是登临后的豁达、开阔,而不是壅塞的视觉,局促的胸襟。这需要一些投入,因此我们提出:保护景观的文化环境如同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可喜的是,长期困扰着滕王阁的文化环境问题正在得到重视和解决。近年来,滕王阁景区周边整治建设工程一直在努力推进,滕王阁作为一座文化名楼的景观格局正在形成。祝愿滕王阁的未来,文化内涵更丰富、个性更鲜明,永葆其应有的文化魅力和感召力。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