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6228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 我们看书的目的除了要增长自己的见识,其实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但那些文学巨着甚至是大师级人物的文章中一些华丽的词藻,我们到底在创作时到底要不要引用? 在一篇文章中,同学们可能想运用许多华丽的词藻而修饰自己的文章,这固然是好的,但修饰过多效果不但达不到最初预定的反而更糟糕。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

2、声似的这种句子乍一看第一感觉一定是:哇,太好啦!之类的感叹。但是你仔细读下去之后你就会有一种感觉,这个句子太虚假了,不但没有实在的物质在里面,而且读起来十分绕口。朱自清先生早年的作品我不喜欢但他晚年的作品我非常喜欢读,因为我从他的文章中感受到一种灵魂,他赋予了文章灵魂,而同一个人写的文章造成这种感受差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朱自清先生早年的作品过于修饰,晚年的作品十分质朴。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先生。客观地讲鲁迅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但他的文章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东西。鲁迅的用词极为精确,可以说是炼出字。鲁迅的许多话语都耐人寻味,甚至于今天还有用武之地;他的许多用词也堪称经典,不敢说空前绝后,

3、然而绝对不同凡响,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比如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就颇有文人的那种优越感,使人如临其境。而鲁迅文章的精神就更不消多说了。他对于很多事物、现象的认识相当深刻,在现在仍然有不小的意义。比如阿Q到什么时候能够没有呢?比如中国人的奴性,难道现在彻底消除了吗?我想,只要着世界上还有人压迫人、还有专制、还有贫穷落后、还有愚昧无知,那么鲁迅那一类作品总还是值得一读的。而且不单是值得一读,还要有更多能继承鲁迅精神的作家,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现在社会情况的作品来。只有这样,国民才会觉醒,社会才会进步,中国才能够复兴! 我个人主张文章不要用华丽的词藻修饰。文学难道是一种词藻的堆砌吗?我个人认为词藻只是文学的外衣,而其实质便是文章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好比商品,总要有个包装来做宣传。方便面上就有大块的牛肉和虾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