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357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 本组教材是以“多彩的生活”为专题编写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儿童的生活场景虽不同,但课文的思路都非常清晰,层次分明。在编排上,课文呈现出与以往单元 教材 分析 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

2、学习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供记录的示范供学生参考。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独立识字,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个词语。学会单元 教学 目标 正确的用钢笔写字,把字写准确写美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3、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 2.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味,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语文1 明显的不同。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在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后,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考虑到教材初次安排综合性学习,对这一活动不太了解,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因此教材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 重

4、点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的。 5.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6.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3.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团结。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难 点 单元 课时 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 金色的草地 2课时 爬天

5、都峰 2课时 槐乡的孩子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2 课 题 授课班级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年级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陈瑞林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坝、坪”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坝坪、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认识词语

6、和生字。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坝、坪”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坝坪、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课时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哪一个民族。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出示少数民族小学生图片观察,让学生分别介绍学生活动 1.简单介绍图片中这些民族的资料。 二次备课 3 2.出示相

7、关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2.齐读词语。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坪坝 傣族 阿昌族 3.指名读。 德昂族 摔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3.指名读,正音。 4.开火车,练读。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 6.朗读课文 1.指名读生字,新词。 三、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3.抄写词语。 今天,我们认识了生字,四、课堂小结。 继续与他们一起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读了课文,下节课,我们3.抄写词语。 中的字。 字形。 2.指导书

8、写课后田字格2.学生自己分析1.认读生字。 段知道了些什么? 和同桌说说读了这一6.逐段读完课文,5.同桌互读课文。 4.开火车读 语。 2.互读、互认词文。 1.学生小声读课教学反思 4 第 二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课时目标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课文,我们会进一步一、复习引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入。 的美。 提问:初读课文时你遇到了哪

9、些问题?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早晨,我好象看到怎样的二、朗读感情景。 悟。 读后同桌进行交流。 指导朗读 。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部分学生说说初读时遇到的问题。 1.学生自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 2.学生读后同桌进行交流,再指名交流。 3.学生自由读,体会感情,并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课文中读书的声音,读一读。 5 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3.学生分角色演(3) 学生分角色有感一演。 情朗读第二

10、、三自然段。 (4) 指名口述。 3.读读画画,学习第四自然段。 海里的民族小学。 联系课文内容,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4.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三、课外延伸。 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吧。 四、课堂小说说你对民族小学的喜爱结。 之处。 各抒己见,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1.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然后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业。 2.可以给民族小学的同学写一封信。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设计 美丽 教学反思 6 4.学生复述。 5.全班朗读。 自己画一画你脑学生背背、抄抄。 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写信,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给他们课 题 授课班

11、级 2 金色的草地 三年级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陈瑞林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自学生字、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 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1

12、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以及相应的词语。 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一、提出问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题,激发兴吗? 趣。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3.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7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问题。 2.学生对课题产生疑问。 二次备课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学方法。 2.教师指导总结学习方法。二、分组自学,了解大意。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二读:连读。(小组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

13、三读:想读。四读:选读。 3.让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文写了什么? 1. 板书生字,开火车认读。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一本正经、揪掉、合拢”等词语。 三、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语。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 1.正确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 5.学生抄写词问题。 言,回答教师提出的4.让学生自由发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段朗读课文。 利。 3. 指名分自然3.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动作,加深理解

14、。 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2.理解词语时,法。 读生字。交流识字方1.学生开火车认4. 边读边想课音。 读课文,检查字的读3. 小组成员连词查字典解决。 准字音,不认识的字、2.自读课文,读自学方法。 1. 小组成员商量教学反思 8 第 二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目标 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一、回顾课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文,整体感金色的? 知。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

15、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 1.学生自己边读边想。 2.指名回答。 3. 先用课文中的题。 指名学生回答问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过程与方法 “我”和弟弟为什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么那么开心啊? 指导朗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2.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说说作者的新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问:作者有什么发现。 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蒲公英变化草地为什么会变颜的句子。 色?划出相关句子。 3.完成语文天地完成语文天地中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化”

16、。 9 让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第四自然段。 蒲公英为什么能成段 4.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5.学生自由发言。 6.全班朗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2.独立思考,回答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 一下吧! 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其实就四、课堂小结。 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2 金色的草地 板书设计 蒲公英的花朵 绿 色 金 色 绿 色 草地的颜色 绿 色 金 色 绿 色 早 晨 中 午 傍 晚 在我

17、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2.成果汇报。 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1.学生画画。 课文。 3. 有感情地朗读问题。 教学反思 10 课 题 授课班级 3 爬天都峰 三年级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陈瑞林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

18、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生字卡片、文字资料。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教学环节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

19、动 二次备课 11 1板书课题。 一、揭示课题。 的资料。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1.学生齐读课题 2.简单介绍天都峰的资料。 1.学生小声读课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文,勾画出不认识的2让学生用查字典和联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 分角色朗读7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三、巩固字得既响亮又准确。 词,指

20、导写词。 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 5.指导写词。 四、课堂小结。 续学习,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教学反思 12 1.学生认读生字。 2. 开火车赛读。 3.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4.学生写生字,抄写词语。 2.全班比一比哪一组读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今天,我们认识了生字,初读了课文,下节课我们继齐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

21、山的心理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齐读课文。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2.学生读后指名交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流、教师评议。 1.在爬山之前,望着中的“画”。 1. 默读课文,圈不用“登”字? 然段,边读边想象,把峰,为什么要用“爬”而3. 指名读第二自提问:作者写爬天都学生活动 1.齐读课文。 2.分组讨论。 二次备课 二、过程与方法 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语、句子中看出“我”2.出示并指导读好问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句、感叹句以及语气词2.学生读后同桌二

22、、深入读“啊”“哩”等,读中体进行交流,再指名交议,体会感会“我”缺乏自信、畏惧流。 情。 退缩的心理。 3. 自由读课文的3.结果“我”爬上峰第8至10自然段,指顶了吗? 4.指导朗读8-10自然段。 5.“我”看到了什么名朗读“我”说的话。 4.齐读8-10自然段。 5.自由读课文第13 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到自然段,想想我呢? 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6.“我”是怎么爬变化。 的?自由读6、7自然段,6. 学生读书圈划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 后交流。 7.指导朗读。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三、启发想爬上峰顶呢? 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象,明白2.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小组讨论,“老爷让学生明白

23、他俩始终相互爷”也是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受鼓励爬“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上峰顶的。 顶的。 3.指导朗读。 1.读爸爸的话,讨论: 四、总结课“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文,明白道相“汲取”力量的? 理。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爬天都峰 “我” 板书设计 一起爬 奋力 手脚并用 终于 老爷爷 读读、写写本课的词语。 1.指名读爸爸的话。 2.各抒己见,自由交流。 3.感情朗读。 进行交流。 1.学生带着这些7.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14 课 题 授课班级 4 槐乡的孩子 三年级 授课人 一、知识与技能 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主备人 授课时间 陈瑞林 2.能正确、

24、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培养自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搜集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教学环节 教学内

25、容及教师活动 1.教师谈话:这节课一、导入新课。 认识那里的孩子们。 2. 出示槐花图片。 3.板书课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活动 1.学生简单了解槐树的资料。 2.齐读课题。 二次备课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15 1.教师范读课文。 1. 学生边听边想2.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二、初读课文。 特的风情所吸引。让学生自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词,读准字音,理解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1.学生按自然段语意思。 4.学生画出生字读课文。 3. 请同学们自由后的整体感受。 2. 让学生说出听象

26、画面。 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读课文。 三、品读欣赏。 读给大家听。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四、课堂小结。 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3.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师适时评价。 2.你最喜欢槐乡的哪2. 学生交流,教教学反思 16 第 二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目标 品味重点词句,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他们吃

27、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环节 一、检查复习。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 1.叠词的广泛运用,1.学生自己边读边想。 2. 找出文中的叠背诵喜欢的段落。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过程与方法 二、品读佳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词,读一读。 词妙句。 如:槐豆豆、香喷喷、山山洼洼、摇摇晃晃。 2.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描写更生动形象。 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辮儿。” “老槐树心疼的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学生

28、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拟人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7 歌。” 3.侧面烘托的描写。 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学生有感情地朗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读这些佳词妙句。 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从侧面写出了槐花的香,这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孩子。 1.自读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1.学生交流识字 三、学习生家什么?你有没有最好的字。 方法记住它? 2.用生字组词扩展对字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布置作业。 1.摘录佳词美句。 2.把自己参加过的劳动过程与感受写下来。 勤劳懂事 板书设计 槐乡的孩子 可爱

29、吃苦耐劳 以苦为乐 教学反思 18 方法。 2. 用生字组词。 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学生谈感受。 课 题 授课班级 语文园地一 三年级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陈瑞林 一、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生字。 2.在背诵中积累语文知识。 3.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

30、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引导学生在读、写、背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积累语言文字,在读、写、背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完成习作。 4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课时目标 2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3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19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1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生字。 2.在背诵中积累语文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

31、地一的第一部分内容。 趣。 1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二、完成我的发现。 发现独特正确。 3. 交流各自的发(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现。 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 4齐读巩固。 1自读各组字。 三、完成读读认认。 3发现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20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这节课我们完成语文园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 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 3比赛

32、:谁的眼力准,4.全班齐读。 1. 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学生比赛读。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1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之处。 4.齐读。 5. 认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1.听老师朗读古诗。 2. 各自试着读一2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四、完成读读背背。 3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5竞赛

33、背诵。先背出的剧。 学生给予表扬。 5.竞赛背诵。 音拼读一下,读准韵律。 3. 朗读比赛。 4. 表演古诗短1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五、展示台。 2.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3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4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5评选最佳展示组。 教学反思 21 第 二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 课时目标 利,内容比较充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

34、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一、谈话导入。 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分组交流:前后四位同分组交流:前后四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全班交流。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学生回忆自己的课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余生

35、活。 二、讨论交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流。 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22 共同评议。 1.刚才几位同学们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 1.学生评议:刚才2.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几位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得好?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安排有何不同? 2.讨论:评比谁的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评选出活动新颖、有三、评选优秀。 发大的同学,教师

36、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将自己今后对课余生活的打算讲给家长听。 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后,你有什么打算呢? 各抒己见,自由交流 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活之星”。 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学生评选“课余生 教学反思 23 第 三 课 时 课时目标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写作指导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回顾生讨论:在上一课大家1、学生共同讨论。 2、确定写作内容。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确定内回忆

37、介绍的课余生活中,容。 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1.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2.教师对有困难的学三、试写初生进行个别指导。 稿,反复修改。 3.师: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1.学生进行习作。 2.学生自由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改,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反思 24 范文: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喜欢做游戏、打球、画画.,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做家务。 一天放学,回到家,我看见我的红领巾脏了,我想给它洗个澡。 我来到阳台上,打开水龙头,盛了一盆水,然后把红领巾放到水里。刚开始,红领巾好像怕水似的,一直浮

38、在水面上。我双手用力一按,红领巾也跟着沉入水底。可我刚一放开手,红领巾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又浮出水面了。于是,我再次把红领巾摁入水里。这次红领巾慢慢地沉入水中,还冒小泡泡呢。 我抹上肥皂,然后学着妈妈洗衣服的样子用力地搓起来。我越用力搓泡泡越多。这些小泡泡像个小精灵,跳到我的手臂上。最后,我把满是泡泡的红领巾放到清水里冲洗干净,晾到衣架上。 这次洗红领巾,不仅我尝了劳动成果的喜悦。更让我的课余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了! 25 第 四 课 时 课时目标 教学环节 习作讲评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1.优秀作者朗读习作。 方面评议: 2.自由评价。 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二再次修改,誉写作文。 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以“热爱生命”为主题1.学生自由修改。 2.誊写作文。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朗读佳习。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作, 共同赏评 三布置作制作一份手抄小报。 业 教学反思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