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6398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7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四年级语文学习总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对课文的编排,围绕8个专题展开,编排注意加强整合性,每一个专题都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内容和形式上凸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以及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

2、源。 学习总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

3、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得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1 - 学习重点: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学习难点: 1.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

4、思想感情。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清楚、比较具体。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1他们聪明、活泼、好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班级学风良好,同学们积极、乐观、向上。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张斌宗、张克强等后进生在学习习惯的形成,作业完成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优秀学生张娜、刘鑫等同学成绩突出,在学区组织的抽考和知识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为班级、学校争了光。 本班学生最大的优点是好学、热情、有上进心。不足之处在于讨论发言时,往往形成热烈而实质空洞的情况,为次学生应在课间多阅读、积累知识,鼓励发言,并且要注重引导,使学生有好的思路,争取在本学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学习措施: 1.

5、以小组学习为主,合理分组,提倡协作学习,共享学习资源。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 3.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5.严把课堂学习关,向40分钟要质量。 - 2 - 学时安排 周次 学习内容摘要 完成情况 备注 1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学时 2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5学时 3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5学时 4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5学时 5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4学时 6 12.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

6、三 5学时 7 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期中考试 4学时 8 4学时 9 10 3学时 - 3 - 11 17.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五一”放假 12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21.乡下人家 5学时 13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6学时 14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 鱼游到了纸上 4学时 15 4学时 16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29.寓言两则 6学时 17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5学时 18 32.渔夫的

7、故事 语文园地八 4学时 19 复习 20 期终考试 21 总结本学期学习工作 - 4 - 第一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

8、自然的美。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学习本组课文,应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情意的。 学习目标: 1.学习本单元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完成口语交际与习作。 6.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

9、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1.学习本单元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完成习作。 - 5 - 学习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完成习作。 单元学时安排: 本组教材可用1213个学时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古诗词三首3 学时 2 .桂林山水 3 学时 3.记金华的双龙洞2 学时 4.七月的天山1 学时 语文园地一3 学时 - 6 - 黄 岗 镇 中 心 学 校

10、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1.古诗词三首(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一诗的生字。 2理解诗歌的意思,由诗句想象画面。 3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思,由诗句想象画面。 2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思,由诗句想象画面。 学习方法:分析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和学具:卡片 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指导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在以前的学习中,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望。 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知道的名山大川 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

11、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 山水水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一起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一诗的生字。 2理解诗歌的意思,由诗句想象画面。 3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问题探究: 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1大声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小组汇报。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懂得多! 1轻声读课文,细心看插图,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词句?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汇报展示。 活动三:比一比,看谁演得像! 1默读课文,说说诗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猜猜他的神教师的范读,培养态、语言、感想,学学他的动作,试着演一演。 词语的理解为诗句2小组内两人小组演一演,确

12、定本组汇报人。汇报表演的学习做铺垫。 同学在小组内演一演,听听别人的意见。 3汇报展示。 活动四: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1自己练习背一背。 力。 2在组内背一背,并选择本组特有的背诵方式向全班汇报。 3汇报展示。 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同学们,下面的两条题目请任选一题做一做。 力。 1比一比,看谁阅历广!收集一、两首李白的其它诗篇。 2比一比,看谁写得妙!根据诗歌描绘的情景,合理想象人物神情、动作、心里、语言等细节,体会诗人情感,写下来!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望洞庭 课后作业: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 8 - 板书: 鸟飞云去 独坐敬亭山 不厌敬亭山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9

13、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1.古诗词三首(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望洞庭。 2. 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 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学习重点: 1. 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2. 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和学具:小黑板 学习过程: 教师指导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 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2师:李白笔下的敬亭山是这样的宁静,富有情趣,另外一个 诗人刘禹锡写的水又是怎样

14、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望洞庭。 首先我们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 学习望洞庭。 2. 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 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注重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识字学习。 - 10 - 1大声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培 养和提高2小组汇报。 学生的自学活动二:比一比,看谁画得像! 能力。 1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画一幅画。 2组内讨论交流,推选一两名画得好的同学。 诗句理解要3汇报展示。 肯定学生个活动三: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1自己练习背一背。 培养他们的2在组内背一背,并选择本组特有的背诵方式向全班汇报。 思维能力。

15、3汇报展示。 由画面加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忆江南 课后作业:朗读、背诵诗歌。 板书: 望洞庭 湖光秋月 潭面无风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11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1.古诗词三首(第三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忆江南。 2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3朗读、背诵忆江南。 学习重点: 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学习难点: 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和学具

16、: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了解学习目标 1学习忆江南。 2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3朗读、背诵忆江南。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一遍在读准生字的基础上把古诗读正确,第二遍读准节奏,第三遍读熟古诗。) 2小组汇报。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懂得多! 教师指导过程 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大声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步理解打基础。 活动三:比一比,看谁写得妙! 1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赞培养学生的朗读能美江南的春天。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两名写得好的发言人。 评!) 活动四:比一比,看谁背得

17、快! 1自己练习背一背。 展。 2在组内背一背,并选择本组特有的背诵方式向全班汇报。 3汇报展示。 1.忆江南这是一首,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 2.“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 B反问句 C 陈述句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2.桂林山水 课后作业:背诵、默写古诗词三首。 板书: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13 -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14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2、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

18、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3.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学习难点:谈谈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学习方法:读中感悟 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和学具:小黑板 卡片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全国各地有许 教师指导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去俗称 “甲天下”的桂林去欣赏山水。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 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 感受。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把握字词。 1. 默读课文,根据生字词卡

19、片,认读并组词。 2. 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课文有3. 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走进山水 1自由读文,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 15 -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美?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水美?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美?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各组展示。 活动三:欣赏画卷 1自由读课文第一、四自然段,体会文中的“画卷”。 解,让学生感悟语言2组内交流。 3各组展示。 1.形近字组词。 瑕 绵 泰 假 棉 春 2.填空。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水这样的山,再加上,山间,江上,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真是。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课文其余部分 课后作业:背诵1

20、、4自然段 板书: 2.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的收获: - 16 - 自我反思: - 17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2.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2、进一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3、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进一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学习难点: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教具和学具: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背诵课文一、四自然段。 明确学习目标: 1、继

21、续学习课文。 2、进一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师指导过程 检查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玩赏漓江的水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漓江的水。 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感悟漓江水美的同时,体会2. 组内交流。 3. 各组展示。 活动二:游览桂林的山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桂林的山。 - 18 - 的运用,指导学生的习作。 在读中对比两句话不2. 组内交流。 3. 各组展示。 用。 1.抄写描写山的排比句。 2.默写描写水的排比句。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后作业:继续背诵课文。 板书:

22、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19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3、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3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习难点: 理清课文思路,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和学具:卡片 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指导过程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

23、吸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 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3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 爱。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把握字词 加强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训练。 - 20 - 1 默读课文,根据生字词卡片,认读并组词。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重点词语的理解采用多种形式,既培养学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我要当导游 进

24、一步学习课文做铺垫。 1. 自由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2. 组内交流。 3. 各组展示。 活动三:走进课文 1. 自由读文,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 组内交流。 3. 各组展示。 握,使学生在感悟内容之前,对课文的思路有个清晰的认识 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抄写以下词语。 浙 江 臀 部 蜿 蜒 水 源 一 簇 乳 汁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课文剩余部分 课后作业:抄写生字、生词。 板书: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览的顺序: 内洞 外洞 我的收获: - 21 - 自我反思: - 22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25、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3.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学习重点: 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学习难点: 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方法: 读中感悟 小组合作 教具和学具: 学习过程: 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 教师指导过程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 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 山中的春色吧

26、!首先我们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 洞进入内洞。 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沿途风光 1. 自由读第2、3自然段,感受沿途迷人的风光。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 2. 组内交流。 3. 各组展示。 进行,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 23 - 活动二:来到外洞 1. 自由读第4自然段,感受外洞的情景。 2. 小组内交流讨论。 3. 各组展示。 活动三:穿过孔隙 1. 自由读第5自然段,理解怎样由外洞穿过内洞的。 2. 小组内交流讨论。

27、 3. 各组展示。 活动四:进入内洞 1. 自由读第6、7自然段,感受内洞的奇异风光。 2. 小组内交流讨论。 3. 各组展示。 用。 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比较,体会孔隙的窄小。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受到启发,开阔思路。 简练的语言,既概述了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说说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他的心情如何?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语文园地一 课后作业: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 3.记金华的双龙洞 黑大 沿途 明艳 双龙 外洞 宽大 孔隙 窄小 石钟乳石笋 内洞 奇特 - 24 -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25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28、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4、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难点: 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教具和学具: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直接揭题。 1. 指名学生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2. 提问:学习本节学时,对同学们有什么要求? 3. 让学生齐读学习要求。 明确本

29、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由提示语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指导过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问题探究 活动一:看谁读得好 给学生一个自学的空 - 26 - 1. 自由读文,根据生字词卡,读生字新词并组词。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注重扩大学生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看谁懂得多 1.自由读文,找出最欣赏的句或段,完成以下两个要求: 注重学生的词句积它写得好,好在哪? 你怎么朗读? 量,为今后的习作打基础。 2. 组内交流。 3. 各组展示。 1

30、. 给下列字组词 锻 涧 俯 延 皑 啼 ( ) 鞍 溅 2. 用排比句写写你的校园。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语文园地一 课后作业: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4、七月的天山 骑马 进入天山 七月的天山 再往里走 热爱 走进深处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27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学习重点: 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合

31、作参与意识。 学习难点: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和学具:小黑板 学习过程: 教师指导过程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 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 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首先我们一起看 看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望。 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 联想。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比一比,看谁了解得多。 1. 思考家乡的情况,收集人们喜闻乐见的户外游戏。 给定交际范围,让学生心中有

32、个说话坐 - 28 -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计划得周密 标。 在讨论中能够取长补1.自由读课文口语交际的这段话,再根据刚才的学习,制定短。 一份春游计划。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语文园地一习作 课后作业:填写练习册 板书: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 春游计划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评价要适可而止。 - 29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_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完成习作。 2.习作修

33、改。 学习重点:习作中注意的问题。 学习难点:习作的修改。 学习方法: 谈话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具和学具:习作范文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 教师指导过程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鼓励学生自由说,放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开说,教师做适当补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从小就培养学生在习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作中认真观察、说真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习作,首先我们要明白学习目标: 1.完成习作。 2.习作修改。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帮你快构思 话的良好

34、习惯。 1.回忆本组课文写法,可以选择校园中的一、二种景物来写, 也可以写家乡的小河、树木、公园、街道等,想一想应该怎样 写? 2.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共同评习作 - 30 - 1.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修改要求,让学2.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改。 学习目标: 1. 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 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学习重点:排比句的特点。 学习难点:排比句的认识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教具和学具: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明确学习目标: 1. 积累描写景物的

35、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 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一起读排比 教师指导过程 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1.自读课文“我的发现”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感受或体会到了什么。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看我解名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积累,1. 自读课“日积月累”,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或体会到了什么。 丰富学生的词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默写下列诗人的诗句。 张若虚 , 辛弃疾 , 黄庭坚 ,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5.中彩那天 课后作业:搜集排比句。 板书: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排比句:

36、 句式相同 字数相近 三句以上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33 - 第二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是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

37、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够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文的表达能力。 学习本组课文时要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另外,建议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有关选学课文,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学习目标: 1.学习本单元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

38、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完成口语交际与习作。 6.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1.学习本单元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4 -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完成习作。 学习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完成习作。 单元学时安排: 5.中彩那天 2 学时 6 .万年牢 1学时 7.尊严 3 学时 8.将心比心 1 学时

39、 语文园地二 3 学时 - 35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学习第一与第十自然段。 学习重点: 1. 掌握本课生字词。 2. 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学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学习方法:讨论法 合作交流法 教具和学具:生字卡片 小

40、黑板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在求职的历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无法获得应聘。百般无奈中,他追问原因,人家告诉他:因为他有三次逃票的经历。他愤怒地质问:难道我的博士文凭抵不过三次逃票的经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触?请带着感慨学习今天的课文中彩那天。首先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学习第一与第十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 36 - 二、问题探究 活动一:把握字词 1 默读课文,根据生字词卡片,认读并组词。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

41、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根据对课文的了解,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活动三:理解首尾 1. 自由读课文第一、十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2.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一名发言人。 3.各组汇报展示。 抄写以下生字 。 维 持 拮 据 精 湛 崭新 馈赠 痕迹 教诲 梦寐以求 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课文其余自然段。 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板书: 5.中彩那天 母亲:伟大 诚实 善良 父亲:诚实 有信用 - 37 - 我的收获: 自我反思: - 38 - 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导 学 案 设 计 年级:四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8册 主备教师: 组员: 签字_ 学习内容: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29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