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472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8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北师大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 加与减 数学好玩 第六单元 加与减 总复习 教学计划表 姓 名 班 级 一年级 科 目 数学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具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个人的认识,上课的准备,课堂的发言,困惑的作业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习惯。 虽然他们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继续抓好学生的良好的上课习惯、听讲习惯

2、、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知识能力情况: 能初步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初步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数量。 能初步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辨别方向也初具一定的能力。 学习习惯情况: 1. 大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2. 课堂的常规养成上较差,注意力时间短。 3. 没有形成数学规范的在作业本子上书写的习惯。 4. 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习惯没有完全形成。 5. 仍不会自查作业。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

3、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生现状教学目标和要求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

5、与减”,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1.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 3.给学生多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4.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实物、学具的作用。 5.平时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6.规范认真的书写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7重点巩固口算,并且以多种形式和校本教研为重点提高 第一单元:加与减

6、9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2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7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第五单元:加与减 8课时 数学好玩 1课时 第六单元:加与减 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课时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进度计划 买铅笔1 捉迷藏1 快乐的小鸭1开会啦 1 跳伞表演 1 美丽的田园 1 练习一 1 做个减法表1 看一看1 看一看1 数花生1 数一数1 数豆子1 谁的红果多1 小小养殖场1 做个百数表1 练习二1 认识图形1 课时 动手做1 动手做1 动手做1 整理复习1 整理与复习11 期中复习 小兔请客1 采松果1 青蛙吃虫子1 拔萝卜1收玉米1 回收废品1

7、 练习三1 分扣子1 填数游戏1图书馆2 摘苹果1式 练习四2 阅览室2 跳绳2 练习五2 期末复习5 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一单元 学习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 1、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2、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了解算法的多样化。 2、发现和提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3、能理解他人不同的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

8、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剪发的实际应用,激发兴趣。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学生较熟悉的实物:盒子、球、茶罐通过学习, 认识这些物体的形状,会根据实物或模型形状进行分类。 单元教学重点: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比较两个量的多少”要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单元学习课时:共9课时 买铅笔 1课时 捉迷藏 1课时 快乐的小鸭 1课时 开会啦 1课时 跳伞表演 2课时 美丽的田园 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做个减法表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

9、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导入。 学生根据主题图自编故事。 交流故事。 提出问题。 问题是:有15支铅笔,小兔买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 要求还剩几支铅笔,该怎样列算式呢? 请学生说一说。 15-9等于多少呢? 你愿意帮袋鼠阿姨算一算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铅笔”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动手操作。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 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想一想,要计算15-9,就是要从多少根小棒中拿走几根?该怎样计算? 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之间

10、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吗? 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复备: 买铅笔 课时 1 在说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首先,说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尽量说清楚,让小伙伴听懂你说的;其次,听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方法好,要记在心里。明白吗?赶快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吧! 汇报交流。 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袋鼠阿姨并展示给大家呢?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减,一共减去9根,还剩6根。 方法二:把15分为10和5,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和这5根合起来,就是还剩下的6根。 方

11、法三:从15根里先拿走5根,然后再拿走4根,这样一共拿走9根,最后还剩6根。 方法四:9+6=15,所以15-9=6。 方法五:把9看成10,先用15-10=5,这样就多减了1,还应该加上1,5+1=6,所以15-9=6。 优化算法。 这么多的方法,用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最简单呢? 现在请你把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尝试练习。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一组题目。 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并用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集体交流、订正。 课本第3页第1题。 学生做一做,算一算。 四、游戏

12、:贴气球 讲明游戏规则,帮助欢乐球找家。 开班队会时,老师准备了许多欢乐球想请同学们一起布置教室,每个欢乐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把欢乐球贴到相应的大气球下面,得数是2的贴在这儿!这是贴3的、贴4的.贴9的。 小组活动。 欢乐球就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希望你们分工合作! 板书设计: 买铅笔 15-1-1-1-1-1-1-1-1-1=6 10-9=1 1+5=6 15-5=10 10-4=6 9+6=15 15-9=6 15-10=5 5+1=6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捉迷藏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

13、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 4. 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4+9= 9+9= 8+9= 13-9= 12-9= 10-9= 18-9= 11-9= 说一说“13-9=”的口算过程。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出示“捉迷藏”图。 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

14、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全班交流。 第一种摆法: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第二种摆法: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复备: 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整理算法。 方法一:10-8=2 2+3=5方法二:13-3=10 10-5=5 方法三:8+5=13 1

15、3-8=5 想一想,算一算。 12-8= 17-8=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练一练”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 “练一练”第4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游戏:摘苹果 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只有当算式结果与苹果上的数相同时,苹果才能被顺利的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摘得最多。 板书设计: 捉迷藏 13-8= 方法一: 10-8=2 2+3=5 方法二: 13-3=10 10-5=5 方法三: 8+5=13 13-8=5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快乐的小鸭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十几减7或6的计算方法。 2感受20以内退位

16、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 学说能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7或6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7或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讨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 12-9 14-9 15-9 18-9 11-8 13-8 16-8 17-8 提问:刚刚计算的都是十几减9、十几减8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知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投影出主题图片。 引导学生看图,发现数学知识。 请学生说图意。

17、问: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草地上原来有12只小鸭,后来有7只小鸭到河里游泳。 问: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学生汇报: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回答:12-7= 分组交流想法和算法。 学生汇报:10-7=3,3+2=5。12-2=10,10-5=5。 7+5=12,12-7=5。 汇报交流,将知识进行梳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反思 复备: 算一算,摆一摆。 课本第6页 要求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同桌互相说一说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 课本第7页第3题。 看图按要求写两个算式。 课本第7页第4题。 采用计时比赛,学生小组竞赛。 课本第7页第5

18、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编一个小熊射门的小故事,然后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回顾整理,总结知识 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鸭 12-7=5 12-7=5 7+5=12 12-7=5 答:草地上还有5只。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开会啦 课时 1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

19、习 出示口算卡片: 13-6= 15-8= 17-9= 14-8= 11-6= 11-9= 14-6= 16-7= 12-7= 18-9= 二、用数学 1.投影出示第8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有11个小朋友,他们准备开会了。会议室只有7把椅子。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如果每人坐1把椅子,够吗? 问题2:还缺几把椅子? 3指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我们用圆纸片表示人,用三角形纸片表示椅子。 指导学生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4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7=4. 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坐一把椅子,不够,还缺4

20、把椅子。 三、巩固提高 1.课本第9页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图。 问: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要解决一个什么问复备: 题? 有15个小朋友去植树,共有7把铲子,每人1把铲子,还差几把? 指名学生回答,独立解答。 2.课本第9页第2题。引导学生先看图。 问:你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12个小动物,有7个苹果,每个小动物1个苹果,还缺多少个苹果?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计算比赛。课本第9页第3题。 4.方框里能填几?课本第9页第4题。学生独立填空,指名说一说。 5.填一填。课本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开会啦 11-7=4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跳伞表演

21、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经历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比较物体数量,说出谁多,多几。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大家还记不记得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教师出示实物:左手拿2枝铅笔,右手拿1枝铅笔。问: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支铅笔? 列式:2-1=1 2.导入新课。

22、回答得很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欣赏了精彩的跳伞表演,那个小朋友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天空中有很多的跳伞,有红色的跳伞,有蓝色的跳伞。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红色跳伞比黄色跳伞多几个? 2.解决问题 尝试解答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14-6=8 整理算法。 复备: 用表示红色的跳伞,用表示黄色的跳伞。 投影出示: 引导学生明确:红色的跳伞比黄的的跳伞多8个。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蓝色跳伞比红色跳伞少几个?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三、理解运用,巩固练习 1.今天

23、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3.谁摘得多?多几个?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14-6=8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美丽的田园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轻轻,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美丽

24、的田园,你们有兴趣吗? 好,让我们坐上汽车出发吧!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 啊,多美的地方啊!仔细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 2.说一说。 你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一下,找出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小山羊有5只,小绵羊有7只;岸上有6只白鹅,河里有8只白鹅。 3.引入。 在美丽的田园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不错!不过,这只小白鹅伸长脖子好像有点不服气!听听,它在说什么? 4.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先提一提关于小白鹅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最聪明,提出的问题最多! 5.交流反

25、馈,集体评价。 学生说问题,教师板书: 复备: 河里有8只白鹅,岸上有6只白鹅。一共有几只白鹅? 一共有14只白鹅,河里有8只,草地上有几只? 一共有14只白鹅,岸上有6只,河里有几只? 6.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求“一共有几只白鹅”。 全班交流,明确:8+6=14 7.解决“。比。少几”的问题。 出示问题: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14页“练一练”1、2题,指名汇报。 2.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6、: 美丽的田园 一共有几只白鹅? 8+6=14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 11-5=6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一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读题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一、激发兴趣 1.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猫吗?原来,小猫家族有一个美丽的城堡,今天,老师将要带着小朋友们到城堡里游玩。想不想去? 在城堡里有

27、很多数学问题等着考验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2.小朋友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看!小猫已经带着问题来迎接我们了。 135 1910 113 178 137 168 156 102 145 114 189 128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15页第3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课本第15页第1题。 学生先说一说算是的意义,再在对应图上圈一圈,最后将得数填入方框中。 3.出示课本第15页第2题。 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填一填。 4出示课本第15页第5题。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复备: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

28、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 谁来把他们的做题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 出示课本第15页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 出示课本第15页第8题。 从图上你能找出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信息?请你提出两个数学信息。 你会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观察,列式计算,教师再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三、拓展思维。 出示课本第16页第9题。 小组比赛,看谁说的最多。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358 19109 1138 1789 1376 1688 1569 1028 1459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做个减法表 课时

29、 1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 2、 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在整理的过程中按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 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们,精灵兔给大家写了一封信,谁愿意打开这封信? 教师出示信封,请一位同学打开信,教师读信。 内容是:小朋友们好,我是数学王国里的兔精灵,听说你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我是来请教大家的,首先请你们计算几道题好吗? 小朋友们算得真快!这

30、些算式是大家前一段时间一直学习的,它们的计算结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整理算式 1.独立观察思考,探索整理算式的方法。 教师选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出现:按被减数整理,例如112,113,114 按结果整理,例如先写结果是9的,再写结果是8的 2.小组讨论,整理算式。 通过交流比较,先选定一种整理方法,再明确每位小朋友的分工,最后打开信封拿出算式卡片整理。 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巡视,明确整理的方法及小组的分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完成任务。请一个小组集体上讲台在大黑板上整理算式。 3.全班交流整理结果。 以展示“小组整理作品”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每复备: 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31、作品,边展示边讲解整理的方法。 4.根据整理结果探索减法表中的规律。 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减法表,说说有什么发现。 组间交流:各组选派代表,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5.集体总结:出示一个完整的减法表,分别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展示规律。 教师拿出精灵兔的信接着读:小朋友们太棒了!会动脑,善于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你能告诉我这节课你的收获吗? 三、游戏 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呀,老师给你们每个人还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呢,快来看看吧! 如:结果是9的离开教室,结果是8的离开教室 游戏完成后,结束整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112 122 132 113 123 132

32、 114 124 132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学习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 1、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 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

33、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 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和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一是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获 得观察的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教科书中“观察大象”,图中小猴与小猫分别从两个 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只大象,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来辨别它们各自看到的大象是什么形状,这就是“看图观察”,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

34、状。 单元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学习课时: 看一看 1课时 看一看 1课时 共2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看一看 课时 1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35、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 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

36、样的呢? 同一方向观察。 复备: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四、多种练习,巩固知识。 1.比比谁的反应快。老

37、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洋娃娃的不同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是哪一面,然后快速说出来。 2.课件出示校园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五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从侧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看一看 课时 1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

38、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猜一猜 1.这是淘气从上面看到的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魔方、粉笔盒。 2.这是笑笑从侧面看到的一个物体形状,是一个长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书柜、衣柜。 3.现在,淘气和笑笑一起走到他的正面去观察,它是什么呢? 长方体的箱子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1.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部位,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课本第20页主题图:有三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他们分别看到了汽车的什么部

39、位?分别是第几幅呢? 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再小组中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A. 小华看到了警车的车门。 复备: B小亮看到了警车的车牌。 C小明看到了警车的警灯。 为什么小明看到了警灯呢? 3.小结:观察物体除了从侧面、后面观察外,还可以从上面观察。 4.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呢 学生汇报。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是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2.观察小组同学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面,然后变换位置再观察。 3.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在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分别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拓展延伸 放一热水瓶于教室正中,学

40、生围坐在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出来。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从侧面看 从后面看 从上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课后反思 第 三 单元 学习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

41、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教科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及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位值制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学习课时:7课时 数花生 1课时 数一数 1课时 数豆子 1课时 谁的红果多 1课时 小小养殖场 1课时 做个百表数 1课时 练习二 1课时 教学内容 数花生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