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636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浅谈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团结中心学校 唐剑 当前,课程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怎样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我认为,为人师表当标榜师德;顺应时代则需更新教育观念;浑厚的教学功底加上健康科学的心理素质、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念和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都应当是当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行为人师,师为人范。 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最值得学生尊敬和热爱。只有师德崇高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提高教师各项素质的动力,是教师形象的突出体现,也是办好一所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个人把自

2、己从事的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职业,而不倾注全部情感和心智,那么这样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绝对成不了教育家。爱生,是师德之灵魂。只有具有崇高责任感、事业心,具有高尚人格魅力,把教师当作毕生的事业的教师,才能穷尽毕生精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二、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思想观念永远是指示人们前进的上层建筑。作为一名新型教师,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思想。 事实证明: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发展规律。我们应该努力的去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坚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

3、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广阔的时间与创新空间。我们的教学应该不再以成绩为标准,要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思想进步才能给学生当好引航者的角色,才能培养出祖国优质的接班人。 三、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能力是关键 教师的能力是教师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预期的重要基础。教师,本身就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的角色。这个角色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去当任,他必须要足够的能力去掌控课堂,维护课堂秩序,为学生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那么教师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体现在教法、

4、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但老师们比较忽略的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作用。试想,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又怎么去学习知识?我想,即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再强,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上,教师如何取得教学的成功?只有教师把强烈的感情带入课堂,真正进入角色,以情动人,既生动活泼,又循循善诱,师生间感情水乳交融,才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感染学生尽情的享受思维碰撞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敢与教师开展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真正的享受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因此,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5、也是教基本功的一个方面。 四、健康的心理素质,保证工作开展的动力。 现今,心理问题对人的成长影响越来越强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心新时代的教学工作。随着物质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认为作为教师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前提必须要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在学校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调查表明,能做到克制自己,意志坚强,乐观大度,心理健康的教师不占多数,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何等重要与迫切。所以我们要经常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保持健康的心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保持

6、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热爱,执著的追求,乐于奉献,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心境愉快,要善于自我调节,做自我情绪的主人。在遇到困境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学会自慰,保持心理平衡。其次运用合理有效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工作有创造性,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并能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适应教育改革中不断深化的形势。多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要以诚相待,多称赞别人的优点,能够悦纳他人并能自尊自信。面对新环境、新领导、新班级,要很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乐观大度豁达宽容。教师保持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以自己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五、终身学习观念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发生了翻

7、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形式也不断变化,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断磨砺自己,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党和国家把培育祖国人才的重任交给了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做好我们的工作,宽容的胸襟,是我们开展工作和团结他人重要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来壮大自己的胸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就够用了吗?“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更何况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新,教学

8、方法新,教学观念新,教师还是那一桶“死水”,是绝对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不断进修学习,以吸收新的营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对“应终身学习”“向学生学习”“要学习非本系统专业知识”等新时代教师必备的要求上认识并不明确,尤其是初中教师,不少人认为教个初中,大学毕业,知识够用了。因此,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拓宽“活水”渠道,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收活化新知识,厚积而薄发,对实施课程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六、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课程改革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

9、师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人,对于学生在提出的质疑、争论还不能采取悦纳的态度。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工程,在学生的各项素质中,创新素质应当是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才能尽快尽好地成长成才。教师的创新素质,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方面,更应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爱护和培养;要保护并支持学生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质疑,敢干同权威争论,敢于同教师展开思维对话。让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前进的助推器,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跑人。 总而言之,现代教师不仅应具备崇高的师德,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还要保持强大的教学战斗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才能追随时代的脚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