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896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新课堂,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实践证明,良好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难怪美国的一些教育家认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新课堂,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使课堂教学焕发巨大的生命活力呢?我认为: 一、提问应重视语言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媒介,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

2、堂提问时就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加强用语规范。 教师应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在表述问题时力求自然、简洁、通俗,符合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领悟。在农村中小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随心所欲,一会儿是普通话,一会儿动用土话、白话,这样表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理解了问题,但长期如此,不利于学生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用普通话表达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将来的社会交往,这也有孛于国家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明确规定。 教师提问的语言还应该做到严谨,注重科学性。提问时要使用标准、规范的词汇,不要说错字、白字、病句;对数学的概念、定理、1 符号等应准确地讲清楚,不能犯科学性和知识性的错误。

3、我曾见过以为教师在教学加法时,随手抓起几根粉笔,就给学生做演示:大家看老师左手有几根手指?,再看看老师的右手拿着几根粉笔?。合起来一共是几根?。接着教师让学生口头编加法应用题,于是有的学生说:“我家有2个篮球,5个人,一共是多少个?”这位教师因为懒惰,选取的实物教具不当,不注重科学性,语言不严谨,把不是同一类的加在一起,闹出了笑话,也把学生教糊涂了。 二、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一些教师因教学内容多,怕课堂提问费时,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提问时只叫表达能力强的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多数学生成了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他们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就会对学科失去兴

4、趣,在课堂上开小差,导致斗志的严重丧失。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获得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知识水平的问题,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较高层次的提问要发挥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才能,中等水平层次的问题就留给中等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一些较浅显的要求,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积极的强化。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他2 们的性格特点不尽相同,对回答问题可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学生的发言也往往是不均衡的。教师要给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以大致相等的回答问题

5、的机会。一些善于表达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过多地占用说话机会,教师应对其进行引导,提出建议,不使有些因为词语含混、表达不清而被挤占说话的机会;对那些不愿意参加交流、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要留心他们,将注意力适当地对准他们,促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时要给予多一点的启发,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不支持行为给予制止,创造一个安全的课堂氛围。 课堂提问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兼顾学习困难生,我们教师往往对学困生回答问题不够重视,对他们的回答,教师等待的时间比较短,教师更倾向于直接告诉困难生答案或叫其他学生来回答,而不是尝试通过给困难生提供问题的线索或换种方式提问降低回答的难度,对困难生

6、的回答所作出的反馈非常简短,对他们的见解很少采纳和使用,这些做法显然不利于促使困难生的进步和提高。学习困难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要因人而异,适度提高。课堂上要对困难生多一点的提问,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相信即使是废铁也有熔炼成钢的成分,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三、提问要避免“满堂灌”,勿使提问流于形式,流于表面 当前的课堂确实可以看到教师的提问比以前多了,学生回答的热3 情十分高涨,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如果我们就问题的提出给予冷静的分析、揣摩,我们会发

7、现教师的一些做法还是流于形式,流于表面,课堂表面上的热烈气氛并不代表学生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和要求。一些教师依据教案的设计问出一连串的问题,有的甚至一节课问了上百个问题,把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现时的“满堂问”。想一想,一节课就那么长时间,学生哪有时间进行思考。 课堂上教师能提那么多的问题,表明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不会太高,学生用不着思考,随问随答。有的教师往往把一句完整的话截成几段,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答不到所谓的“标准答案”,大量使用只求回答是与否的“是非问”和选择性的问题,如:“鲁滨逊是不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是应该积极进取,还是应该不思进取?

8、”经常使用的还有特指问,如“请同学们看书本上的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这个是谁?那个是谁?”这些类型的问题本身大多数对学生的回答方式具有明显的限制,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不能够认为课堂提问越多,学生参与度就越高,教学质量就越高,而应考虑问题的价值。 四、对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善导 教师提问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智力等因素。把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抛给学生,全教学生思考,这对于概括、归纳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紧张的心理,甚至产生逆反消极情绪,造成“冷场多多”的场面。 4 一位教师执教小草和大树一课时,就曾遭遇到这样尴

9、尬的情形: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做好了准备,提出了一个问题“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吧小草浇灌成大树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一段较长时间的沉默,学生在座位上局促不安地变换自己的姿势,眼睛回避着教师的目光,充满了困惑。教师以为没有把问题说清楚,于是把这个问题重述了一遍,然而教室里还是雅雀无声。教师鼓励道:“同学们要积极地回答问题,勇敢地表现自己,如果回答错了,老师也不会怪你们的。”学生仍是默不作声。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师很沮丧,但又不好发作,只好把答案直接告诉了学生。 这位教师单纯地提出问题而不作任何启发,问题本身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10、也难怪学生会不配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地发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弄懂这句话是把什么比做什么;“把夏洛蒂姐妹的意志比作钢铁,这说明了她们的意志怎样”;“夏洛蒂姐妹由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震动英国乃至全世界文坛的作家,她们靠的是什么”。这样,教师进行适当地启发,提示思考的方向和途径,学生就会体会到:不懈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使夏洛蒂姐妹取得了成功,她们的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培育成的。也就理解了作者这样比喻的目的。 五、课堂提问不应只是教师的“专利” 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提问多是教师的行为,学生的主动5 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占据课堂提问的主体地位。通常,教师

11、在备课时,总是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按照教学程序和课堂结构来设计课堂提问的。试图通过课堂提问,来把握课堂教学的走向,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带着设计好的问题来到课堂,课堂提问对学生来说是有限制的。课堂,是孩子的。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把本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改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提问,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只有这

12、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勇敢地提出问题。对于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可能简单,质量低,可能不着边际,教师都应尊重,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其次,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引导和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揭示课题后,可让学生围绕课题自由地提问。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做题目?姥姥的剪纸技艺怎样?一位教师在教学量的计量时这样创设情境:一开课,教师就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量”字,学生的好奇心就会促使他们想到:什么叫做量呢?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做量,而是让他们自学课本内容,从课本上去寻找答案。由于学生有一种想知道答案的心理需求,看书就会格外地认真,提出许多好的问题。这位教师6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好的提问,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层层浪花;好的提问犹如一条纽带,架起师生间认识和情感的桥梁;好的提问,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教师应掌握课堂提问的技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