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解读发言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918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解读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解读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解读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解读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解读发言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解读发言稿新课标解读讲座稿 驻马店市第七小学 刘峰 尊敬的各位同行: 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对新课标进行了再次研读,每一次研读都会有着不同的收获。今天既然是以“诗”为课例,我就结合新课标谈谈小学诗歌教学的一些体会。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在传统的古诗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沿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释题目解难字译全篇说情感齐背诵。结果,本来意蕴深厚、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简化成解词、背诵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效率低下而无趣。我校以“激行、探行、导行、行动”为模式开展“行为课堂”的研究,我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 激行以情感做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课标指出:“语文

2、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热爱之情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首先教师要有激情。在古诗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课、每一节,都要找准激情点,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充满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绪;赠汪伦充溢着对深厚友情的赞美之情。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以情激情,找准情感的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和感召下去学习语言,去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营养,进而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探行着眼语言的积累,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积累诗文,课标有了具体要求。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是最好的教

3、材。我在“行为课堂”中,注重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积累,培养语感。比如,我在班上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周一诗、每日一诗、每节课前3分钟诗词句积累的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在说话或习作时也能用上一两句古诗。教学过程中还采用讲诗词中包含的故事、诵读接龙和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积极性。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学校开设了每周一次以诵读古诗文为主的晨读活动,由全校语文老师来承担这个任务,每周通过学校广播给全校学生推荐一首唐诗或 1 者宋词,组织全校学生集体学习、集体诵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品位。 导行淡化诗意讲解,倡导自主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

4、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积淀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审美的结果也就不会相同。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在学生自主探行的基础上,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巧妙的引导。在引导中,我重视幻灯、图画、乐曲、多媒体等等方式的整合。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的“劝”、“更尽”、“一杯酒”这些词,教师通过情境模拟、教师引读、想象画面等形式进行有机引导,尤其是老师说:“你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来表现吗?”“你这样的朗读肯定有着不同的理解。”等话语,充分表达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行动开发课程资源,拓展阅读范围

5、不管是探还是导,最终落脚点还是学生的自主行动,形成学习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我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拓展阅读、引导联想和多方链接的方法,每讲一首古诗之前,都要让学生到课外去搜集与该诗相关的其它古诗进行诵读。例如,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之前,就布置学生去搜集与本诗有关的时代背景、诗人简介、以及相关的送别诗等资料,这样,在课内学诗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说出很多与课文中诗句相关的其他诗人的诗句。课后还让学生再去积累相关的诗,或者用学到的方法去学习另外的诗。“功夫在诗外”,有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相信学生会终生受益。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做到脑中有“标”,即新课标;心中有“生”,即以生本理念为指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校“行为课堂”的构建中,我们还将与课标为伍,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本课堂中,享受幸福教育。 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