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公害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无公害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螯虾养殖的环境条件、投入品要求、繁育、成虾养殖、成虾捕捞和病害防治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广水市克氏螯虾的池塘养殖。 二、环境条件 1、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必须建在四周无任何污染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以及交通便利的区域。 2、水质条件 水质清晰、无异臭异气异味,水源来自天然湖泊和河流,养殖水体无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三、投入品要求 1、饲料 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等要求鲜嫩无污染,各种动物性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 2、肥料 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必须无毒无害,使用时须经
2、发酵、消毒处理。 四、龙虾繁育 1、选择时间 上年78月或当年34月。 2、放养前准备工作 彻底清池消毒:放养前20-30天,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进行消毒。 施足基肥:每亩用腐熟禽畜粪500600kg,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栽种水生植物:栽种水生植物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 子菜、伊乐藻、喜旱莲子草等,栽种面积为1/3-2/3。 3、亲虾要求 附肢齐全、健全无病、活动能力强、个体体重3050g以上。 4、繁育 亲虾放养密度:每亩投放亲虾40-60公斤。 亲虾消毒: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 不搭配其他鱼种。 投喂饵料:饵料有新鲜水草、豆饼、麦麸、
3、螺蚌肉、家禽下脚料。 孵化时间:4070天 及时采苗: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用地笼进行采苗。 五、成虾养殖 1、池塘要求 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5m左右,池底要求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埂四周用塑料薄膜、网片、钙塑板或水泥板等架设防逃设施,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和龙虾逃逸。 2、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75公斤/亩全池泼洒,或每亩用20公斤漂白粉兑水全池泼洒。 3、水草种植 沿池四周浅水处种植池塘面积30%左右的水草,供龙虾摄食、隐蔽、栖息和脱壳。此外,可在池底用水草扎成草堆建成人工巢穴一般10公斤左右/堆、30堆左右/亩。 4、施肥 虾苗放养前每亩施用发酵有机肥500kg,培育饵料生物,
4、饲养中后期随水位加深,追施有机肥100公斤/亩,追肥时间间隔视水色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3540cm。 5、苗种投放 投放要求:规格整齐,一次放足。 虾苗质量要求:体质健壮、附支齐全,无病无伤,活动力强。 放养时间:冬季放养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夏秋选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 虾苗消毒:放养前要求用5%食盐水浴洗10分钟。 虾苗投放前预处理:如果虾苗离水时间长,应先将虾种在池水中浸泡1分钟,提起臵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3次。 投放密度:一般以投放3cm左右的幼虾2-4万尾/亩为宜。 6、饲养管理 (1)饵料: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幼体等水生动物;有各种水草、麸皮、豆饼、青饲料等植物性饲
5、料;螺蚌肉、动物尸体、禽粪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 (2)投饵次数:每天上午、下午各投一次,以下午1次为主。 (3)投饵量: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6-10月份,水草按虾体重的8%左右投喂。 (4)投饵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7、水质调节 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4g/L 上,PH值7-8之间,透明度3540cm左右,每半月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用生石灰10公斤/亩。 8、日常管理 坚持巡塘,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保持水位稳定,防逃防病,清除敌害生物。 六、成虾捕捞 当成虾达到30g/只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方法多采用地笼捕捞,捕大留
6、小。小龙虾在11月份,水温低于15钻入洞中冬眠,这时就较难捕获,一直要持续到次年的3月份,水温回升到15以上,小龙虾苏醒后,爬出洞穴摄食时,方可捕捞。 七、病害防治 1、预防措施 坚持以预防为主,无病早防,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在放养虾苗前,养殖水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进行虾体消毒;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池水水质。 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腐败变质的饲料,在饲中可添加光合细菌及免疫剂。 2、常见疾病治疗 在克氏原螯虾疾病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NY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操作。 甲壳溃烂病 病原与病症:此病是由几丁质分
7、解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严重时,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治疗方法:每亩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每立方水体23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 纤毛虫病 病原与症状: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聚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上,大量附着时,会防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用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0.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