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7642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王云才 考试复习资料 1.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 3.景观生态规划:指将生态性原则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主要是通过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最优利用方案、对策及建议的景观规划途径。 4.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选择合理的指标,对景观环境和景观资源进行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利用方式和发展规划,从而划分景观资源一景观环境的适宜性等级,达到资源与环境的

2、最优化。 5.景观生态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景观斑块、廊道、基质在空间上形成的景观镶嵌体的特征。 6.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格局,即在景观中都存在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他们是由景观中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组成,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位置关键性的空间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关键性的空间元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即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7.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改变现有的现行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

3、8.生物通道是联系斑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间的连通性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通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对十生物群体而言,通道具有隔离带和栖息地等多种功能。 9.景观敏感度是指在人与景观相互作用以及人对景观认知的过程中,景观处在一个极易发生变化并呈现在景观及其环境系统中的特征。景观敏感度通常包含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认知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三个方面。 10.景观生态分析界定为在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本手段的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基于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反映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相

4、互头系为基本目的的景观要素的生态分析。 11.自然界面:生态交错带,又称生态过渡带和生态脆弱带。生态交错带指特定尺度下生态实体之间的过渡带。在林、农、草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交错带,即景观界面。 12.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逐步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一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并随对环境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寻求最适宜于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即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综合体现出协调的自然生态伦理、持续的生产价值伦理与和谐的生活伦理。 13.生物通道连续性:通

5、道在空间上、功能上及物质流动上的连续性,表示生物通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通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 14.生态过程分析是指一定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在时空尺度上发展、进化、演变的过程分析。 15.生态系统健康是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定义的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和表现。一方面要具有满足社会合理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 16.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续性及生态过程、功能联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指标,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 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定义:在研究海洋环境中岛屿上的物种成分、数量及其变化

6、过程时提出来的。 两效应:岛屿面积效应,即岛屿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越多;距离效应,即靠近大陆的岛屿的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 应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直有深远影响。 岛屿生物地理学现在已经不只是局限于陆桥岛屿和海洋岛屿物种丰富度与面积关系的研究,它已经扩展到陆地生境岛屿的研究中去了。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廊道效应 定义:廊道效应是指城市交通廊道产生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综合效应,并由其效应对廊道周边用地价值的影响作用。而且廊道

7、效益由中心向外逐步衰减,遵循距离衰减率。 类型:城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为主,本文侧重研究城市人工廊道中的轨道交通廊道。应用:利用廊道效应实施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规划控制;用以指导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收购与储备,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基质判断标准: 相对面积上的优势: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它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如果某种景观要素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那么它很可能就是基质。空间上的连接度:如果某一空间在延续途中未被其它边界所穿插、隔离,空间是完全相连的,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是基质。对景观总体动态的控制程度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控制程度较其他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认为是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好、优势密度最高的景观要素类型往往也控制景观中的流。基质中的优势种也是景观中的主要种。基质主要是通过产生未来景观来控制景观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