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7694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智随法师 亦论随缘与攀缘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存在一个缘字。如何于万缘中得解脱得自在,则为修行人之用心处。菩萨因悟得缘生无性的道理,故随缘皆自在,随处得解脱。其于万缘不迎不拒,不粘不缚,虽身在缘中,而心超物外。如古德所言:万花丛中过,一叶不沾身。故佛门常言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众多行者,即以此为准,以随缘自誉,以自在自居,无论何缘,皆随而应之。细细思量,缘都能随吗?若是圣者,随缘能不变,自是无妨,如地藏菩萨虽居地狱而不受地狱之苦,恒享法喜之乐。若是凡夫,随缘迷性,心随缘变,还能任意随缘吗? 静观世间,缘有种种不同。有善缘有恶缘,有净缘有染缘,有浅缘有深

2、缘,有弱缘有强缘。身为凡夫,欲得佛法实益,今生解脱,有些缘可随,有些缘实不能随也。有些缘不能攀而当拒,有些缘则不能不攀也。以遇缘不同,果报自异故。如水遇极寒之缘,则结成冰;遇极热之缘,则化成气。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缘之重要,以此可知。故凡夫之修持,当择缘而行、择缘而居,所谓近朱而远墨。若无不变之守持,妄效菩萨之举,一任随缘,只会被业缘所牵,随波逐流,为心走使,岂能如菩萨一般随缘不变,悠然自在? 静静思量,凡夫所谓之随缘者,多是被业缘所牵而不得不为之也,冠以随缘之名,实无随缘之实。无始劫来,我们都在随缘,随的什么缘呢?无非是轮回之缘,染污之缘。至今犹在生死苦海,即是明证也。善导大师云:旷

3、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可知,我们无量劫来,所随的都非出离之缘,以致于常没常流转。故生死凡夫,随缘当随解脱之缘、清净之缘。然解脱之缘何在?善导大师言正由不遇好强缘,致使轮回难得度。可知好强缘是何等重要,观一代时教:一切解脱之缘中,弥陀本愿之缘,最为强大;一切清净之缘中,西方净土之缘,最极清净。此一特殊之缘,是为增上强缘。缝遇增上强缘,随顺弥陀大愿,则无论何人,皆可一生成办,往生成佛。有此无上大利,其他缘可以不随不攀,此缘则不得不随,不得不攀也,而且当念念不舍,毕命为期。 未断惑业之凡夫,遇染缘则恶因增长,遇净缘则善因增长。或永不得超生,或一念得解脱。如何择缘,实关系甚大。印光大师言:不变随缘宜随净,随缘不变莫随讹。可为吾人之指南也。 善导大师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更为净业行人指明当随之缘,当攀之缘。舍随缘之杂善,修专复专之念佛,即是随顺出离之强缘,必得往生成佛之大益。 故变化无常之凡夫,随缘不如攀缘,攀净缘,攀强缘,方合于解脱之道,而有益于己。有强缘为依靠,守定宗旨,正念直来,再随缘而不变则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