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美人桥上别.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7820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与美人桥上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曾与美人桥上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与美人桥上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与美人桥上别.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曾与美人桥上别曾与美人桥上别 昨夜未眠,临窗听雨。忽然想到唐代刘禹锡的一首柳枝词,甚妙:“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千载之前这一首刘郎怀故的清丽短诗,却引出我的一番感慨。真不知与刘郎桥上作别的那位美人,生就何等闭月羞花的容颜,两人的情意又何等缠绵,竟让刘郎二十年后念念不忘,离愁别恨,刻骨铭心,精神上明显受到了刺激!倘若不是那美人故意弃他而去,又长期置之不理,那么我只好把这“恨无消息”的原因,归咎于是由当时交通和通讯的落后所致了。想美人一别,从此天高地阔,山重水复,舟楫不便,道路艰难,而邮政又处在雁传信鱼传书的阶段,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是正常的。那时人与人

2、的生离有如死别,也许一别就是一生一世。因此那时的离别,别得真,别得痛,别得悲!因此现代人写不出刘禹锡那样的诗,我们找不到感觉! 前不久在一个饭桌上也与友人谈到类似的话题,朋友断言,现代人是没有离愁的,因为交通太方便了,通讯太快捷了。是的,现代人相隔两地,要想见面,只需购张机票,随时飞来飞去;要想对话,只需掏出手机,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一个短信就发过来了。时至今日,如果有谁还打算用写信这种落伍的方式与人联系,不是被人看成酸腐,就是被人看作矫情。现代人有时也与美人分别,但正常情况下只会暂别,更没有谁会恨无消息地耐心期待二十年,二十年后哪个还想打听今日之美人?所以,假如刘禹锡生于现代,并且还要写诗,

3、他的诗只能这样写:“浊江电杆立千条,两个月前大铁桥。曾与美人桥上别,天天通话到今朝。”当然,后两句也可写成:“曾与美人拥吻别,互发彩信到今朝。”刘禹锡甚至更可能写出这样一首诗:“E-mail往来万千条,夜夜网吧聊通宵。常与美眉网上见,活人初约在今朝。” 我不是在开玩笑,我说的是现代人的观念,和我们对待此类事情大致会采取的交往方式及态度。它充满夸张,但缺少一种含蓄;它是游戏性的,无所谓的,因而没有了认真、诚恳和执着。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步入发达的现代社会,却把真正意义上的情感留在了古代。 我的一位搞观念艺术的画家朋友,曾经在纽约生活了十多年,近日他在央视的专访节目中说,他不喜欢手机、电脑和汽车。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担心在崇尚技术的现代,科技对生活的无孔不入,会进一步导致人性的异化以及人类情感的浅薄与冷漠,这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还包括人对自然的情感,归根结底,仍然是人性。科技与人性,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对矛盾? 国外的科幻电影大片,常常把那些从高度文明星球降临的外星人描绘成冰冷而绝对理性的高科技怪物,其实隐隐透出的,是对未来地球人类的担忧,难道有朝一日,我们也会发展成那个样子?当然,这是幻想,但也是告诫。我想,未来社会无论发达到何等地步,科技永远都只能是人类进步的工具,而不应该成为谋杀人性的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