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8019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儿童的古诗档 有关儿童的古诗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这首诗写出了小孩的贪玩和天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

2、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简析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小儿垂钓 胡令

3、能 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点评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