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8130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7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主要内容,输血适应症输血规范及制度输血操作流程输血反应及处理制度,输血适应症,(一)急性出血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手术前如

2、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输血适应症,(三)重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四)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一:资中县人民医院输血前的检测规范(2014-6-16)1、凡需申请输血者,必须做输血前检测,检验项目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感常规

3、九项,及血常规,检测报告单放于病历内,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核查。,2、将以上检测结果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急诊用血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血感常规及血常规标本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注明:“已抽血感送检,结果未回”,因抢救用血用交叉配血标本做血型鉴定。3、常规首次备(用)血,必须先查病人血型,再开输血申请单,输血科按规定拒收未填写血型结果的常规输血申请,特别提醒护理站,首次输血前血型检测标本不能与交叉配血标本同时采集。,二、临床科室输血评价指标(即输血指征管理)(一)、红细胞悬液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

4、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血细胞比容0.2时可考虑输注,ICU病人血红蛋白90-100g/L,红细胞压积27%30%可输注.对严重冠心病和肺疾患患者,如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Hct可突破30%.外科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l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二)、血 小 板 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的患者.(1)外科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溶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5、.内科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2)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司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人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三)、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

6、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外科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时,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时输用.一般需输入l0l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四)、新鲜液体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五)、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不伴有贫血的烧伤早期以及某些内科,儿科疾病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以丧失水分或血浆为主,要根据情况输用晶体液,血浆,白蛋白.大面积烧伤,肝硬化,慢性肾炎等低血浆蛋白血症的患者,当血浆总蛋白低时,可输用.,(六)、洗涤红细胞 用于

7、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七)、冷 沉 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因子浓缩剂。,(八)、全 血 内科用于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排出量的增加双氧高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

8、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一: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一)、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必须在采血管上贴上条形码标签。,(二)、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共同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后方可抽血。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三)、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

9、请单,重新采集血标本,原标本留输血科保存,备查。(四)、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五)、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六)、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实施输血。,(七)、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

10、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方可离开。(八)、输血核对内容记录于护理输血安全记录单上。,四、输血注意事项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液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的医医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

11、好记录。,4、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治疗抢救的同时,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3)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进行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菌种检测;6)遵医嘱尽早检测血常规、

12、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遵医嘱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一次性输血器的操作流程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每支产品小包装密封完好,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2、撕开小包装,拔出插瓶针保护套,将插瓶针插入经消毒过的输血瓶塞内。3、倒挂输血袋,放松流量调节器,排尽导管内空气后,关闭流量调节器。4、把静脉针(注射针)按无菌操作方法刺入静脉血管,并固定下来。5、逐渐松开流量调节器,观察血滴情况,直至所需的速度。,操作方法:1、用止血钳将塑管根部夹紧,常规消毒,自胶皮套下1cm处用无菌剪刀剪断,然后将输血器粗针全部插入断端,将胶皮管取下.塑料管外用胶布固定一周即可。2、塑管末端

13、插人法 操作方法:将塑管常规消毒,以末端为中心,将输血器的粗针头沿塑管末端插入,然后将胶皮套取下固定针头。这二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袋装血小板、袋装血浆等血液制品。,注意事项:1、本品无菌、无热源、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2、灭菌之日起,灭菌有效期3年,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3、贮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蚀气体、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的环境内。4、包装破损,保护套脱落,禁止使用。,输血过程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输血安全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

14、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4、2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前由两、血袋共同核对: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5、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

15、输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6、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7、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

16、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9、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10、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1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12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1)全血或红细胞 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则应废弃。(2)浓缩血小板 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 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

17、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13有多种成分血液成分需要输入时,应优先输血小板。14输血过程中监测(1)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分钟)。(2)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3)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至少保存一天。,15.血液加温问题(1)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时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要加温的情况为:大量快速输血,成人大于

18、50ml/(kg.h);婴儿换血;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2)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16加压输血问题:加快输血方法是加压输血,加压输血应在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若没有加压输血设备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种:(1)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气胀起来,便可起到加压的作用。(2)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加压方法,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1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并返还血库保存。1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次日由工作人员送回血库至少保存一天。19严禁一位护士同时予两个患

19、者核对血交叉、采血、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核对血交叉、采血、输血。同时输注不同的供血者和、不同成分的血制品,一定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20输血前必须确认患者已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二)输血反应处理制度1输血反应发生原因是一般由于:血型不合;血液污染;热源性物质;大量输血;同种异体蛋白等引起。输血存在一定风险,临床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查对制度。2发生输血反应,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3.立即通知医生及输血科,并报告护士长,遵医嘱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4发生输血反应,保留原始剩余标本及时送血库保存备查。5发生输血反应,科室应及时将信息反馈

20、到输血科、医务科、护理部。6发生输血反应后,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纠纷。,临床输血标本运输制度为保证生物安全,防止院内感染,以及输血安全,特制订输血科标本运输制度:1、配血标本由临床护士采集后,应及时送往输血科。2、配血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放于密闭有盖透明不易碎且方便运输的容器中。3、严禁将配血标本和其他检验标本混装运送。4、运送过程中,应使标本处于适于的环境温度中,且应避免剧烈振荡。,5、配血标本应和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一同送达输血科。6、配血标本应由临床医护人员或受过专门培训的护工运送至输血科,严禁由病人家属或其他人员运送标本。7、配血标本送达输血科

21、后,运送人员和输血科接收人员共同核对配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上病人的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床号是否一致,并检查配血标本有无溶血、破损、受污染、采血量是否合适等,并做好标本交接记录。,资中县人民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一、输血知情同意书(一)输血知情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二)输血知情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输血前九项,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三)输血知情同意书签署时,已抽取输血前九项检测标本,未出结果者,应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并注明补填时间。(四)输血知情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二、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一)决定输血前应

22、做血常规检测,以辅助决定是否符合输血指征。(二)输血前病程记录应有输血原因,输血指征描述。(三)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四)输血后病程记录中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五)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六)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七)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八)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三、出科病历输血相关内容质检规定 各临床科病历质量检查小组应对出科病历中输血相关内容进行以

23、下检查,合格后出科。(一)病历中附有输血知情同意书。(二)输血知情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三)病历中附有输血前九项检测报告单。(四)病历中附有完整的输血记录单。(五)输血前有血常规检测报告。(六)输血后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相关记录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效果评价表。(七)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失血量,输血量记录。,谢谢聆听!,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

24、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

25、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

26、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

27、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

28、,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

29、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

30、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

31、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