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8313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大陆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望大陆 教学设计望大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望大陆这首诗,感受诗歌的抒情韵味。通过简单介绍诗人平生以及写作本诗的背景,初步体会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2、认识“兮”“殇”两个生字,知道这首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终又不相见的悲痛之情。 3、通过对作者平生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在情景中诵读,感受作者人在台湾,心系故乡的思乡之苦,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诗人平生及写作背景,背景音

2、乐。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诗人 课前调查,家长在外打工同学,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打工在外的亲人,一般都会做哪些事情?-导出,中国人浓浓的乡情。 简要讲,冯骥才这篇文章。 如今,报知春节迫近的已经不再是腊八粥的香味,而是媒体上充满压力的热火朝天的春运了。每入腊月,春运有如飓风来临,很快就势头变猛,愈演愈烈;及至腊月底那几天,春运可谓排山倒海,不可阻遏。每每此时我都会想,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种一年一度上亿人风风火火赶着回家过年的景象? 1 / 5 我们一直把春运当作一种客运交通的非常时期,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千千万万农民进城打工带来的特殊的交通狂潮,春运的任务只

3、是想方设法完成这种举世罕见的客运重负。可是,如果换一双文化的眼睛,就会发现,春运真正所做的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 前些年在火车站碰到的一个情景使我至今难忘。大约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吧,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子赶火车回家。火车马上要开,车门已经关上。这男子急了,大概他怕大年夜赶不回去,就爬车窗。按常规,月台上的值勤人员怕他出事,一定要拉他下来,车上的人一准也要把他往外推。但此刻忽然反过来,车上的人一起往窗里拉他,月台上值勤人员则用力把他推进车窗。那一刻,车上车下的人连同那中年男子都开心地笑,列车就载着这些笑脸轰隆隆开走了。为什么?因为

4、人们有着共同的情怀回家过年。 为此,每每望着春运期间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 应该说,那些虽然历经千辛万苦而能赶回家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总算可以到家,可以和家人团聚,但是还有很多人是无法一时回到家,与亲人团聚的,他们,只能望长空,空悲切,用明月,千里寄相思。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与乡愁有关的,人生漂泊,四海为家,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浪迹天涯的游子,便心起归航,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在王安

5、石的眼中,乡愁又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 2 / 5 的春风;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长相思;而到了现代,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眼中,乡愁便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那么在于右任老先生那里,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望大陆这首诗。 2、学生自由朗读学习链接,了解于右任写望大陆的背景。 3、通过学习链接中“羁留“一词,了解于先生的苦衷,从而理解只能“望故乡,望大陆”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苦,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二、学习诗歌 1、自读课文,小组内相互学习生字新词,师再检查。之后再次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指名检查学生对课文是否读通顺,指正。通过认识“兮

6、”,了解本文采用的是楚辞体的写作方式;通过对“殇”的字形拆解,记住“殇”的读音与写法,从而了解“国殇”的含义。 3、学习体会诗歌1小节感情。 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 指名学生读1小节,评价 师生交流得出要带着舒缓、悲伤、绵绵的思念、低沉等语调读这篇课文。 引出古诗: 3 / 5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眼,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简要解读这首诗,用古诗解读望故乡的深情。 古诗句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古诗句2: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简要解读这以上诗句意思,鸟兽尚能如此思乡,何况是人呢? 4、学习体会第2小节情感。 简要介绍 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希望祖国统一,好让更多的人能家人团聚。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位大诗人,在自己弥留之际,也作出了一首千古名诗,希望国家能够统一,引出古诗: 示儿陆游 诵读余光中乡愁 5、学习齐读第三小节 男生读第三小节诗词 想:诗人都望到什么?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盼望统一齐读最后一句诗词。 理解“山之上,国有殇”的意思 如何读出那种感情呢?指导学生练读。 指导结合板书“山之上,国有殇”,在全诗词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升华 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余先生望故乡时,他的家在在做什么? 交流 四、教师范读。全课结束。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