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读后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8318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者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朗读者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朗读者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朗读者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读者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者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朗读者读后感朗读者观后感 前几天见缝插针看了一下朗读者,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西德,高中生马歇尔放学途中突发疾病,得到美丽女子照顾,从此疯狂地爱上她,两人缠绵了一个夏季,感情像温度表中的水银柱不断升高。那女子汉娜有个习惯,喜欢听别人朗读,激情之余静静听朗读是他们经常地消遣活动。但这种年龄相差很大的感情注定没有结果,在秋风起寒潮至,温度表的水银柱比来时更快地直线下滑,在一次次争吵耗尽耐心之后劳燕各分飞,初恋到此结束。 看了三分之一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暴风把这部片子放在战争片这个分类里面。直到数年后两人再见,小男生是法律学校的在校生,旁听对纳粹分子的审判,而在被告席坐着的,赫然是他之前恋人汉娜,原来她

2、在二战期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看守,为了完成给后来的犹太女人腾出空间,她和其他五名看守每天都要选出几名女人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害;如果还能把这个恶行称之为工作职责的话,那一次率领劳动营女囚迁移,关押300名女囚的教堂被炸弹击中,这些看守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活活烧死而不打开锁着的大门,这种行径只能说是蓄意谋杀! 法庭要做不是证明暴行而是对暴行的施行者予以惩罚,是的,就像马歇尔的同学所说,奥斯维辛有上千的看守,他们犯了我们正常人所不可想象的暴行,就因为一个犹太受害者写了一本书谈到这六个看守,所以她们才坐到被告席上接受审判,而那些犯了更严重罪行的人因为无人指证却逍遥法外?!法律和正义并不等同! 法庭还

3、是按照它固有的轨道前进,丝毫不为正义没有伸张而脸红。从影片中看得出,这些女看守并不为自己的行为而悔恨,一个女看守还在被告席中织毛衣。而这些骇人听闻的罪行目前仅仅只是法律问题,请一个好的律师,拒不承认所犯下的任何罪行,最后与法官讨价还价,通过承认小的罪行照顾法官面子换取逃避更大的惩罚,这些法庭上惯用的伎俩似乎在过去已经解决,看起来还会解决她们的问题。当然,在这六个看守中,还有一个谁是主犯谁是从犯的问题,但在坚决不认罪的前提下,这个风险似乎也规避过去了。 但是汉娜是个例外,她承认了每天挑选女囚去毒气室,从工作职责角度有板有眼的解释这样做的必要性,否则那些新来的住到哪里?就像二战以后许多文章所谈到的

4、,德国人高度的服从性和纪律性使得他们毫无置疑地执行屠杀犹太人的命令,他们可以坦然自若地对着犹太人的后脑开枪,当天下班后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去野餐;也可以站在毒气室外倾听犹太人临死前发出的尖叫,回家后弹一曲巴赫的奏鸣曲。他们把这些仅仅当做工作,并以德国人一贯的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加以完成。话题扯远了,回到法庭上。汉娜不仅承认了自己做了挑选工作,还特意强调自己的重要性,每次挑选的数量比一般看守还要多;对于教堂火灾一事,也是她承认出于维护秩序的原因她们不能打开紧锁的大门放那些女囚出来。在我看来她痛痛快快地承认这些罪行不是傻瓜就是另有所图,直到法官拿出那次教堂事件的报告,追问何人所写时,可以想见被告席上其他

5、女看守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差,几个人尖着嗓子异口同声地指证是汉娜所写,异口同声地指证汉娜是她们的头,而汉娜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也予以承认。这时我的疑惑达到了高峰,这时候不是党委任命你做部门负责人,是法庭厘定主犯从犯的时候,你丫脑袋被驴踢了还要争这个! 这个疑问直到汉娜被判终生监禁,入狱收到米歇尔第一次寄来的录音带时得到了回答。-她不识字!连我这英语基本还给老师的人都认识“the little dog.”,她需要对这磁带才能一一分辨出,并且她给米歇尔写的回信只有只言片语,其字体宛如儿童。不得不说影片这个包袱抖得确实出乎意料,很难想象一个二十世纪德国女孩子居然是个文盲。但仔细想想,影片中还是有很多铺垫

6、,在与米歇尔在一起时总是不看书只听他朗读,在比克瑙邀请女囚给她读书,法庭为确定教堂事件核对笔迹时她面对笔纸久久毫无动作。而她在法庭敢于担当重任似乎也有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她不识字,为了表现她是个文化人,她愿意谈她的工作,愿意别人把她当做是一个重要人物,愿意享受被人重视的感觉,哪怕只有片刻,哪怕是在宣判她有罪的法庭上!为了这些她付出了下半辈子的自由!这是个十足的悲剧,即使是把她的罪行加上也很难说她是罪有应得。 而米歇尔则是另一种情形,我觉得它实际上是知道汉娜是文盲,在法庭发现汉娜说谎时也试图想去帮她,但另一方面,汉娜所犯的罪行让他难以接受,独自一个人徜徉在奥斯维辛之中,那堆积如山受

7、害者的鞋子,那狭窄逼仄的三层囚床,毒气室、铁丝电网让他很难原谅汉娜的行为,所以证明汉娜根本不会写字的努力在向他的教授解释时一次次被打断,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为始终没有实施。 这个矛盾之后也贯穿于米歇尔的后半个人生,一方面他不断给汉娜寄磁带,给她读所有能够找到的文学作品,荷马、契科夫等等,另一方面,从来不回复汉娜用她幼稚的字体写给他的信。可怜、憎恨和愧疚等等情绪在汉娜入狱的二十多年中一直困扰着米歇尔。在得知汉娜即将出狱,他到监狱去看她,除了冷漠之外,还不忘问她是否后悔。 事实上,有些情节我并不是很理解,米歇尔为什么对汉娜这么冷淡,汉娜在为获得重视付出了二十多年自由之后,却因米歇尔的冷淡在出狱前自尽,是不是还是出于她那种近乎于病态的得到尊重的渴望。不过我知道,电影不是用来解答问题的,而是用来提出问题困扰观众的,这些答案的寻求可能还会干扰我一段时间。 还有两点感觉要说,一个是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在剧中有较多的裸露镜头,泰坦尼克号之后凯特的星路似乎并不很通畅,大红大紫未见,好像也没有在好莱坞得到大发展;二是影片中看到不少熟悉的身影,许多是在帝国陷落里见到过的,比如米歇尔的教授之前出演希特勒,其歇斯底里爆发的场景被很多国内电脑高手所采用,犹太人原告的扮演者之前出演希特勒的女秘书。 最后抱歉一句,这个片子到底是哪国拍的我到现在还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