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习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8325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诊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望诊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望诊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望诊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望诊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诊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诊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望诊习题望诊习题 一、填空题 1、狭义的神是指 。 2、失神的面色表现是 。 3、失神的临床意义是 。 4、假神的临床意义是 。 5、正常面色是 。 6、主色是指 。 7、面色青主 。 8、面色红主 。 9、面色黄主 。 10、面色白主 。 11、面色黑主 。 12、囟门凸起多见于 证。 13、瘿瘤多由 所致。 14、发黄稀干枯者,为 。 15、五轮学说认为,黑睛属 ,称为 轮。 16、小儿食指络脉色淡为 ,色滞为 。 17、呕吐物清稀无臭,多为 呕;呕吐物秽浊酸臭,多为 呕。 18、淡白舌主 。 19、黄苔主 。 20、察舌质重在辨 ,察舌苔重在辨 。 二、单选题 1、惊风证面色青的特点是

2、、阵发性面青 、鼻柱口周发青 、青紫 、青黑 2、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黑而干焦 、黧黑 、眼眶黑 、口周黑 3、目眦红赤多属于 、心火 、肺火 、肝火 、脾火 、胃火 4、小儿昏睡露睛为 、肝虚 、肾虚 、肺虚 、脾虚 、心虚5、小儿食指络脉诊法适用于( ) 、七岁以下 、十岁以下 、一岁以内 、三岁以内 6、口糜的主病是 1 、青黄 、青黑 、二岁以内 、心脾积热 、肝胆湿热 、小肠实热 、胃火 、肝火 7、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萎黄 、黄胖 、阴黄 、阳黄 、淡黄 8、“苦笑貌”,多见于 、麻风病 、肝风内动 、破伤风 、狂犬病 、白喉 9、气虚的面色多为 、白而无华 、淡

3、白 、苍白 、黄白 、青黄 10、下列除以外,均可出现囟陷 、吐泻伤津 、气虚 、脾胃虚寒 、惊风 、血虚 11、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里热 、表热 、血瘀 、惊风证 、里寒 12、痰少而粘、难咯出者多属 、热痰 、风痰 、寒痰 、燥痰 、湿痰 13、辨病邪深浅与性质及胃气存亡重在察 、舌质 、舌色 、舌形 、舌苔 、舌态 14、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痈 、疖 、疔 、疽 、丹毒 15、面色黎黑而肌肤甲错属于 、瘀血 、肾虚 、水饮 、肾绝 、脾虚 三、多选题 1、望面色中,黑色主病是 、惊风 、寒证 、水饮 、瘀血 、气滞 2、主病有寒热之分的舌象是 、绛舌 、紫舌 、青舌

4、 、灰苔 、黑苔 3、有神的病人可表现为 、肌肉不削 目光精彩 、神志清楚 、面红如妆 、语言清亮 4、以下哪些不属恶色 、青如草兹 、白如枯骨 、黑如乌羽 、赤如血 、黄如蟹腹 5、瞳仁缩小的主病是 、肝阳上亢 、中毒 、肝胆火炽 、劳损肝肾 、肺经热盛 6、过度肥胖的人易致 、相火亢盛 、聚湿生痰 、易患痨嗽 、易患暴厥 、血虚生风 7、绛舌的主病是 、表热 、湿热 、肺热壅盛 、阴虚火旺 、热入营血 8、腻苔的主病是 2 、痰饮 、湿热 、食积 、热毒 、瘀血 9、小儿指纹色青,主病是 、热证 、痛证 、惊风 、食滞 、脾虚 四、名词术语解释 1、神 2、主色 3、客色 4、阳黄 5、阴

5、黄 6、斑 7、疹 8、解颅 9、(舌)老嫩 10、痈 五、问答题 1、何谓假神?各有何临床意义? 2、五色的主病如何? 3、皮肤发黄如何辨证? 4、试述小儿食指络脉的色泽变化及临床意义。 5、怎样根据痰的性状辨证? 6、舌质颜色有哪些变化,各主何病? 7、舌苔颜色的变化有哪些,各主何病? 望诊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精神思维。 2. 晦暗暴露。 3. 精亏气虚,或邪盛神伤。 4. 脏腑精气耗竭已极,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6. 人的肤色面色一生基本不变者。 7. 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8. 热证、戴阳证。 9. 脾虚、湿证。 10. 虚寒、气

6、血不足、失血。 11. 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12. 实证。 13. 肝郁气滞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14. 精血不足。 15. 脾虚。 16. 虚证 实证。 17. 寒 热。 18. 虚寒证,气血两虚。 19. 里证,热证。 20. 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邪气浅深、胃气有无。 3 二、单选题 1、B 2、 C 3、 A 4、 D 5、 A 6、 C 7、 C 8、B 9、C 10、D 11、A 12、D 13、D 14、D 15、A 三、多选题 1、BCD 2、BDE 3、ABCE 4、CE 5、BCD 6、BD 7、DE 8、ABC 9、BC 四、名词解释题 1. 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

7、外在表现,亦称神气。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亦称神志。 2. 指人的面色出现偏红、偏黑、偏白等差异,一生不变者,称为主色,属生理性变异。 3. 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人的面色出现一些暂时性的改变,称为客色。 4. 是指面目一身俱黄,其色黄而鲜明,如橘子之色者,为湿热熏蒸所致。 5. 指面目一身俱黄,其色黄而晦暗,如烟熏状者,为寒湿郁阻所致。 6. 是疾病中皮肤上出现红或暗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下,摸不应手的色斑。有阳斑、阴斑之分。 7. 疹为红色,形如粟粒,高出皮肤,摸之碍手的一种皮肤症状。 8. 是指小儿囟门迟闭,二、三岁以上仍然骨缝未合的一种病症。属肾精不足,发育不良。 9. 老是指舌质纹

8、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主实证;嫩是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主虚证。 10. 指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灼热疼痛的一种疮疡疾患,属阳证。 四、问答题 1、假神是指原来失神的病人,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假象。如目光突然转亮,精神突然转佳,面色转为面赤如妆,活动灵活,语言转清,言语不休,食欲增强等。这是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的现象。这种“好转”是假象,属于回光反照,是临终的表现。 2、青色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面色青黑多为实寒;面色青灰为心阳瘀阻;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多在眉间、唇周、鼻柱见淡青。 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者属实热;两颧潮红者为虚热;颧红如妆者属戴

9、阳证。 黄色主脾虚、湿证。面色淡黄而晦暗不泽者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色淡黄虚浮者为黄胖,属脾虚湿邪内阻。面目一身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者为阳黄,为由热郁阻所致;黄色晦暗如烟薰者为阴黄,为寒湿郁滞所致。 白色主虚寒、气血不足、失血。面色淡白无华者,多属气血不足;面色 白者为阳虚或阳虚水泛;面色苍白,多见于亡阳或失血之人。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面黑淡暗者多属肾阳虚;面黑干焦者属肾阴虚;眼眶黑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者为瘀血。 3、皮肤、面色发黄首先应区别黄疸与非黄疸两大类。若兼见目黄者则属黄疸,无目黄者为非黄疸。非黄疸病的皮肤黄中,见淡黄枯瘦者为“萎黄”,属脾胃

10、气虚,气血不足。见面黄虚浮者为“黄胖”,属脾气虚衰,湿邪内阻。黄疸病发黄有阳黄、阴黄之分,黄色鲜明如桔子色,伴口渴而舌苔黄腻,尿色深黄,属阳黄,为脾胃、肝胆湿热所致;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畏寒口淡,苔白腻,属阴黄,为脾胃寒湿所致。 4、指纹色鲜红多属外感表证;色紫红多属里热;色青主疼痛、惊风;色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危重;色淡多属脾虚、气血不足等虚证。 5、痰稀色白者为寒痰;痰黄稠成块者为热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为 4 燥痰; 痰白量多易咯者为湿痰;痰中带血者为热伤肺络;咯吐脓血痰而气腥臭者为肺痈。 6、舌质的正常颜色为淡红,在病变中舌质可出现淡白、红、绛、紫、青等各种颜色改变。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11、或气血两虚。若见淡白湿润而胖嫩者,多为阳虚寒证;若淡白瘦薄,则属气血两虚。红舌主热证,若舌红起刺,伴有黄苔,多属实热证;若鲜红少苔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绛舌主热盛,在外感病中舌绛起刺为热入营血;在内伤病中舌绛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旺。若舌绛少苔湿润则多为瘀血所致。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干燥为热盛;淡紫或青紫湿润为寒凝血瘀.青舌主寒凝阳郁和血瘀。 7、苔色的变化有白、黄、灰、黑等变化。薄白之苔为正常现象,若有病也主表证,属邪轻病浅。白苔增厚主寒证、湿证。但在某些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瘟疫、内痈可见积粉苔;温病化热迅速,内热暴起可出现白燥苔。黄苔主里证、热证。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但苔见黄而湿润,舌淡嫩者则属阳虚水湿不化。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里寒证。灰而干为里热,灰而润滑为寒湿。黑苔主里证,或为寒极,或为热极,病均较重。黑而燥裂为热极伤津,黑而滑润为寒盛阳衰。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