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内涵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内涵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3月第26卷第3期绵阳师范学院JournalofMianyangNormalUniversiMar.,2007V01.26No.3文化内涵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鲍蕊(绵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四川绵阳621000)摘要: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比较单一,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面.乡村旅游的最大卖点是乡土文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并就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可持续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07)030100-03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成为2l世纪深得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确立2006年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后,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纷纷上马,乡村旅游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火红了一把.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山野风光,农事活动和乡村文化为吸引力,满足都市居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和追求精神回归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活动.其独特的乡土文化是其整个产品推销的核心和最大卖点.目前,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研究,但多数着眼于兴起原因,开发模式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乡土文化内涵研究不多.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土文化,把乡土文化
3、划分为三类;并通过对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一.乡村文化的界定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生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需求层次的日益多样化证明:没有文化支撑的旅游产品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界定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十分必要.大多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层次即有其独立性,又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l1我们也可以按照上面的三个层次来划分乡村文化,即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这三种文化即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形成了乡土气息纯厚的乡村氛围,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1.乡村物质文化乡村物
4、质文化是乡村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这种产品所表现出的文化.主要是以具体的实物为主,包括农民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外在显现部分.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竹楼,碉楼,五凤楼等都以具体实物的形式彰显着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成为旅游者喜爱的一道风景.2.乡村制度文化中国的文化根源在中国的乡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维护乡村社会的稳定,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比如现在很多乡村还有大队公社制度,每个村选出一个代表负责管理全村的事务;新生儿的满月礼,百日礼,抓周;婚礼还有纳亲,问名,纳吉等六礼,这些淳朴的礼仪制度与枯燥,机械化的现代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文化视差,激发了
5、游客猎奇和求索的心理,深受他们的喜爱.3.乡村精神文化乡村精神文化是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乡村居收稿日期:2005-12-03作者简介:鲍蕊(1980),女,硕士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100?民的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等为表现形式的乡村共同体所具有的心理结构和情感反应模式.它包括乡村的节日文化,家庭生活文化,艺术文化,游客只有在长期的接触体验中才能领悟.比如盛行于乡村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汉族传统节日.而且不同的节日里有不同的活动:春节放烟火,贴年画,对联,包饺子,拜年,走亲戚等;中秋赏月,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点灯笼;端午节的吃粽子
6、,赛龙舟等等.这些文化都是乡村朴实生活习惯和浓郁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对现代游客有着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近几年,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可避免.本文仅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品位不足和文化内涵不深这两个问题.1.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不高乡村旅游不仅因为其特有的田野风光,幽雅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了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的需要,而且中国人固有的乡土情结和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更加满足了城市人精神回归的心理诉求.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内在的文化品位是成正比的,只有注重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才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l3乡村
7、旅游地按其旅游内容可以划分为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和综合型(农家乐,古村落为代表)三类.目前,许多乡村旅游地开发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深入,其旅游景区只局限在农业观光的层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体现不足.有的甚至把乡村旅游简单地等同于农业观光旅游,只注重对农产品观光,农事活动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村文化内涵和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比如成都周边的乡村旅游地龙泉,毗县等地几乎都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打麻将,喝茶为主题,文化品位不高,造成了乡村旅游地千村一面的不良现象.2.乡村旅游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南开大学申保嘉教授说,对旅游现象的研究,应从经济中进去,从文化中出来.乡村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
8、方式,节庆习俗等都是乡村文化的积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游客心目中典型的乡村旅游形象就是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渔歌唱晚这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的画面.但是,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具电器和现代化设施都已抢占了乡村旅游地.开发经营者过分重视了从经济中进取,忽视了从文化中出来这一层面,开发前缺少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规划,造成乡村旅游地逐渐城镇化,不重视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使乡村特色大打折扣.三.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1.树立乡村旅游地的品牌形象旅游地的品牌形象是旅游地特色的体现.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地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比如丽江古城的品牌形象是家家流
9、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明珠,九寨沟以人间天堂,水的世界为品牌在旅游市场上大放异彩.乡村旅游地的开发也同样要注重对品牌形象的塑造,避免给人千村一面之感.如西递宏村以牛形村落闻名,乐山楗为以船型村镇闻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要充分挖掘这些特色的资源,树立旅游地的品牌形象,形成一村一面,错位发展,彰显个性,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在西递宏村等古村落旅游地旁边有个龙池湾乡村旅游地,该地独辟蹊径,以系列农具,粮食加工工具,山村特色餐饮为特色,以水力,畜力为系列农具动力,游客不仅可参观传统农具,品尝山野风味,也可以体验农民劳作之辛劳,特色突出,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深受游客的喜爱.2.注意营造纯朴的
10、乡土氛围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rurality)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游的动力源泉,乡村旅游生存的基础是乡村性或乡村地格(ruralityplaeeality).l4旅游者理想的乡村旅游地应是禾浪千重,古朴宁静,小桥流水,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画面.正如厦门大学人类学家彭兆荣教授在评述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时说道:乡村旅游与其说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游.也就是说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体验乡村恬静的生活方式,感受乡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比如歙县政府为保护徽派民居风貌,免费为农民修建具有徽派风格的住房,成功地保存了徽派民居建筑;大理喜洲村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居住白
11、族的传统民居,也使得白族民居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些民居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地营造了纯朴的乡土氛围,成为旅游者探幽访古的理想去处.?】0】?3.扩展乡村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性目前,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好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代名词.虽然观光旅游是不落的太阳,但单纯的旅游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产品创新上要动脑筋,重视开发以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乡里亲情和乡村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沉浸其中,获得娱乐的,教育的,审美的体验.比如四川毗县的农业观光旅游,为游客提供了做一天农民的旅游项目,包括摘果,插秧等
12、农事活动,增加了游客对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体验,让游客直接体验接触乡土风情,感受另一中生活方式,使乡村旅游成为他们难忘的经历.4.注重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展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乡村旅游地,特别是古村落型的乡村旅游地,为了接待游客和迎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强迫村里的居民搬离传统民居,腾空民居,把古村落变成只用来观赏的死板的建筑物,这种办法无异于杀鸡取卵.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地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乡村旅游地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是乡村旅游地的活历史.社区居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是古村落型旅游地的灵魂,没有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地就是建筑物的简单堆积,死气沉沉,缺少活力
13、.比如大理喜洲镇周城村每年举办的火把节上的男女对歌活动,当地人都穿上传统的白族服饰,场面非常壮观,游客完全可参与其中,感受白族男女纯洁的爱情观念.同时,在游客与当地村民的接触中,游客对本土乡村文化的好奇和极大热情,也会感染当地居民逐渐正视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乡土文化,不再妄自菲薄地效仿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和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参考文献:1王恩涌,赵荣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J.河北林业研究,2006.3刘志红.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人类学思考J
14、.昆明大学.2005,124127.4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5.5吴必虎.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6).6刘铁梁.如何提高乡村民俗旅游项目的品位J.旅游学刊.2006,(3).7叶萍,王柳云.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1.CulturalConnotation&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ChinaBAORui(DepartmentofHistory&TourismManagement,MianyangNormalUnivemity,Mianyang
15、,Sichuan621000)Abstract:Overthepastfewyears,somedentshavebeenmadeinruraltourism.Ingeneral,however,theproductswhichruraltourismindustrydevelopsaresimple,andtheculturalconnotationisnotabundantenoughanditremainsatthestageofsi曲tseeingtourism.Thetasteofruraltourismisnotenough.Thekeytokeepruraltourismsustainableisruralculture.Thewritingattemptstodefinetheconnotationofruralculture,analyzethereason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andthemisunderstandingofruraltourism,andthenitgivessomeadviceaboutexploitingculturalconnotationofruraltourism.Keywords:ruraltourism;culturalconnotation;sustainability?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