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58568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行动计划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报告一、重点产业方向根据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相关规划文件,优先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大力发展文化装备产业、积极改造升级传统文化产业。综合考虑产业需求及技术趋势,结合优势资源、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对区内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进行梳理、整合、细化、深化,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应重点发展新媒体、网络应用、数字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五个细分产业。二、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对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要素主要有四方面,并且对其分解内容进行重要性排序,明确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时间。表1 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市场需求要素序号需求要素要素内容重要

2、性排序时间1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1近期2生产要素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技术人才、创意人才、技术与创意复合型人才)2近期3资金(与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融资特征相配套的投融资支撑体系)3近期、中期4创意(能与科技项融合的创意创造)3近期、中期5技术(能与文化相融合的技术研发)3近期、中期6产品/服务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服务开发4中期7以创意创造带动产品/服务开发4中期8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模式创新带动产品/服务开发4中期9市场环境社会对文化和科技融合新兴领域的认知6中期、长期10培育文化和科技新兴产品及服务的应用习惯,形成规模化的市场需求5中期11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7中期、长期注.:近期

3、0-3年,中期3-10年,长期10年以上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增加值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比例,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总收入平均增速保持在地区经济增速之上,在网络应用、数字出版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0项以上具有重大影响力自主创新成果,塑造若干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科技品牌,培育和集聚一批文化科技领域领军人才和团队,培育出若干家千亿级、一批百亿级文化科技企业,涌现出一大批“专、特、精、新”的文化科技中小企业,在数字设计、新媒体等领域形成1-2个千亿级、8-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将海淀打造成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发展示范区、网络应用技术和业态策源地、数字设计创意辐射

4、区、数字出版内容创造核心区和动漫游戏应用模范区,成为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先行区。表2 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具体目标细分领域201320142015或远期数字设计基于EFI平台创新架构的系统软件技术研究启动研发新增产值2亿元新增产值4亿元基于Web服务的核心软件平台研究有效推进研发新增产值3亿元新增产值3亿元基于图形图像的检索和管理的商品化应用软件技术研究与应用启动研发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产值3000万元基于工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研究取得技术突破应用推广深度推广基于外观造型及动画演示开发软件环境技术研究与应用有效推进研发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3D扫描、3D打印等新型

5、制造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取得技术突破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基于Cult3D虚拟环境中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5000万元跨平台互动系统设计支撑技术的研究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网络应用IPv6安全技术研究新增产值5360万元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产值1.2亿元4G与IPv6结合技术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产值3亿元网络演进技术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产值1.5亿元OFDM技术研发有效推进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5000万元MIMO技术研发有效推进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5000万元HTML5技术研发取得技术突破并产业化应用新增产值2000万元新增产值

6、5000万元智能操作系统开发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产值30亿元跨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新媒体面向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内容运营支撑平台开发及运营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产值1.5亿元网络传输技术产业化应用应用推广应用推广三网融合接入网络技术产业化应用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对网站、电子报、微博、论坛等信息进行采集和智能分析研发并产业化应用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产值1.5亿元语音及动作交互、无线感应及身份识别、互动编辑研发并产业化应用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产值2亿元强化数字版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运营商及服务商防黑客攻击研发中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产值1亿元

7、新增和优化HTML代码,提高快捷性和兼容性研发并产业化产业化应用产业化应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产值200亿元新增产值300亿元立体视频重建与现实技术、装置开发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产业化应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产业化应用数字出版分布式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有效推进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4000万元数字内容保护路径及模式研究有效推进研发取得技术突破示范应用电子书3D渲染技术开发有效推进研发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产值5000万元电子书集成开发软件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产值5000万元HTML5技术研发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

8、用深度应用CSS3技术研发研发中取得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语义分析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应用推广深度推广多人协同编辑工具开发启动研发新增产值2000万元新增产值5000万元格式转换工具开发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3000万元数据转换工具开发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2000万元数据统计工具开发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3000万元动漫游戏轮廓特征点提取研究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4000万元顶点对应算法研究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3000万元光学传感技术研究与开发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3000万元手机游戏实现3D技术有效推进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4000万元跨平台技术及引擎开发

9、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产值5亿元场景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产值3000万元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应用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产值2000万元高仿真粒子效果技术研究启动研发取得技术突破新增产值3000万元四、研发需求凝练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围绕关系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环节,初步梳理出5个重点领域、47个关键技术壁垒,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3 重点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序号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1数字设计基于EFI平台创新架构的系统软件技术研究基于Web服务的核心软件平台研究基于图形图像的检索和管理的商品化应用软件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工业设计

10、的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研究基于外观造型及动画演示开发软件环境技术研究与应用3D扫描、3D打印等新型制造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基于Cult3D虚拟环境中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跨平台互动系统设计支撑技术的研究2网络应用IPv6安全技术研究4G与IPv6结合技术研发网络演进技术研发OFDM技术研发MIMO技术研发HTML5技术研发智能操作系统开发跨平台应用技术研发3新媒体面向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内容运营支撑平台网络传输技术三网融合接入网络技术对网站、电子报、微博、论坛等互联网信息进行采集和智能分析语音及动作交互、无线感应及身份识别、互动编辑强化数字版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运营商及服务商防黑客攻击新增和优化HT

11、ML代码,提高快捷性和兼容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立体视频重建与现实技术、装置开发4数字出版分布式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开发数字内容保护路径及模式研究电子书3D渲染技术开发电子书集成开发软件HTML5技术研发CSS3技术研发语义分析技术研发多人协同编辑工具开发格式转换工具开发数据转换工具开发数据统计工具开发5动漫游戏轮廓特征点提取研究顶点对应算法研究光学传感技术研究与开发手机游戏实现3D技术(使用Unity等引擎)一次开发尽可能适应各种平台的技术场景虚拟仿真技术研究三维动作捕捉技术使用高仿真粒子效果技术研究五、重大项目组织结合技术攻关方向及研发项目组织,围绕公

12、共平台建设、示范应用推广等环节,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数字设计领域,远程数字设计协同工作平台项目,创意设计转化平台项目;网络应用领域,三网融合应用促进工程、网络教育推广工程、互联网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新媒体领域,新媒体协同创新平台、三山五园文化科技应用工程、重大历史文化科技再现工程;数字阅读领域,数字阅读普及工程;动漫游戏领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工程等。六、编制技术路线图根据以上分析,在对上述研发方向及重点项目进行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产业技术路线图。图1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技术路线图七、工作措施和任务落实(一)工作措施1.做好资源对接和政策统筹深化资源对接,加强与高校、院所、央企等相关部门的

13、对接,用好用足中央、北京市在海淀的科研及产业资源。加强部门协调,加强与区委宣传部、中关村海关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长效沟通机制,推进文化企业进出口退税等税收政策的实施。强化政策统筹,形成架构完整的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针对性强的促进五个细分领域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实施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积极参与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优化和创新资金支持模式,促进支持模式由以补助、贴息、奖励为主向股权投资多元化转变。促进支持对象由支持单一项目向支持平台类项目转变。设立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孵化基金。探索施行由行业协会联盟、孵化器推荐申报的模式。

14、2.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和协同创新推进一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围绕4G技术、云计算技术、三网融合技术、多介质多形态内容发布技术、大数据挖掘、数字媒体内容搜索、三维特效、虚拟现实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关键技术,挖掘和支持一批重大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加快转化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技术成果,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在“文化节”等现有大型文化活动中,增设“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推介会”环节。促进一批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在企业集聚,依托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加快落实“千人”、“海聚”、“高聚”等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推进青年英才、创业人才、创新人才等政策实施。打造一系列文化科技金融产品

15、和服务,支持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设立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支持版权评估、文化企业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发展。3.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和企业培育大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结合区内新兴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优化政策资源,拓展企业引进渠道,加快引进一批领军企业。加快打造一支多层次的企业队伍,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培育文化科技领军企业队伍。组织本区文化科技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认定。4.开展集聚区建设和示范园区认定开展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认定,加快实施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评选,

16、3年内认定一批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大力巩固提升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园区,继续支持中关村软件园、人大文化科技园等园区发展,围绕关系产业发展的共性环节开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体系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强化与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的对接,统筹规划和推进建设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区,重点推进万柳文化科技产业园、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海淀铸钢创意车间等园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关村核心区虚拟产业园,开展虚拟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中关村核心区虚拟科技园项目,积极推广虚拟园的建设模式。打造一批特色明显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集聚区,引导国内外城市规划设

17、计和建筑设计企业在甘家口地区集聚,吸引网络应用企业在中关村创意先导基地聚集,促进游戏设计、游戏运营、游戏周边产品开发制作等企业在上地集聚发展,拖动原创动漫、动画制作、动画周边产品开发制作等企业在北太平庄区域集聚。5.支持孵化平台建设和模式创新壮大一批文化科技专业孵化器,持续支持人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等现有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做大做强。建立一批新型孵化和转化平台,促进新型孵化转化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新媒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意设计转化平台,打造3-5个“虚拟孵化器”,策划组织“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大赛”。打造一批行业交流平台,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细分领域,新建2-3个产业联盟。推动

18、文化创意协会形成文化科技融合重点行业分会。建设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加快现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资源共享。引导和支持区内文化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服务平台。6.推进标准规范制定和示范应用创制一批重大文化技术标准,支持区内龙头企业牵头创制电子书阅读设备、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等国家标准。以先进文化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党团建设,弘扬正面文化价值观,以先进文化引导企业日常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等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实施一批示范应用工程,重点实施三网融合应用促进工程、数字阅读普及工程、网

19、络教育推广工程、三山五园文化科技应用工程、重大历史文化科技再现工程等。7.提升文化科技品牌影响力打造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争取国家级基地(园区)授牌落户海淀,集中力量打造2-3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支持创意设计企业参与知名设计赛事。鼓励新媒体企业参与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演出、赛事的布景设备供应和策划。支持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交流活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加快对接新传媒产业联盟,争取新媒体节落户海淀。以北京建都860周年为契机,在海淀推出“圆明园之恋”等品牌演艺活动。在文化节中增设“数字出版展”专场。进一步提升“严肃游戏(北

20、京)创新峰会”的影响力。(二)未来三年工作计划将上述工作措施分解成未来三年工作任务,如下表所示。表4 未来三年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主要工作及进度安排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共平台1. 打造一个文化和科技创意经济孵化转化平台,重点建设新媒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设计转化平台;2. 以现有公共平台资源为基础,以海淀北部开发为契机,加快1-2个公共平台落地海淀北部园区。3. 策划组织“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创新大赛”;4. 引导新建1个产业联盟;5. 支持建设2-3个公共技术平台。6. 打造1-2个技术、创意成果推介平台。7. 对接软件所,开展文化科技网络金融平台项目建设;1.支持2-3个文化

21、和科技创意特色转化平台建设;2.在海淀北部,建立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公共平台。3.继续组织“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创新大赛”,新策划组织2个分行业创新大赛;4.引导新建1-2个产业联盟;5.支持2-3个公共技术平台建设。6.支持1-2个文化科技金融项目实施;1.支持2-3个文化和科技创意特色转化平台建设;2.持续加大对文化科技融合公共平台支持。3.继续组织“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创新大赛”,新策划组织2个分行业创新大赛。4.引导新建1-2个产业联盟;5.支持2-3个公共技术平台建设。6.支持1-2个文化科技金融项目实施;孵化器1. 与现有孵化器合作,建设1个“文化科技虚拟孵化器”,打造典

22、型范例。2. 结合海淀北部开发,建立1-2个新兴的文化科技融合孵化器。3. 持续关注人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等现有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做大做强。1.推广虚拟孵化器建设经验,建设1-2个专业领域“虚拟孵化器”。2.在海淀北部园区,建立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孵化器。3.持续关注人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等现有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做大做强。1.建设1-2个专业领域“虚拟孵化器”。2.在海淀北部园区,建立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孵化器。3.持续关注人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等现有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做大做强。品牌提升1. 培育一个文化和科技融合品牌形象,

23、重点打造新媒体节等品牌活动、圆明园之恋等品牌剧目;2. 集中力量争取国家级基地(园区)授牌落户海淀;3. 组织10家以上企业参与相关专业领域国际大赛;4. 在海淀文化节中增设“数字出版展”专场5. 支持组织新媒体节、中国微博大会、中国新媒体创新盛典、中国新媒体年度盛典暨领军榜评选。1. 集中力量争取国家级基地(园区)授牌落户海淀;2. 组织10家以上企业参与相关专业领域国际大赛;3. 进一步丰富海淀文化节内容;4. 积极承办1-2个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论坛和赛事。1. 集中力量争取国家级基地(园区)授牌落户海淀;2. 组织10家以上企业参与相关专业领域国际大赛;3. 进一步丰富海

24、淀文化节内容;4. 积极承办1-2个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论坛和赛事。技术创新1. 推进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凌云光视、新奥特等一批技术领先的企业;2. 在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申报中,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技术创新项目给予倾斜;3. 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4. 在当年“海淀文化节”中增设“文化和科技融合技术成果、创意成果推介会”。1. 支持一批重大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动对接获得国家、北京市科技奖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领域成果,加快在海淀区内释放、辐射和转化。2. 在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申报中,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技术创新项目

25、给予倾斜;3. 探索2-3个新型技术、创意转化机制,并开展推广;4. 打造2-3个技术、创意成果推介平台。1. 支持一批重大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动对接获得国家、北京市科技奖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领域成果,加快在海淀区内释放、辐射和转化。2. 在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申报中,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技术创新项目给予倾斜;3. 探索2-3个新型技术、创意转化机制,并开展推广;示范引领1. 实施数字阅读普及工程、网络教育推广工程、三山五园文化科技应用工程、重大历史文化科技再现工程、三网融合应用促进工程等示范应用工程;2. 支持企业创制1项国家标准。1. 继续推进实施数字阅读普及工程、网络教育推广工程、三山五园文

26、化科技应用工程、重大历史文化科技再现工程、三网融合应用促进工程等示范应用工程;2. 鼓励企业创制1-2项国家标准。1. 继续推进实施数字阅读普及工程、网络教育推广工程、三山五园文化科技应用工程、重大历史文化科技再现工程、三网融合应用促进工程等示范应用工程;2. 鼓励企业创制1-2项国家标准。产业基地1. 规划建设万柳文化和科技产业园;2. 组织区内2-3个产业园区申报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3. 发布海淀区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开展园区及孵化器认定;4. 建设中关村核心区虚拟园项目。1. 继续推进万柳文化科技产业园、海淀铸钢创意车间建设;2. 组织区内2-3个产业园区申报市级

27、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3. 认定若干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4. 推广中关村核心区虚拟园模式,新建1-2个文化科技专业平台。1. 推进海淀铸钢创意车间、万柳文化科技产业园建设;2. 组织区内2-3个产业园区申报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3. 认定若干文化科技园区及孵化器。产业政策1. 设立1支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基金和1只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孵化基金;2. 形成架构完整的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3. 形成针对性强的促进五个细分领域发展的扶持政策;4. 制定出台文化和科技融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细则;5. 组织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重大项目申报国家级、市级专项计划。1. 推进

28、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基金和产业孵化基金运作,进一步完善基金运作模式;2. 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3. 根据五个细分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完善扶持政策;4. 根据文化和科技融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细则首年的实施情况,修订政策文件;5. 组织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重大项目申报国家级、市级专项计划。1.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基金和产业孵化基金运作,进一步完善基金运作模式;2. 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3. 根据五个细分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完善扶持政策;4. 进一步推进文化和科技融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细则实施;5. 组织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重大项目申报国家级、市级专项计划。重大项目引进1. 引进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创业团队和重点项目落户海淀;2. 引进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龙头企业落户海淀。1. 引进3-4个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创业团队和重点项目落户海淀;2. 引进3-4个文化和科技融合龙头企业落户海淀。1. 引进3-4个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创业团队和重点项目落户海淀;2. 引进3-4个文化和科技融合龙头企业落户海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