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讲义.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58585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社会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文化社会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文化社会学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文化社会学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文化社会学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社会学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社会学讲义.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社会学第一节 文化概念的理解一、理解文化概念的视角1。常识理解的文化学文化(文字)文化补习班文化宫、文化俱乐部文化局、文化部2。知识所理解的文化中国功夫、太极拳京剧(中国歌剧)针灸推拿(中医)新石器文化河姆渡文化3。理性所理解的文化国民性格民族精神中华智慧华夏神韵二、文化的原始内涵(一)文化的汉语词源1文文即纹“物相杂”(易系辞)“错画也”(说文)2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3文、化合用文、化合用表示与自然“神理”、外在“武功”相对的人的、内在的一种特性。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

2、贲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王融曲水诗序)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二)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 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三、文化的定义(一)西方的文化定义美国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1952年作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一书中收集了1871-1951年间的164种定义,并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

3、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二)中国学者对文化的定义 梁漱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他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 蔡元培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并列举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项。 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胡适说:“第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第二,文化是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三)文化概念的界定1。

4、就过程而言 文化就是人化或自然界的“人类化”,也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2。就结果而言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存在于各种内蕴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四)文化即人化 “文化即人化”是指,人们按照“人”的价值和“人”的理想去改变外部世界和人本身,使之美化、完善化。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 文化与自然相对而言,是对天然、自然状态的否定与扬弃,是对本能、兽性、蒙昧等“非人”特性的否定与扬弃。通过这种

5、否定和扬弃,人及其外部世界向相反的方向即人为的和人性的方向转化。第一,文化意味着让人的生存状态更自由。 第二,文化意味着让人的生存状态更加完美和完善。 第三,文化意味着自然界的“人化”。文化意味着人创造人工的器物。文化意味着人自身的“人化”。 第二节 文化的社会学涵义一、社会学的文化定义 社会学所讲的文化,内容非常广泛。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谬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角色地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6、。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二、对社会学文化定义的理解第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而不是天生的、地造的。第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第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第四,文化是不同形态的特质。该文化定义的特色:第一,它主要是从文化本身的规定性做出的,避免了仅仅从文化的起源上、历史上或单独从结构上、个别特征上以及价值上界定概念。第二,这个定义努力把文化现象与人类活动的一般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等的内容和形式区别开来。第三,这个定义力图把人类创造的各种特质的文化现象与人类的文化心理、文化行为区别开来。 三、文化现象的分类1、马林诺斯基分类:(1)物质设备;(2)精神方面

7、的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2、奥格本首先把诸文化现象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然后在非物质文化中又划分出宗教、艺术一类精神文化和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习惯一类调适文化。3、孙本文把诸文化现象首先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又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分别划出调适自然环境、调适社会环境和调适物质文化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共分两大类,六小类。 考察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发现整个历史科学可以被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方面。 4文化诸现象分类:第一类:智能文化;物质文化第二类:规范文化;精神文化第三节 文化社会学概述一、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及

8、其社会学性质与社会作用的一门科学。它的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健康文化,消除不良文化,来创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包括:(1)文化的内涵与特征(2)文化的起源和创造;(3)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文化层、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区、文化类型、文化模式);文化功能(文化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4)文化生态(文化与自然环境、文化与社会环境、文化系统内部的协调) ;(5)文化的生产与消费;(6)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7)文化冲突与文化控制(包括文化安全);(8)文化与人的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诸关系;(9)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此外,民族文化发展趋势问题、世界文

9、化问题,文化的应用性研究等。 文化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特殊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又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宗教社会学、哲学社会学、伦理社会学、法律社会学、语言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文艺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等等。不同的分支社会学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 二、文化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进化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从19世纪斯宾塞、泰勒等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文化研究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实证主义文化社会学,都属于这种观点。认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一定时代的种族与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他们大都从人类本质的一致性推导文化发展的直线性。 2、传播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这是19世纪末与20世

10、纪初期出现的德国文化圈派、英国传播学派、美国的历史学派的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最初都是在一个地方产生的,后来经过传播才在其他各地发展起来。英国的G艾略特史密斯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只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埃及,其他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是由埃及传播出去的。史密斯的理论被称为“泛埃及主义”。 3、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年鉴”派、英国马林诺斯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派,以及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结构主义者,都持这种文化观点,实用主义者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维护社会规范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4、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用人类心理说明文化现象的产生

11、及其作用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德国巴斯蒂安、英国爱德华泰勒及19世纪末期美国沃德、吉丁斯等人的进化论的文化著作。但真正用心理解释人类文化现象并形成一种理论体系的,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反实证主义的思想家。主要理论有族体心理学派、弗洛伊德主义,其他像符号互动论、存在主义、现象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 三、文化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把文化现象放到历史哲学和思辨哲学的高度来概括其一般发展规律的。而文化社会学则是研究文化现象的具体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就其自身的理论性质来讲乃是实践的、应用的科学,其方法也多属经验的、应用的研究。 2。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研究文化的价

12、值,但不带价值判断。它所关注的只是经验事实与规律。而文化社会学不仅研究文化的价值、功能与规律,而且这种研究本身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的性质。3。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而文化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历史只研究过去,而文化社会学更着重于研究现代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且还通过这种研究预测将来文化的发展将怎样影响和作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4、与人类学的关系:人类学与文化社会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分支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包括史前)的社会文化,而文化社会学不仅研究原始民族的社会文化,而

13、且更着重于研究现代各民族的社会文化。 5。与民俗学、考古学的关系: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禁忌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门学科,多限于民间社会文化,而不像文化社会学那样研究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考古学只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状况,文化社会学要对人类文化从古到今做全面的考察和研究。6。与文化学的关系:文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文化内部的规律性、文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替代情况。而文化社会学则强调文化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在具体的社会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四、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1、大力发展文化社会学有利于对中国社会文化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以便给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文化参数。 2、开展文化社

14、会学研究对中国的现代复兴与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3、文化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还与其他学科交互影响,产生了不少新的边缘学科。借助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城乡建设中所遇到的具体社会文化问题,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无疑会使我们少受挫折,免走弯路,加快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4、作为一门学科,中国文化社会学的研究中断多年,而今发展这门学科,以填补多年的学术空白,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也有重大意义。当前创建健康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西方文化社会学第一节 西方古典文化社会学所谓西方古典文化社会学,乃是指19世纪中叶以后以实证主义哲学和进化论的社会学为理

15、论基础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又称综合社会学。一、古典文化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是适应商业资本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法国孔德试图以新的哲学和政治体系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与和谐关系,以便消除社会弊病,解决社会问题。到了70年代,他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思想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且逐渐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的产生,是由它当时的社会文化基础决定的。(1)哲学的发展为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的产生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2)18世纪以来的社会思想的发展也为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的产生是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

16、考古学等学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3、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几位先驱人物1。法国的孔多塞和英国的弗格森 2。法国的孔德和英国的斯宾塞3。英国的约翰麦克伦南、约翰卢伯克和爱德华泰勒;德国的阿道夫巴斯蒂安以及瑞士学者巴霍芬、美国的路易斯亨摩尔根。 三、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几个流派1。文化地理派 法国孟德斯鸠的社会地理学,著罗马盛衰原因论。 法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史达尔,著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德国民族学家巴斯蒂安的文化地理区域理论和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文化区域分布论。 德国的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拉策尔,主要著作有人类地理学(188218

17、91)、非洲的弓(1891)、土地与生活(1901-1902)等 。 法国丹纳、英国的勃克尔。 2。文化心理派 巴斯蒂安的“原始观念”和泰勒的“原始信仰” 。 美国的沃德著有动态社会学(1883)、文明的心理因素(1893);美国的吉丁斯著有社会学原理(1896)、社会化理论(1897) 英国的詹姆斯弗雷泽是民俗学家,著有金枝集(1890),芬兰的希尔恩主要研究文学、艺术一类精神文化,著有艺术起源(1900)。3。文化人种派 法国的约瑟夫戈比诺、德国的奥托安蒙和英国的H张伯伦等人。 四、从达尔文到摩尔根1。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2。赫胥黎的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化论与伦理学3。恩斯特海克

18、尔的人类发展史、宇宙之谜4。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第二节 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文化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并得到发展的时期。这与该时期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危机密切联系在一起,也与社会学本身的发展分不开。一、世纪交替中的社会学1。文化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这个时期西方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反实证主义一进化论的思潮分不开的。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 。20世纪初期,则有法国的柏格森和意大利的克罗齐等人倡导直觉主义。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和李凯尔特的“文化科学” 。2。文化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与这个时期社会学本身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一是加强了社会学方法论的

19、研究;二是重新确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 1。德国的作为综合社会学的文化社会学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巴德的社会学的历史哲学 斯宾格勒的人类文化形态学或文化类型学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马克斯舍勒尔的知识社会学 桑巴特的“精神社会学” 艾弗勒韦伯的文化史与文化社会学 2。美国的对文化做社会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 乔治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符号互动”论 杰西伯纳德的社会心理的调适行为研究、社会学的领域和方法 杜威的人性与行为 博阿斯的人类学与现代生活艾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的人类学(种族、语言、文化、心理学、史前史)、文化发展的结构、文化变迁论罗伯特路威的文明与野蛮 维拉姆奥格

20、本的社会变迁 勒蓬的文化社会学与民族社会学的领域和问题皮梯利姆索罗金的“文化进程”论,社会的和文化的进程、社会、文化和个性 美国的文化社会学无论是从心理学转向行为主义研究而产生的,还是从文化人类学转向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学研究而产生的,它的共同点都在于说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3。法国和英国的文化社会学法国的杜尔克姆,著社会学方法论,把文化看做社会事实。英国的马林诺斯基:文化论 布朗著有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方法与社会人类学方法到20世纪初期,在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潮中,在社会学从综合研究到经验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社会学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了起来。三、几个主要学派的文化社会学思想 1。德

21、国的“文化圈”学派 德国的格雷布内尔: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美拉尼西亚的弓文化及其亲属关系(1909)等书。 奥地利的施密特:神的观念的起源(1912年出版第1卷)、南美洲的文化圈与文化层(1913),并与别人合著有民族与文化,(1924)。2。英国的传播学派 威廉里弗斯:美拉尼西亚社会史 格埃史密斯:古埃及人(1911)、早期的文化移动(1915)、人类史(1930)以及文化起源论等书。 佩里:太阳之子3。美国的历史学派侧重于从民族共同史的形成中说明文化发展的区域观念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则更侧重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4。法国的“社会学年鉴”学派 杜尔克姆:社会分工论(

22、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自杀论(1897)及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马莫斯:是杜尔克姆文化社会学思想的主要继承者。他在这个时期的最有名的著作是馈赠分析(1925) 。葛兰特:一位“中国学”专家,著有中国古代舞蹈与传说(1926)、中国宗教史概论(1922)、中国古代文化史等书。5。英国功能学派英国的马林诺斯基 :澳大利亚土著家族(1913)、巫术、科学与宗教(1925)拉德克里夫布朗 :安达曼岛人(1922)、澳洲诸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第三节 西方现代文化社会学 (新的综合时期) 从20世纪初到七八十年代,是西方文化社会学从“批判”走向新的“综合”发展的时期。这种“批

23、判”既包括不同学派(流派)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文化进化论的批判,也包括各个学派(流派)之间的相互争吵和批判,所谓“新的综合”是说,西方社会学家面对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激烈动荡和巨大变化,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逐渐放弃了纯粹自然主义或主观主义因果论的观点,试图根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成就去解释或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由此出现了新的综合研究的趋势。 一、文化社会学与现时代弗格伊德的精神分析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 帕森斯、默顿及列维斯特劳斯等人把功能主义发展为一种结构主义 胡塞尔的现象学托马斯艾略特 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现象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主观主义社会学与自然主义社会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派。科

24、学主义即实证主义,从孔德、斯宾塞等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到现代的新进化论、多向进化论、结构主义者等。人本主义则以人的存在来谈论人的本质。从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期以来的尼采哲学、狄尔泰的“精神科学”以及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直觉主义、实用主义等非理性思潮,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象主义、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大都把人的存在看做孤立的个人精神存在。二、转向个人和心理的浪潮弗洛伊德主义、种族心理论、符号互动论、存在主义、现象主义以及新托马斯主义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释梦、精神分析导论、图腾与禁忌等 。弗洛伊德学派。匈牙利的罗海姆著有澳大利亚的图腾崇拜(1925)、文化的起源与功能(194

25、5)等书。认为各种文化现象都是色情本能的升华。文化族体心理学派。美国的艾布拉姆卡迪纳、爱德华萨皮尔、罗思本尼迪克特以及拉尔夫林顿。符号互动论。乔赫米德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学。存在主义。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现象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建立在“自我认识”、“自我规定”和“自我存在”的基础上的。法兰克福派。主要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新托马斯主义。法国的马里坦,著有宗教与文化(1930)、人格与社会(1939)、人的命运(1945)、个人与公益等。诉诸个人,诉诸心理,企图以此挽救陷入危机的西方社会文化,是这些文化理论流派的共同特征。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把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发展为“集体

26、无意识”。三、现代进化论的兴起美国莱怀特的文化进化论、斯图尔德的文化多向进化论,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的文化相对论,帕森斯、默顿、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结构主义。四、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一)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文化社会学是现代西方社会矛盾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它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是矛盾的、对立的、多元化的,学派林立,理论、方法很不一致。自然主义的和主观主义的两种体系(二)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趋势沿着从综合研究到经验研究再到新的综合研究这种方向向前发展。 1。从研究方向上看,西方当代文化社会学加强了对“后工业社会”文化、文明适应性的研究。科学革命转化为工业生产不仅给

27、人创造了一种新的地位,也给社会带来了冲击。它一方面使社会职业结构及其管理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使人们产生了文化上的危机感以及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研究人们怎样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成了文化社会学的中心课题。 2。在理论和方法上,西方当代文化社会学愈来愈倾向于整体性研究。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一、马克思作为人类文化的继承者马克思的理论的三个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社会主义和英国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对从古代希腊罗马到欧洲中世纪以后各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恩格斯早在1846年致马克思的信中就曾指出,原始的宗教就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的。马克思、思格斯从古代希腊的神话

28、、传说、传奇及末记载的文学中所了解到的古代原始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马克思的理论中最本质、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对西方商业资本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盛衰的研究。1848年的革命失败以后,特别是马克思流亡到英国以后,他对欧洲以外世界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给予了系统的、持续的研究。二、马克思的文化社会学思想资本论对商业资本社会和文化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也是研究商业资本社会和文化的最有价值的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1马克思从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即经

29、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且认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制约着整个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一切纯粹精神活动的发展过程。 (1)在此以前,社会学家总是难以分清纷繁的社会现象中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既找不到划分这些社会现象的标准,也找不到这些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历史根源。(2)在此以前,各种文化学家、文化史学家,总是把人类历创造的复杂纷坛的社会现象统统看成是文化现象,把人类社会发展史笼统地看做文化史。这不仅很难区分社会与文化的关系,而且也根本找不到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动因。2马克思关于物质文化生产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对于认识人类史上各种复杂的文化历史现象具有反庸俗唯物论的积极意义。3恩格斯关于“两种

30、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和补充;同时也使这种唯物史观深入到了原始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领域。 4马克思关于各民族社会、文化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的观点,也是对历史哲学的一种新认识。 5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对于人的社会化和实现自身解放,也是一个重大贡献。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法国的拉法格、德国的梅林、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拉法格的宗教和资本是一本研究神话的文化社会学著作。财产及其起源: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财产的起源及各种不同占有形式的变化,研究和分析了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怎样从原始公有制中分化出了财产的私人占有制度。 梅林对马克

31、思主义文化社会学的主要贡献是对德国历史及社会文化的出色研究。莱辛传奇普列汉诺夫:论一元史观的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没有地址的信以及从社会学观点论十六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等。(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或后马克思主义者1实证主义:德拉沃尔佩和鲁西奥柯莱蒂的“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他们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实证传统,但又认为必须清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弱点,即早期思维方式的残余或黑格尔色彩。 2反实证主义: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及梅洛庞蒂、萨持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他们强调马克思主义革命、批判的一面,否定其科学、实证的

32、一面。他们主要是受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利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对工业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行批判。第三章 文化的起源和创造 第一节 文化的起源一、文化起源的不同界说1中国古代先哲的界说 在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形成,往往归功于圣人。周礼冬官考工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所作也。” 2西方先哲的界说 (1)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神示说。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流溢说”认为,宇宙存在着最高的精神实体(太一),从中流出“理性”,流出“世界灵魂”,文化则是灵魂观念的统合表现。 (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模仿自然说。文化是人类对于自然等许多事物模仿的结果。这有点类似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 3

33、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在吸收了维柯的世俗世界是人所创造的及黑格尔的关于劳动的阐述后,提出了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的思想。4关于人和文化起源的几种现代假说 从达尔文提出有关进化的理论开始,人或文化的起源的假说就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或社会文化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尔文关于精心制造的石头武器是推动进化的整套技术、两足行走和脑的扩大的重要因素的假说,在最大程度上是受当时流行的生活就是斗争、首创精神和努力赢得进步的观念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也在下述几种有关人和文化起源的假说当中,得到明显的反映。(1)“人、工具制造者”的假说。英国的肯尼思奥克利认为,制造和使用石器而

34、不是武器是人类进化的动力。这一假说的兴起背景是世界处于技术的超速发展时期。 (2)“人、凶杀者的猿”的假说。澳大利亚解剖学家雷蒙德达特提出。当时人类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之下,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从猿到人的文化起源的较为阴暗的一面,即用暴力来对付自己的同伴。 (3)“人、狩猎者”的假说。南非桑人(原称布须曼人) 的狞猎与采集的原始生存方式和与自然相协调的经济,使人类学家相信,狩猎是人类文化源起的惟一原因和动力。狩猎造就了人。(4)“妇女、采集者”的假说。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妇女自觉意识的逐渐增长,出现了“妇女、采集者”的假说。所有灵长类动物中,社会的核心是雌性与子嗣的结合,由于女人的首

35、创而发明了技术,采集了食物(主要是植物)为大家所共享,并最终导致了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形成。 二、文化的起源 1。文化起源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结果。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进行价值思维肯定所创造的。 2。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物,所以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任何其他动物都没有文化。3。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只有人类才是文化的创造者,其他任何动物都是没有文化的。动物有没有文化?会不会创造文化?三、文化创造的驱动力 文化是基于什么原因被人类所创造。这个答案就是人类的生存

36、需要。离开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任何文化都不可能被创造出来。 马斯洛把健康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概括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马林诺夫斯基把这种需要分成三种,一是个人机体的生物需要,就是满足人们温饱和生存的需要。二是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需要。三是个体实现精神价值的需要。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创造文化。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现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类最初的文化创造必定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结合在一起。正是这种生存的几近于本能的需要,

37、使人类运用自己独特的能力,去创造文化:因食物的需要创造了狩猎和采摘果实的生产方式和工具,因居住的需要而创造了不同的建筑方式,因取暖的需要而创造了衣饰文化等等。而且,随着满足这种需要能力的不断增加,人类的文化也就越来越丰富多彩。第二节 文化的积累文化积累或累积是指保存旧文化和增加新文化的发展过程。一、文化积累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人与动物在原始层面上的文化创造并无大的区别,但在保存和学习文化方面则存在鲜明的不同,人类拥有的符号能力。人不仅能学会文化,还能通过这种学习和领会来创造文化。人的模仿是理解基础上的模仿而并不是如动物般机械的模仿。文化积累之所以可能:一是因为人有意识,能创造和传递文化;二是因为

38、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发展。二、文化累积与文化遗失 1。文化累积主要是增加相异的文化形态 文化的累积不仅是文化同项内容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文化形态的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是通过文化的学习,达到更多文化的创新,从而增加相异的文化形态。2。文化遗失 (1)当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之后可能原先的那种与之相近的文化形态就不再被需要而被淘汰,如电灯出现之后,油灯、汽灯等就被弃之不用。这是一种自然遗失。(2)由于某种不可预测或不可抗拒的力量而造成的文化遗失和绝迹。有时这种遗失可以找回,比如考古发现,而有时则是一种永远的消失。二、文化积累的两种形态1。民族文化积累。指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民族所进行的文化创造

39、和积累。它通过民族自身文化的发展、增加创新来完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累积来说,本民族的文化累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能从根本上形成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以保证民族文化能稳定地并且适应于自己的需要发展。其次,能最大程度上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和创新文化内容和形态。第三,能满足本民族所有人的生存需要。 2。外来文化积累。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相互吸取的积累。这种文化累积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而造成新的文化累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本民族文化累积的意义。当然,人类的文化从一开始出现时,就已经包含了相互学习传播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人类的文化与动物的使用简单地工具等行为区别并来。不同文化之间

40、的学习,不仅在过去,在现在,包括在将来都是最为重要的,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三、文化积累与文化发展 文化积累的速度与文化的发展成正比。蒙昧时期,文化积累甚少。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只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就发展出现在高度繁荣的文化;特别是从17、18世纪以后,人类在短短的几百年之间所取得的高速度的文化发展。怀特说:“我们注意到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饶有兴味的特点:当文化发展了,增长率随之提高。我们业已看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和铜器时代早期的增长率比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要高得多。农业革命需要数千年的时间去完成它的进程,可是,燃料革命只有一个半世纪或者至多是两个世纪,就发生了比以前发生的所有变化还要大得多的变化。

41、” 文化发展的这种加速度现象,让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文化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文化发展的加速度是与文化累积的不断增加相关联的。正是由于人类具有对文化的不断创新和累积能力,使人类的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种多样,而人类本身也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社会越来越完善,生活越来越舒适。 文化的发展不是直线进化的,故不能说现代文化一定是进步的,一定胜过古代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停留于经验实在的,而是超越经验实在,依靠精神主体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向上提升的。越是停留于经验实在,越是依赖于经验实在,越是不能达到某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节 文化的创新一、突变论的解释 文化究竟是怎

42、样发展的呢?进化论者认为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来的。反对者则提出反问,现在的猿猴已经存在多少万年了,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呢?西方一些社会学家用“突变论”或叫“巨变理论”来说明社会可以自然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更新的阶段。 二、文化突变与文化接触 1。 文化突变 文化突变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特质或要素通过接触、结合产生新文化结构的飞跃过程。 文化接触是指不同特质的文化接近、交叉、相互发生联系等等的过程。文化接触是实现文化突变的重要条件。2。文化突变的相关变量 P146所列的模式揭示了物质文化突变与科学理论、技术体系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一部分环节。三、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由连续的文化累积和对外

43、来文化的借鉴而导致的一种文化创造。从本质上来说,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创新的历史。文化创新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根本保证。1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连续的,继承和累积具有潜在意义,它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第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连续的,这种连续主要指的是它的不间断性。 第二,文化创新需要文化的累积,这儿的累积主要是指对于前期或前代即前人文化的继承和学习。2文化创新需要吸纳不同文化内容,因此,在对待不同质的文化上,须有宽容精神。 这是一种根本原则。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则有利于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借鉴和吸纳。闭关自守,不学习其他文化所取

44、得的成果,必然阻碍自身文化的发展,甚至有被世界文化发展淘汰的可能。而学习、借鉴、吸纳其他文化,建立一种宽容精神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宽容精神才能容纳不同文化形态,才能正确地审视其他文化,才能学习其他文化并最终掌握其他文化为我所用。3文化创新的条件 第一,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一定高度的文化基础,即需要一定的文化累积。 第二,文化创新须具有一定的社会需要。不过,创新是一种自觉的超前意识的表达,它的社会需要可能会在以后的时间内才得到印证。因此,社会也必须保护具有超前意识的创新。 第三,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从事文化创造的特殊社会实践。因此,创新不是一种异想大开。4文化创新的实现途径 一是文化发明。指人们在实践

45、过程中,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和发展自身的需要,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或新的精神产品,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可以这样说,一切文化现象或文化因素的最初创造,都是一种发明。 二是文化发现。指通过人们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和了解到一种虽然在自然或社会中已经存在,但过去不曾为人们认识和了解的自然事实和社会事实。这种发现并不一定是新出现的东西,但却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变化,进而引起科学技术或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产生新的文化形态。5文化创新的内容 文化创新是针对所有的人类文化内容或形态而言,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存在和过程。从具体内容来看,包括:第一,物质与技术文化的创新,如犁、水利设施、炼铁、汽车、飞机、计算机、网络文化等;第二,非物质文化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